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土地流轉一般租金多少合理?

哥貴3


悟空中午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土地流轉一般1200元一年最合理。農民種田大部分都是一麥一稻,種麥子種好了每畝700斤之800斤,種不好每畝300斤之500斤,算算價格小麥每斤0.8元,0.8X800二640元,這是最高產糧。算算投資每畝地一代複合肥135元,尿素50斤X0.9二45元,小麥追肥尿素30斤X0.9二27元,種子每畝70斤X2元二140元,機耕每畝50元,收割每畝70元,病蟲害防治每畝20元,打藥人工管理每畝100元,合計人民幣135十45十27十140十50十70十20十100二587元,640元一587二53元,這53元就是小麥的最高收入。收回去還要灑幹運輸也需要費用,買糧人壓價說小麥有黴頭,不出價格,總體來說種麥只虧不賺錢。種水稻費用還要高點,算算水稻產量每畝1200斤,水稻每畝收入1200X1.4元二1680元一600元二1080元,所以說流轉每畝1200元一年是最合適的流轉方式,老百姓也沒有吃虧,適應農村流轉的一項新的突破,老百姓非常支持,對方也必較滿意,適應農村工作,也可以做為各地方的流轉承包推廣,望各大農戶給予支持!供參考再見!


盛紹坤


土地流轉一般租金多少合理?

關於這個問題,沒有一個令人皆大歡喜的回答,土地流轉租金過高或者過低,對於農民或者土地實際種植者來說,肯定會有一方對此非常不滿意。

打個最簡單的例子。

土地流轉租金過高,達到1000元每畝,農民肯定是開心的,可是輪包者難受!

土地流轉租金過低,只有幾十元每畝,農民肯定會很難過,不過輪包者笑了!

土地租金過高,對農民最有利!

在很多年以前,農民耕種的土地是不允許被轉包給別人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很多農民已經不再需要被束縛在土地上,需要從這些產值比較低的耕地上釋放出來,所以國家開始允許並且鼓勵農村耕地進行流轉。這樣一來,原本種地的農民可以不再種地也能夠獲得收益,而且不耽誤自己從事其他效益更高的生產經營活動。

如果土地流轉租金過高,作為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的所有者,也就是流轉的發包一方——農民肯定是最開心的,畢竟租金500元每畝和租金800元每畝之間的差距對於農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土地租金過低,利於農業發展!

為什麼筆者會這麼說麼?因為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國農業之所以一直未能實現完全的規模化和機械化,和我國的土地所有關係,以及土地租金過高可謂是息息相關。

在國外其他農業大國土地租金只有10元每畝或者更低的時候,我國的土地租金高達數百元甚至上千元每畝,這極大的增加了土地流轉成本,增加了糧食生產成本,也限制了我國糧食的整體國際競爭力。

所以,適當降低土地租金利於我國農業種植效益的提升,有利於我國農業長久發展。


糧油市場報


在我國,土地流轉的租金沒有統一的規定,低的才幾十塊錢一畝,如很多村集體的土地,小草村裡的集體山地就都在100元一畝以下。也有高達幾千的,如城郊用來種植菜蔬的土地,基本在千元以上,像上海崇明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其價格就基本在3000元一畝左右。而對耕地來說則水田比旱地高,平原比丘陵地區高,如河北的旱地基本在400~600/畝,南方平原地方的水稻田則在600~1000元/畝以上,如湖南湖北浙江等很多平原地區的水稻田就高達上1000元。至於丘陵山區的耕地則基本只有300~500/畝甚至更低。


可見,農村土地租金價格的形成是由各種因素形成的。這些價格因素主要包括糧食價格、土地位置、土地面積與土地質量、最後是土地流轉的土地期限與土地流轉方式。

一、糧食價格對土地租金的影響。

糧價對土地租金的影響就不用多說了,如果糧價低到種糧大戶不能賺錢的程度,那如果再以相同的租金出租,那肯定會導致土地無人問津。總的來說是糧價高土地流轉的租金就高,反之則低。

二、土地位置對土地租金的影響。

土地的位置對土地租金的影響其實是最大的一個因素,像小草那個村,雖然可種植兩季水稻加一季冬季油菜或小麥,但說到出租卻是既便不要錢也沒人要,但在縣城或一些比較平坦的地方則至少是500元一畝以上,這樣的情況可說在我國是隨處可見的,不然就不會產生遍地的拋荒現象了。


三、土地面積與土地質量對土地租金的影響。

一次幾百上千畝的承包方式與每次三五畝的流轉方式肯定是沒法比較的,這就涉及到了議價的能力。再就是肥沃的土地肯定比低產田租金要高。

四、土地流轉時間與流轉方式對土地租金的影響。

長期幾十年的出租流轉比一兩年一換的方式其租金要高很多,且對種糧大戶的長期規劃性的經營種植也有積極的影響。再就是流轉的方式看是入股分紅還是隻拿租金,對最後的利益也有很大的區別。


雖然有以上各種的因素影響到土地的租金,但其實最終還是以土地所產生的收益為準則,收益高土地的流轉租金就高,經營的方式不同那麼土地的價格就又會不同!拋荒的山區再如何努力也比不過北京上海這樣的城郊耕地,大家說是不是這樣?


湘村小之草


雞蛋小哥為你作答:

當下土地流轉成為一個很流行的詞語,租金是多少?

1.這個要分地區來講,

近郊的租金貴過鄉下,

平原貴過山區

良田貴過荒地

50-2000/畝不等

2.分承租的方式不同也不同,

一種是按年逐年承租,

另一種是按多少年限一口價承包

3.流轉方式不同也不同,

一種是直接與農戶籤,

一種是通過政府組織流轉發證

希望能幫到你!


雞蛋小哥謝英傑


土地流轉的根據地區不同,租金的高低也有很大差別。不管是水田還是旱地,是山區還是平地,大多是按一畝地一年一季的小麥或稻子的最高產量,然後折算成現金確定的。十年前我們這裡是按每畝1000斤小麥,一斤小麥1元確定的,也就是一畝地一年租金1000元。這個時期土地的流轉都是用於非農,即是價格高了一點,受益方都能接受。

而現在,租金漲到了2000元一畝。不是我們這邊糧食的畝產翻番了,而是土地的價值被抬高了。過去經營權流轉給做工業了,這些農民感覺吃了虧。現在的農戶想流轉卻是有價無市,原因是法律規定流轉的土地不得用於非農。靠種地來支付2000塊錢的地租,在我們這裡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允許用於非農,恐怕這裡早就沒有一寸空地了。

由此看出,土地流轉不得用於非農,農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自願流轉的速度可能回放慢,甚至停滯。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指導,經營權流轉只能流於形式。如果允許用於非農,新一波的開發熱就會迅速到來,耕地的紅線就會踏破。如何流轉,持幣待購者還在觀望中。





河洛夢話


土地流轉多少流轉費合理?

都知道解決三農問題首先要振興農業,實現土地連片集中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經營。 但因土地廣泛分佈在幾億人手中,沒有政府支持 集中十分困難!先說一下合理的流轉費, 流出方兌土地,流入方投資經營並承擔風險,正常經營情況下土地年純收益的30%定價土地流轉費我覺得合理!但按此合理價格土地年租金很低,大多農戶不願流轉土地,而高於此價格土地流入方也很難持續經營!如此土地流轉就僵持難行,農業停滯不興!為解決此i問題本人提出以下拙見,望討論。

根據目前現狀,土地集中切實可行的方法以土地經營權流轉為主,一次性買斷為輔。但目前土地宅基地村集體所有制,小農戶承包經營嚴重阻礙了土地集中,城鎮化發展。鉅額農業補貼漏洞大,種類繁多的農補效益差,按地按人補貼成福利,總之農業補貼存在不合理、成本高、效益低,得不償失。甚至有的成為腐敗的溫床,土地集中的減速器。所以要快速振興農業,實現民富國強就必須深化體制改革,改變農業補貼辦法。對此本人見意如下。

1,首先進行體制改革,土地及宅基地由現行的村集體所有改為鄉鎮所有。以行政手段,將放棄土地承包權、放棄土地使用權及不願棄權的土地分別調整集中在一起。取消種類繁多的農業補貼,集中用於贖回農地、農地流轉。鄉鎮以較高價用支農資金贖回進城農戶自願放棄的農地,再將贖回農地以低價出讓或發包,其收益歸鄉鎮財政,這樣財政有所收益也避免財政投資個別村民受益。有利於農戶落戶城鎮,加速城鎮化。搬遷村、空心村的農地山田收歸鄉鎮另行出讓轉包得以合理利用。鄉鎮用國家支農資金適當高租金(比如50O元/畝)流轉農戶農地,再以低廉〈比如200元/畝)租金(甚至零價、補貼),以適當規模(百畝左右為單元)流轉租給有意願有能力的承包人。中間地租差價用支農資金補貼。這樣以鄉鎮為媒,價格統一,雙方互信,補貼單一透明,效率高,成本低,土地集中會大大加快。

2,尤先支持大平原宜農基本農田區農村人放棄農地、流轉土地,安居城鎮。大力推進貧困山川地區農村人放棄農地山田搬遷至城鎮定居。對放棄農地按人頭地畝補、棄民宅按處補,一刀切、成本低好執行,逐批實施,比如1人棄農田轉城補1萬另1畝地補1萬,一處宅基地補2萬,依照先少後多,逐步增加。鼓勵資本下鄉購買土地經營權。

2,規模化流轉的農地必須按國家用地規劃管理,尤其是基本農田必須接國家規定種植。比如必須種植適合機械化種植的糧油棉等,限制種樹種草種菜等,

3,享受國家補貼的規模化經營者必須適當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貪困人員就業脫貪。這樣在有人關照下貪困人員即可發揮能力也可持續脫貧(比政府給點錢,給點羊等有效)。

4,對不願放棄土地且有能力耕種者可將其承包地調整集中在一起!不再享受農補,但鼓勵其種植不宜機械化生產、收益較高的的農品!(因大規模土地不種此類農品,其價格會高,不補也收益可觀)。

如此推進,兼顧各方訴求,保證各方利益,易推廣!望國人參與討論。

附:振興農業歌

農村窮,農民苦,

人多地少是因素。

補貼多,糧價高,

幾畝良田富不了。

要脫貪、想致富,

外出打工是條路。

忙耕種、閒外出,

兩項難顧窮跑路。

棄良田,背水戰,

創出天地一片片!

人入城、地拋荒`,

規模經營路寬廣。

城域廣,農村亡,

農家柴雞變鳳凰。

農業興,農村旺,

國家強盛民富康!


婁一LGS


土地流轉一般租金多少合理?

近些年來,由於大批農民進城務工,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倡導的發展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新型經營主體,土地流轉的面積越來越大,參與土地流轉的人也越來越多,那麼回到題主問題上來,土地租金到底多少才算合理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就是出租和承租方協商,能夠達成雙方共同認可的價格,就是合理。



一、土地流轉租金的差異性。如果要量化到具體數字,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因各地土地質量差異較大、土地利用效率(一年種植幾季作物的不同)、水田還是旱田、以及地塊所處的地理位置(城市郊區、偏遠地區等)等不同,土地的價格也會區別很大,一般來講肥沃的土地價格高於貧瘠的土地價格,一年種植多季作物土地價格高於一季作物的土地價格,城市郊區的土地租金高於偏遠地區的土地租金,水田租金高於旱田租金。



二、受糧食價格影響,筆者所在的黑龍江省綏稜縣土地流轉價格逐漸走低,據最近下鄉與農民聊天中發現,水田轉包的租金出現下滑,由2018年初每公頃(15畝)租金9000~1萬元,下調到7500到8500元之間。旱田地出租價格基本穩定,雖然今年大豆價格偏低,玉米價格高於去年,所以本地土地仍然維持在今年年初的每公頃5500元左右。對於縣城郊區的菜地,價格要偏高一些,每公頃在6000到7000元左右。



三、土地流轉的租金都多少合理很難有具體的價格,比如溝邊兒壕沿兒的零星地塊,也就200、300塊錢一畝,再比如山貴州、四川、山東等部分山區裡的零星地塊價格也會很低,有的甚至一畝100、200塊錢就可以已流轉,有的地方甚至留轉不出去,貴賤沒人租種,個別地塊甚至撂荒。所以說流轉價格無所謂合理不合理,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多少錢都是合理的。




三農廣訊






大美西域胡楊57312731


您問的土地流轉一般租金多少合理,這個得根據地區,地形,土地質量來回答租金比較合適,原因如下。

一,比如丘林地區與平原地區,地快就有差距,熱帶有一年兩季收而高寒地區一年就收一季。還有平原地區地塊大適用於機械作業,而丘林地帶地塊小隻適於小型農機,而且道路難走春秋兩季維修,費用就大於平原地區。兩者就岀現差別。

二,土地質量於水利設施的差別,早地是靠天吃飯,而水澆地就比旱地多保障一項天旱,當然其它災害是一樣的,但價格也就有不同。

三,我只能按我們這帶回答你的提問。我這帶屬丘陵地區,來流轉土地的比例不大,原因是大塊地連片百畝以上的村莊少,三畝以下的地塊多,無人來流轉。百畝漣片的大塊地前年最高每畝600元也只是一年籤一次合同,近幾年租地的少了,。價格嗎四五佰左右也只是有行無市。


溫土生根


這個每個地區應該都不一樣吧,有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土地的經濟價值很高,種地的利潤也大,流轉費用肯定要高一些,而有些地區經濟比較落後,種地的利潤也不太高,流轉費用自然就要低一些。再加上當地政策不太一樣,所以各地區應該有差別。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就說說我們那吧,我們那屬於中原地區,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一年到頭能種兩季莊稼,去掉種子化肥等各項費用大概能剩一季莊稼的錢。一畝地大概能有千把塊錢的收入吧!我們那土地流轉費用原來是一畝地四百,我認為這個價格有點低了,因為原本農戶自己種的話一畝地都有千把塊錢的收入,如果要是承包大規模種植的話利潤可能更高一些。

而只給農戶四百顯然有點低,我認為一畝地的流轉費應該漲到六百左右比較合理,這樣包地的也會有不錯的利潤,農戶的收入也能更高一些。好了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您!最後希望大家點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