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北洋軍閥時期的“六不總理”段祺瑞(圖)


北洋軍閥時期的“六不總理”段祺瑞(圖)

段祺瑞

段祺瑞一生清廉,兩袖清風。在位總理期間,清廉,樸實,檢點,不收重禮,不蓄私財。江蘇督軍齊燮元給段祺瑞搬來一扇瑪瑙寶石屏風,姨太太們喜歡得不得了,結果第二天段祺瑞就叫人原封不動搬回去。馮玉祥常跑過來給段祺瑞送禮,段祺瑞均不買賬。最後,氣急敗壞的馮玉祥給段祺瑞送去一個大南瓜,暗指段祺瑞南瓜腦袋,死不開竅。收到南瓜,段祺瑞不但不生氣,將南瓜一刀劈成兩半,自己留下半塊,另外半塊又讓人給馮玉祥帶回去。段祺瑞有個侄子,在府內當勤雜工,段祺瑞發現他手腳不乾淨。破口大罵,並責令杖打100軍棍,把腿也給打斷了。

北洋軍閥時期的“六不總理”段祺瑞(圖)

馮玉祥(左一)和段祺瑞(右一),中間是張作霖

更令人稱讚的是,段祺瑞夫人張氏,賢良淑惠,給段祺瑞張羅娶了個四姨太,老段頗為喜愛。四姨太自打進了段家門,卻終日愁眉不展,原來四姨太心有所屬,只因家貧才被賣入段府。段祺瑞得知後,一不做二不休,當即改認四姨太為乾女兒,以嫁女兒的排場,風風光光給嫁了出去。

民國人說段祺瑞:有容人之心,更有成人之美,是為君子也!段祺瑞在任時,定下六個規矩: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人送段祺瑞外號“六不總理”。

在權力江湖,段祺瑞清廉不貪。在國家面前,兢兢業業,臨危不懼。在女色面前,更是坦蕩磊落,不掩君子本色。

段祺瑞愛才

圍棋起於中國,到了民國,已被日本反超。段祺瑞一心恢復中國圍棋傳統,在府中培養了一批棋手。吳清源當年11歲,父親早亡。段祺瑞供其吃喝用度,並每個月從工資中拿取100大洋供他去日本學習。30年之後,吳清源成為一代“圍棋宗師”,打敗日本所有頂尖國手。除吳清源,段祺瑞還資助過頂尖圍棋國手顧水如、汪雲峰等人。

三一八事件的處理

段祺瑞敬重讀書人,可1926年3月18日,北京街頭陰冷無比。上午十點左右,數千名學生和市民高舉白旗,來到執政府舉行“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的國民大會”。

遊行中,場面失控,造成47名學生當場死亡,其中就有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學生劉和珍。李大釗、陳喬年也在遊行中負傷。段祺瑞當時並不在執政府,開槍也不是段祺瑞本人下令。段祺瑞愛惜自己清名,視為性命,而今,一世清名,毀於一旦。聽到學生去世之後,段祺瑞長跪不起,痛哭不止。 第二天,他向國會引咎辭職,從此一生不再過問政事,並終身食素。

段祺瑞內心是掙扎的、也是隱忍的,他的掙扎是那個時代所有人的掙扎,他的隱忍也是那個時代全部讀書人的隱忍。

北洋軍閥時期的“六不總理”段祺瑞(圖)

段祺瑞

高貴的民族氣節

辭職之後,段祺瑞回到天津當“寓公”,常穿一件皺皺巴巴的長衫,頭戴一頂瓜皮帽,一日三餐只吃青菜米粥。退出政壇後的段祺瑞住在租來的房子裡,沒有經濟來源,全靠舊部救濟。為節省家中開支,甚至遣散所有傭人,自己上街買菜。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跑到天津拉攏段祺瑞,想讓這位曾經政壇風雲人物出面組織華北偽政權。段祺瑞閉門不見,毋寧死,也拒不合作。自始至終,維護了一個國人尊嚴。

北洋軍閥時期的“六不總理”段祺瑞(圖)

段祺瑞的書法

後日本人變本加厲,多次威逼,在萬般無奈之下,段祺瑞南下上海。1933年1月22日,寒風呼嘯,段祺瑞一家坐上前往上海的火車。十幾位舊部早早候在車站迎接段祺瑞。那天,民國政府主席蔣介石一身戎裝,見到段祺瑞,敬了軍禮,開口第一句話便是:

“老師,一路辛苦!” 這一年,段祺瑞68歲,已是人生暮年。 去世前最後三年,他居住在上海霞飛路蔣介石贈送的一間房子裡。國民政府特批每個月給段祺瑞兩萬元生活費,段祺瑞只留一小部分作為生活開支,其餘的全部分給曾經的老部下和家屬。

北洋軍閥時期的“六不總理”段祺瑞(圖)

晚年段祺瑞

最後三年,段祺瑞吃齋唸佛,邊下圍棋,邊聊國家大事。晚年,段祺瑞身體極度虛弱,醫生診斷他常年吃素,營養不良所致。常囑咐段祺瑞吃些葷腥補能量。段祺瑞卻在佛前發誓:“人可死,葷不可開!”這是段祺瑞給自己的承諾,君子一諾,五嶽皆輕。

1936年11月1日,71歲的段祺瑞突然胃病發作,被送往醫院。第二天,段祺瑞叫來家人和舊部,寫完遺囑,段祺瑞溘然長逝。

段祺瑞一生三造共和,可至死也沒有看到中國走向共和。他一生愛惜清名,卻一世清名,毀於一旦。他一生立志治國扶亂,更多時候卻無可奈何。一生居於廟堂之上,威震八方,卻又清廉正直,坦蕩君子。

當人生走到盡頭時,他看上去卻更像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個圍棋愛好者,一個乾淨的讀書人。 大學問家梁啟超這樣評價段祺瑞:“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恐無人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