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式孝道真的對嗎?一味的順從父母甚至為了父母治病傾家蕩產式的孝道真的就正確嗎?

唐堯影匯


孝道,沒有中國式,外國式的區別

照顧年邁的父母,是做晚輩的義務

即便與己無相關的老人,幫助一下,也是為人的道德基礎。

由於國內與國外的經濟,福利差異,造成照顧老人的方式不同,並不重要,但心繫老人,讓老人在晚年得到慰籍,是為人子的應盡義務,國內國外均無區別

尊老愛幼,本身就是人性,脫離了這個概念去討論孝,本身就沒有資格。

老人為兒女的成長甘願付出一切,沒有考慮值與不值。難道對待老的,就應該考量嗎

為挽救老人生命而傾家蕩產,是與老人對兒女的危難處理是等同的考量,沒有錯誤,即便不給予鼓勵,但起碼不應該受到指責。


尋悟人生


中國式孝道值得擁有,不存在對與否!因為我們也有兒女,也要有老去的一天,一代傳一代的好傳統。不過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愚孝!愚孝有可能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傾家蕩產!人財兩空!

也許有人會說:”太誇張了吧!”那是你沒有親身經歷過,說多了都是淚!人生最失敗的血淚史千萬別去觸碰!它就是愚孝!

父母生養了我們,到老了盡孝是天經地義的,如果是愚孝,就請先考慮一下你的另一半和你的孩子,他們是什麼感受,他們今後的日子該怎麼繼續?

人嘛!到一定的時候,陽氣衰退!各種疾病肯定會找上門來,這是自然規律!沒有必要去傾家蕩產折磨老人!也許就是有一部分人認為的孝字!其實這是在害老人,幹嘛不想盡一切能提升陽氣的辦法延長壽命呢?卻天真的送去醫院開膛破肚的折磨,醫院也是隻能靠靠科技醫術暫時幫助病人減輕痛苦,延長壽命!幹嘛要讓老人到最後毫無尊嚴的離開?為什麼不讓老人順其自然的走完人生?

真的是想不通!現在的人為什麼會在意別人的評頭論足而把老人送去醫院折騰?為什麼就做不到老人最後的日子想吃什麼就吃點什麼?為什麼就不能多陪陪老人走完最後的一程?祖國那麼多的大好河山!你就不能暫時放下手中的事業陪老人走走看看?

為什麼?為什麼?愚孝的人還有那麼多?難道家裡真的有礦?





靜姐的夕陽紅


什麼是真正的愚孝:

你家徒四壁卻不顧一切圍在老人身邊打轉,目地是引起家人親戚來證明你的孝敬,美其名曰說有錢不如貼身照顧。

真相卻是,其實你本沒有工作,因為懶惰、豬朋酒友一起快活說是在外交際不能沒有朋友。剛好時間又充足,無聊著回去各種假象告知你在孝敬老人,還不時道德綁架的同時教育著下一代。最後說是因為行孝放棄了一切!

其實老人真心明白:孝順就是先把自己小家庭的經濟搞上去、孝順就是把妻兒放在第一位。往往事業有成、小家庭幸福的那一家子才是老人最欣慰的,也是認為最孝順的。哪怕一年回不了幾次家看望老人。反之那些把家庭經濟、妻兒放在老人之下的,哪怕天天陪在老人身邊端茶倒水的愚孝子女,正是老人們最看不起、最不值得尊重的家庭。


論結果導向


是啊,確實很糾結這個問題。

國外那些西方國家為什麼少有長期臥床的病人,甚至有些國家還有可以安樂死的政策。

西方人的思想有別於我們中國傳統的思想。他們更講究人在世的權利和生活質量。一個長期臥床的病人,特別是被醫院判死刑的病人,儘管活著,但作為人的很多權益都已喪失了。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動都不能動,不要說下床了,本人可謂痛苦不堪。這樣的情況下,家人是不會花錢給他續命的,為什麼?你給他續一天命就給他多一天痛苦,與其讓他痛苦,不如早點讓他結束。所以也有了安樂死一說。

說到中國,那就大不相同了。我們每個人的傳統概念,都是孝道永遠處於第一位。中國人從來不考慮病人最後幾天的生活權益,只知道盡孝,只知道能保一天是一天,完全不顧病人自身的痛苦。假如你有錢能讓老人續命一天,而你沒有去做,可能你會被周圍的吐沫腥子淹死。這就是中國的孝,沒有對與錯,只有拼命的讓老人多留一天,哪怕讓老人住在重症監護室,家人都看不上面,也要去所謂的盡孝。

中國的孝道也沒有對錯之分,特別是老人最後的日子裡,少花錢多花錢意義都不大了。有錢就多續一天命,沒錢不續也沒關係。

關鍵在於老人在世時,你們是否盡到了兒女們的責任,這點很重要。


九點畔


確實,很多家庭關係是很和睦的所以會認為這樣的問題簡直不可理喻,或者是從未認為有什麼錯,但也有不少人因為家庭關係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想要表達內心的痛苦不滿怨氣就會遭到無盡的嘲諷批判和指責。

首先先看看三綱五常的起源,就會發現它的最初只是儒家的一個觀點,後來卻被權利的統治者作為鞏固權利的工具利用成為了絕對正確的真理。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君為主臣為從,夫為主妻為從,父為主子為從,通過這個社會關係就可以輕易控制別人,且理由正當必須絕對服從反抗即傷風敗俗違背倫理道德。父為子綱這句話,在父母面前,子女唯一明確的是孝敬,社會規範中的是非,善惡的標準都可不予考慮。這就是這個觀點的意思和意義。

不討論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它有它無可替代的優點同樣也有著不可彌補的缺陷,就是其中的臣,妻,子都被變成了專屬對方的一部分,沒有了個體獨立的存在性,也並不值得被尊重,所以可以被主體輕易“抹殺”。而這種絕對的正確本就是不合理的要求,因為它是一種極端主義思想,非對即錯,非好即壞,違背“我”的意願就是絕對的錯誤,“你”不允許被表達,被看見,這就是矛盾和衝突的根源也是必然,負面情緒被認定是錯的,不允許存在的,不被允許被宣洩的,所以怨氣,憎恨,憤怒是必然的產物,也是正常的情緒。

千年文化根深蒂固,很多觀念傳承都是深入骨髓的,難以承認難以改變,只要守好自己的內心,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要無視內在的聲音,讓自己深陷痛苦,無法結束那痛苦的輪迴,就會看見生命的奇妙和多彩,承認內心的痛苦,面對父母也會犯錯的事實,我們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做子女,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學著如何生存下去,難免都會犯錯,原諒自己的錯誤也原諒他人的錯誤,承認那些傷害是真實的,疼痛也是真的,可我們依然愛他們,依然熱愛生命。


咖啡酸奶116647406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幫忙複製粘貼,轉發。中華復興有你一份力量


用戶52245638526


百善孝為先,這一點毋庸置疑!對於自己的父母,如何孝,都是不為過的!只要當兒女的願意去做,覺得是自己應該做的,這不應該是個問題!但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樣!有不怕受苦的,也有怕受苦的,有怕花錢的,也有不怕花錢的!很多時候,一些選擇都是自己的品行所決定的!也有那樣的子女,家有良田千畝,卻給不了父母二分地的呀!所以,每個家庭都有不被別人所知的一些細節!如何看待,如何做,不能千篇一律的去強求!但是,能做到的事,儘量去做!


炎焙焙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提法就很特別,如果你的父母老了,你會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和他們據理力爭嗎?順從父母的意願有什麼不對,當然了每一輩人的生活理念和想法區別是很大的,代溝也會有,但是你想想哪個父母生下養大一個孩子不是希望他們能生活的好一點,還是因為他們老了不中用了,自己翅膀硬了想作妖?老人就像十幾歲的孩子一樣,年齡越大他們的想法就會越幼稚,但是他們的初心是好的,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我的想法就是,在我小的時候他們寵著我愛著我,等他們老了以後就把他們當成孩子一樣的呵護,尊敬,說的就是對的,當然他們也不會做出越格的事來。父母年輕有為的時候是父母,年老體衰沒有能力掙錢的時候更是父母,我們小的時候不敢頂撞他們,不是翅膀不硬是尊敬,當他們老的時候是尊敬和愛戴,沒有他們的撫養和栽培哪裡有我的今天!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更是,中國式的孝順也罷,讓他們度過幸福的晚年才是最重要的!


鋼廠小工人


中國式孝道真的對嗎?一味的順從父母甚至為了父母冶病傾家蕩產式的孝道正確嗎?


情感三農扭坤


提倡孝道自古就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年輕時無德,拋妻(夫)棄子,追求自己的幸福,年老無依無靠,回來要求子女孝順,這怎麼算?對女婿兒媳強勢霸道,老了需要伺候的怎麼說?只能是種因得因種果得果,沒啥對錯。至於需要救治父母,需要傾家蕩產的,還是看孩子吧,執意如此不能說錯,量力而行也不能說錯,畢竟以後還要生活。所以還是善良些,為自己以後留條好走的路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