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蔡邕《九勢》中“藏頭護尾,力在字中”這個“力”如何理解更明白

蔡邕在他的《九勢》一書中,有說過這麼一句話:”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

蔡邕《九勢》中“藏頭護尾,力在字中”這個“力”如何理解更明白


那麼什麼叫做:藏頭護尾,力在字中呢?

首先我們需要對中國的書法藝術有一個認識,那就是:中國書法藝術是通過漢字形體的造型,來表達藝術家的生命情感。

而漢字形體的創造,它包括了間架結構,點畫線條形態和墨色神采這三大部分。

而這三大部分所要表現的只有一個核心的東西,那就是:力。

這個”力”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生命的意象,書法藝術方面的”力”它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毛筆的彈力

中國書法藝術一直有說:”唯筆軟則奇怪生焉!”毛筆具有錐形的富有彈力的筆尖,這就是力的來源的一個組成部分。

二、人體的生命運動

在書寫時,我們通過執筆的手巧妙的應用力量使毛筆跟紙面摩擦,通過墨汁的變化留下力的痕跡,這就是線條的”力”。

人體的力是生命運動的一種存在形式,它通過毛筆運動跟筆的彈力結合,創造了線條上視覺意義的”力”,從而使人的生命運動狀態物化,欣賞的人從藝術品中感受到這一種物化的”力”,從而引起激動、嚮往,這就是書法藝術鑑賞的特殊形式。

因此,

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說的是中鋒用筆,毛筆跟紙面垂直運動,這樣筆尖跟紙面的摩擦力處在最佳的狀態,運筆時逆入、回收,使線條處於渾圓的充滿藝術意味的狀態,這樣藝術的力也就蘊藏在字的線條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