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棚式豬舍建造方法?

歲月靜好丶別來無恙


導讀:現在如今在養豬行業中對於建設養豬大棚來講算是流行的,因為採用大棚式養殖,建設速度比較、價格相對比較便宜。並不像傳統的磚混結構豬舍,施工費用高、建設週期長、整體投資也比較大,今天給廣大養豬行業的朋友或即將進入養豬行業的朋友介紹一款類似於種植暖棚的養豬大棚,在北方的冬季保溫性非常好,適合用於育肥豬舍。

對想快速進入養豬業的朋友來講,建設養豬的豬舍也要分秒必爭啊。早一天養殖,早一天出欄。這就好比時間不等人啊,豬的生長不是一天能長好,所以在建設豬舍來講也是要分秒必爭。大棚式的養豬舍也許是如今建設速度最快的設計方案。

▲養豬大棚

大棚式養豬設計理念

【1】靈感來源冬暖大棚

冬暖大棚在北方的冬季種植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採用任何的採暖。就可以保證作物的生長,基本可以達到10度左右。對於養豬來講,這也的溫度已經足夠了。在上面的養豬大棚的外觀基本可以看出,與冬暖大棚的外形非常相似。尤其是三面的牆體結構、一面的塑料薄膜和保溫被,不僅可以在冬季起到保溫的效果,在夏季也有隔熱降溫的作用。

▲育肥豬

【2】養豬舍需要什麼環境

首先養豬並不需要太高溫度和密閉的環境,但是需要注意夏季炎熱天氣的情況。夏季的高溫、高溼的環境下非常容易滋生細菌,對於養豬大棚來講必須有足夠的通風散熱的設計,還需要保證豬舍內部的養殖環境乾燥。對於豬舍內部的豬糞、養殖垃圾定期清理,才能減少蚊蟲的飛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細菌滋生的途徑,尤其是如今非洲豬瘟對於養豬行業的衝擊非常大,到現在也沒有緩過來。


養殖大棚的內部配置情況

【1】豬欄、發酵床設計

1、發酵床養豬的好處

在現在養豬行業中大部分已經採用發酵床養豬,利用發酵床養豬的好處就是可以利用墊層和豬糞的共同的作用下發酵,在發酵的高溫消除惡臭,抑制害蟲、病菌發生。在一般在養豬的發酵池的設計深度為50-60公分,但在發酵池的四周設計的為坡的形狀,這樣更方便豬的尿液流入到發酵床裡面,這樣的更有利於充分的發酵。

▲大棚養豬內部環境

2、豬欄

對於豬欄的設計本身沒有太多的要求,一般根據養豬舍的大小或每個豬欄中養殖豬的數量決定。這樣可以針對不同豬的生長速遞或大小進行分類養殖,更有利於豬的生長情況。豬舍的材料一般都是選用熱鍍鋅管焊接而成的,對於養殖環境下可以充分的做到防鏽,採用這樣的材料可以保證長時間的養殖過程。

【2】配套設施

1、降溫、通風設備

在養豬舍養殖的過程中,尤其是夏季天氣比較炎熱。為了保持豬舍內部的降溫條件,一般在豬舍頂部設計有頂噴淋,在非常炎熱的情況可以打開。噴頭噴的水屬於霧狀的,可以快速的降低豬舍內的溫度。在大棚豬舍的頂部和底部都有自然通風的開窗,在上面的大棚內部圖片中可以明顯的看到。在同時開啟上下的通風口可以起到一個對流通風降溫的效果。

▲通風口

2、豬槽、自動飲水設備

在這個大棚養豬的內的豬槽設計並沒有什麼新鮮的,依然採用的傳統的方式,就是人工添加飼料的方式。但豬飲水的設施採用的是自動的,在飲水過程中流出的水也是自動迴流到地下水的通道中,避免豬舍內部增加水分,降低養豬大棚內部的溼度情況。這樣的好處就是不利於細菌的滋生,對生長環境來講還是非常好的。

▲養豬大棚整體外觀

養豬大棚的外部環境

【1】養豬大棚建築設計

此養豬大棚設計尺寸為長60米,寬8米,頂高4米。整體的結構為24磚牆,後牆高度為2.6米。在溫室的頂部與傳統的日光溫室更大一些,採用保溫隔熱性更換好的150MM的保溫層彩鋼板,冬季保溫夏季防曬。這些設計都是根據養豬需要的環境在結合傳統冬暖大棚的基礎結構轉變而來的,也算是物盡其用吧。

▲養豬大棚卷被機

【2】養豬大棚結構設計

在養豬大棚也是從種植大棚中逐漸演變來,自然在養豬大棚的骨架設計中也是採用的種植大棚那種骨架,也就此常用的熱鍍鋅几子鋼骨架或橢圓骨架都可以的。既然被叫做養殖大棚,它的覆蓋材料就少不塑料薄膜。這個可以從上面的圖片中看到,只是塑料薄膜覆蓋的面積明顯減少了。因為豬的生長於陽光的關係不大,有點陽光保持棚內乾燥就可以了。在為了冬季養豬大棚內的更為暖和,依然把種植大棚的保溫被的設計也恰到好處的遷移到養豬大棚上了,採用的還是電動的開啟關閉方式。

總結:這樣的養豬大棚看似非常簡單,與種植的冬暖大棚並無太大區別。最大區別是前屋面的透光塑料薄膜面積減少了,這樣更有利於冬季保溫。養豬不需要進行光合作用,也就用不了太多陽光了。這個養豬大棚已經使用了5-6年了,容易壞的就算塑料薄膜,其他的基本沒有什麼是易損的配件。從設計使用年限來講10年,基本可以使用20年沒有任何問題的。

備註:大家有誰對於養豬大棚建設的新理念,可以在評論區以前交流討論。看看誰的設計更有利於養豬業的發展,可以為老百姓養豬舍建設中帶來更好、費用更低、更實用的設計。更好的促進大眾養豬,來緩解如今高豬價格的市場。你有更好的豬棚設計,歡迎進來討論。

起點農業


大鵬養豬背景介紹:隨著國內養豬業的快速發展,豬舍建設也不斷有創新,由於我國養豬規模差異較大,針對不同規模、不同地區,有適合自己的豬舍。近些年,北方一些養豬人,合理利用資源,在蔬菜大棚的基礎上,改造成可以養豬的大棚,充分利用溫室大棚的採光好、溫度高,用於抵抗北方冬天的寒冷。同時大棚養豬建設成本低,佔地少,收到一部分小小規模養殖戶的喜愛。

大棚養豬的優勢

  • 建設成本低:減少水泥、磚塊的投入,使用塑料薄膜代替
  • 建設速度快:塑料薄膜鋪設,減少了工程施工時間
  • 節省佔地面積:大棚佔地,90%都是用於豬舍
  • 飼料轉化率高:利用太陽輻射,提高豬舍溫度,減少冬天豬隻飼料轉換熱能

  • 採光好:豬舍一般以上都能夠照到陽光,利於豬隻的生長髮育

大棚式豬舍建造方法?

既然大棚養豬有這樣那樣的好處,那麼如果想建設一個養豬大棚,需要從哪入手,各種建設規格又是多少呢?

1、大棚選址

大棚地勢要高,乾燥,最好有緩坡,背風向,避免由於水蒸氣導致圈舍潮溼,還不易乾燥。北方大棚朝向要坐北向南,前低後高,充分利用光照。遠離居民區和主幹道,其他水源等與正常豬場選址要求類似。

2、大棚建造規格(單列式)

大棚間距:兩個大棚之間間距不低於10米

大棚結構:後牆、前牆、房頂、骨架、塑料薄膜、豬舍

大棚各結構規格

  • 豬舍南北跨度 5米左右
  • 前牆 高1.3米、寬度0.3米,前牆到鐵架間隔0.8-1米
  • 後牆 高1.8-2米、寬度0.5,後牆與豬舍過道寬度大約1-1.5米
  • 房頂 寬度大約2-3米,房頂高度大約3米
  • 中梁 高2米
  • 大棚長度 根據飼養豬的數量和實際佔地而定
  • 牆體 可建空心牆,後牆寬度比前牆要寬,牆內可放入保溫板或者其他保溫材料,並用水泥抹嚴
3、豬舍建設規格
  • 豬舍圈舍:建議兩個豬舍之間的牆壁使用實體牆,寬度0.3,不要使用鐵柵欄,因為現在非洲豬瘟直接接觸性傳播,鐵柵欄不利於疫情防控,前端可以使用鐵柵欄,利於觀察和喂料
  • 豬舍地面 地面坡度15度左右,利於排汙
  • 地窗:每個圈舍在後牆根部開一個地窗,利於通風
  • 牆體通風口:如果夏季溫度較高的地區,建議在後牆開幾個通風口,直徑30-50cm,間距2-3米,利於內部循環散熱
  • 頂部通風口:在大棚頂部塑料薄膜處,設置可以自由開放關閉的通風口,利於中午通風
  • 糞溝:豬舍南面留出50cm的糞溝,用於糞汙排除

4、其他設備設施

  • 風機:可設置在後牆上,用於通風
  • 噴淋管道:可在南牆和鐵架上搭建噴淋管道,用於夏季豬群降溫
  • 地面隔熱:為了保溫,做隔熱處理,可鋪設油氈,然後抹3釐米厚水泥
  • 地熱管道:有條件的豬場,可以根據情況,選擇鋪設地熱管,利於冬季取暖。


大棚養豬注意問題和解決辦法

1、塑料薄膜選擇

塑料薄膜最好用聚乙烯塑料,因為聚氯乙烯塑料長時間受到陽光照射後,會產生毒性,導致豬舍有害氣體增多。

2、糞便、汙物及時清理

大棚溫度較高,豬拉尿汙物,在高溫下容易發酵產生有害氣體硫化氫、甲烷、氨氣等,會引起豬群呼吸系統疾病。

3、注意早晚溫差和圈舍溼度控制

大棚內早晚光照差,中午光照好,早晚和中午溫差太大,而且豬舍中午由於水分蒸發導致溼度過大,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豬舍內放置溫度計和溼度計,根據實際情況要及時調整溫度和及時通風注意溼度和氣味控制,避免豬群不適。

4、飼養密度不宜過大

注意豬群的飼養密度,建議不要太密,放置由於氣體質量問題,導致豬群疾病高發。

5、北方冬季大棚要配備草簾

北方冬天比較冷,草簾能夠起到晚上保暖的作用,配備捲簾機,上午拉起來,晚上放下來,降低溫差。

《豬業前沿》持續為養豬人答疑解難、定期分享養豬新聞、疫病綜合分析,喜歡的朋友請點擊關注,謝謝!


豬業前沿


農村豬圈建法有很多種,通常以這三類為主:大棚式的豬圈,開放式的豬圈,封閉式的豬圈。

1、大棚式的豬圈,主要是以大棚和塑料的構造成的,豬圈是以外面的太陽光的光照來增加豬圈裡面的溫度,在比較寒冷的地方,通常會是以這種方式來養豬,比如北方最常見,通常這種投資不是很多,效果也比較理想,這先把豬圈大概的框架架起來,用塑料搭在頂部。

2、開放式的豬圈,建法更為簡單,圍一些木欄就行了,非常節約成本和材料,通常這種採光是比較好的,也容易排除有害氣體,但也有一些缺點,由於豬圈不是封閉的,所以豬圈裡面的溫度是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不怎麼好控制,這種尤其在北方是非常寒冷,非常不適合養殖,通常這種豬圈會在比較溫暖的地方才會有。

3、封閉式的豬圈,通常會以單列封閉式、雙列封閉式和多列封閉式的形式來建設,通常它的建設方法是,排一到幾排的豬欄,在每排欄杆前面可以設走廊構造簡單,走廊與走廊中間就是豬圈,通常這種採光比較好,通風和防潮的效果也很好,適合溫差不大並且冬季不是很冷的地方。

在農村建豬圈,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來決定怎麼去建,像當地冬季是比較寒冷的,通常這種豬圈是適合封閉式,和大棚式的建法,如果當地的冬季並不是很冷,這三種方法都是可以的。

擴展資料:

1.豬場場址選擇:

場址選擇應根據豬場的性質、規模和任務,考慮場地的地形、地勢、水源、土壤、當地氣候等自然條件,同時考慮飼料及能源供應、交通運輸、產品銷售、與周圍工廠、居民點及其他畜禽場的距離、當地農業生產、豬場糞汙處理能力等社會條件。

2.地形地勢:

豬場地形要求開闊整齊,有足夠大的面積。豬場生產區面積一般可按繁殖母豬每頭45~50㎡或上市商品育肥豬3~4㎡考慮。豬場地勢要求較高、乾燥、平坦、背風向陽、有緩坡。地勢低窪的場地易積水潮溼,夏季通風不良,空氣悶熱,易滋生蚊蠅和微生物,而冬季則陰冷。有緩坡的場地易排水,但坡度以不大於25°為宜,以免造成場內運輸不良。

3.水源水質:

豬場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質良好,便於取用和進行衛生防護,並易於淨化和消毒。

4.建築物佈局:

豬場建築物的佈局在於正確安排各種建築物的位置、朝向、間距。佈局是需要考慮各建築物間的功能關係、衛生防疫、通風、採光、防火、節約用地等。生產區各豬舍的位置需要考慮配種、轉群等聯繫方便,種豬和仔豬應置於上風向和地勢高的地方。

妊娠豬舍、分娩豬舍應放在較好的位置,分娩豬舍要靠近妊娠豬舍,又要接近仔豬培育舍。育成豬舍靠近肥育豬舍,肥育豬舍設在下風向。商品豬置於離場門或圍牆近處,圍牆內設裝豬臺。

5.豬舍建設:

自然通風的豬圈跨度不宜超過12米,屋簷高度不低於3米,採用水簾風機通風的豬舍長度不宜超過60米而寬度可不限,舍內高度不宜太高,以吊頂高為2.5米為好,以免影響通風。牆壁、屋頂注意隔熱防寒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