01.21 新型冠狀病毒,既不能麻痺大意,也不能聽信謠言

臨近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公眾的心。當年在應對SARS的過程中,我們是有過教訓的。這就提醒我們,千萬不可產生輕敵心態和麻痺思想。但是,很多不正確的預防方法,也在這種時候混淆視聽。

新型冠狀病毒,既不能麻痺大意,也不能聽信謠言

謠言一:吸菸能預防病毒感染

①吸菸不僅不能預防病毒感染,還會降低身體抵抗力;②吸菸時,手反覆觸碰口鼻,病毒反而可能因此進入身體;③吸菸時不能帶口罩,會因此降低對自己的保護。

謠言二:煙花爆竹驅散病毒

煙花爆竹不但不能驅散病毒,而且它的毒性非常大。它不僅會釋放有毒有害的有機物、高濃度的二氧化硫等,還會釋放大量的金屬顆粒。這些釋放出的顆粒物順風飄到下游區域時,會相互混合,固體金屬細顆粒還會轉為可溶態。這樣的可溶金屬更易被人體呼吸道吸收,以至於對人體造成危害。

新型冠狀病毒,既不能麻痺大意,也不能聽信謠言

謠言三:室內煮醋預防肺炎

醋酸確實有一定的殺滅細菌效果,但效果不太好,而且太刺激。家裡買的食用醋中,醋酸濃度較低,煮沸之後醋酸擴散到空氣中,濃度就更低了。但是,這麼低濃度的、不能殺菌殺病毒的醋,足以對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對老人、小孩、哮喘患者來說更加危險。

謠言四:維生素C提高免疫力

維生素C有很多生理作用,可以幫助機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但並不能增強免疫力。它本身也並沒有抗病毒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疾病治療過程中,攝入維生素C通常只是輔助性質的治療。另外,和許多其他營養素一樣,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並不是越高越好。體內維生素C過量,有些人會出現中毒症狀,比如腹瀉、皮疹、泌尿繫結石等,嚴重的還有致命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既不能麻痺大意,也不能聽信謠言

謠言五:吃“達菲”“病毒靈”預防

一些人出於擔憂,會自己或讓家人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藥物,比如奧司他韋(商品名“達菲”)、利巴韋林(商品名“病毒靈”)等,希望能預防感染。但實際上,上述抗病毒藥物並不能有效預防此次事件中的病毒。現在的主要治療方針是預防病人的病情加重,支持他本人的免疫系統戰勝病毒。就算你得了流感或者其他疾病確診需要使用到抗病毒藥物,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適宜的藥物。並且抗病毒藥物通常有較強的毒性,有適用條件也有副作用,隨便用藥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

謠言六:喝板藍根預防

板藍根,是一種叫做菘藍的植物的根。它究竟能否抑制病毒,至今尚未有定論。板藍根中含有一種叫做靛苷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不能殺死病毒,它傳說中的功效,來自於一些體外試驗。更重要的是,板藍根並不是一種“隨便喝喝、反正也沒壞處”的飲品。板藍根同其他植物一樣,有著複雜的化學成分,很容易引發各種過敏反應,例如皮疹。

新型冠狀病毒,既不能麻痺大意,也不能聽信謠言

謠言七:吃抗生素預防

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原體是病毒,而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擾亂細菌正常生理結構或過程)。以“預防”為目的,錯誤地使用抗生素,會使耐藥性問題更加嚴重。對於個人而言,長時間濫用抗生素還可能引起微生物群落紊亂。生病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規範用藥,不要自作主張服用抗生素。

謠言八:戴多層口罩

戴多層口罩,可能沒那麼錯誤,但不會有太大的額外好處。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即可擋住絕大部分攜帶病毒的飛沫,一般情況下佩戴這種口罩就可以起到防護作用。N95口罩可隔離更小的微粒,而且與面部貼合更緊密,不容易從周邊漏氣;佩戴時憋氣感覺更明顯,而且價格偏貴,大多數人應該捨不得一次性使用。戴一個口罩已經有點悶,戴上三四個那更是喘不過來氣了。所以,如果你會和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觸、想要保證萬無一失,與其在臉上疊好幾個口罩讓自己悶得慌,不如選擇防護性較好的N95口罩,並一次性使用。

新型冠狀病毒,既不能麻痺大意,也不能聽信謠言

老劉提醒,如果出現呼吸道症狀,如打噴嚏、流涕、咳嗽、咳痰、胸疼等症狀,可到呼吸科門診就診。如有發熱情況,請務必到發熱門診就診。

新型冠狀病毒,既不能麻痺大意,也不能聽信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