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汪精衛在日本快戰敗的時候,自己是作何感想?

豪哥雜談


汪精衛在生命的末期一直都在飽受病魔的摧殘,最後在1944年就在日本病發身亡,可笑的是,在身亡之前,汪精衛還留下了一片日記,想要以此來“洗白”

汪精衛--從志士到叛國者

汪精衛早年間還是孫中山先生身邊的助手,也協助過孫中山先生的事業,,後來的汪精衛思想出現明顯的退步,開始著迷與爭權奪利,在抗戰爆發之後,汪精衛雖然口頭高喊抗戰,可是對於戰局始終處於悲觀地步,稱:“茫茫前途,不知要變成什麼樣子!

並且在當時國民政府內部形成了一個親日派,最終1938年12月,汪精衛、周佛海、陳公博以及汪派要員先後以各種方式逃離重慶,分別抵達越南河內與香港等地。

29日,汪精衛發表《豔電》,響應日本首相近衛的對華聲明。電文吹捧日本法西斯“對於中國無領土之要求,無賠償軍費之要求”,“不但尊重中國之主權,且將仿明治維新前例,以允許內地居住、營業之自由為條件,交還租界,廢除治外法權,俾中國能完成其獨立”。

1940年3月30日,汪偽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汪氏出任偽國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長,成為汪偽政權的主腦。

在那之後的一段時間,汪精衛一直活躍在南京偽政權的舞臺上,但在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戰爭中敗跡日益明顯的1943年,可能是因為日本戰局失利而導致的心境惡劣,汪精衛舊傷復發並在次年三月被送往日本本島接受治療,最後卻不治身亡!

可即使是這樣,汪精衛也沒有忘記“洗白”,據說在當時,汪精衛就在日記中留下了他投降日本是因為“求同存異”以及保全重慶國民政府的考慮。

如果在抗戰勝利之後,汪精衛還活著,可能也會再次發表長篇大論為他投降日本侵略者的事實而洗涮自己。

不過,背叛了祖國的汪精衛最終也沒有葬在日本,而是葬在了南京梅花山,而他的陵墓中也修建的十分堅固,但蔣介石在還都南京之前也特地命令部隊炸開了汪精衛的陵墓,將其運往他處火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