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畢加索的作品《亞威龍的少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y1個人的海枯石爛


回答:

1907年,這一年畢加索在繪畫藝術上走向一次大的變革,以立體主義美學觀點,全新的見解對傳統藝術觀念予以突破,用幾何式組成的空間代替了寫實具象形態,衝破了傳統繪畫的表現體系,開創一種新的表現方法。

畢加索是從後期印象主義塞尚的名言中獲得啟示,即“大自然的一切物體皆可歸結為球體、錐體和圓柱體。” 並從非洲黑人雕塑、面具的表現手法以及古西班牙伊裡安人的藝術中提取營養。

這幅[亞威農少女]作品就是被視為立體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


畢加索從這幅畫開始,就拋棄了傳統繪畫的造型原則,畫中沒有任何情節,也沒有具體環境,打破了歐洲繪畫中歷來關於形的正統觀念。

這幅畫的創作也是受塞尚後期畫的那些[沐浴者]作品的啟示,人物變形是探索伊裡安人藝術和非洲雕塑的結果。[亞威農少女]堪稱畢加索唱出的第一個高音符。

[亞威農少女]這幅作品是以表現五個女裸體為主題,畢加索以獨特的、不帶偏見的永恆女性為創作原始素材。首先他集中力量在題材上的突破,然後轉向其它因素上的變革,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設計,按幾何學改變了形體,人物被拉長,頭部的眼睛,鼻子同時以側面和正面出現。特別是右側兩個少女的臉部用紅色綠色。肉體色用生赭、粉紅和藍、灰、紅褐的底色結合在一起,大膽奔放地使用了傳統繪畫上不曾見到的色彩…。

[亞威農少女]具有如下特點:

一,五個女裸體全部採用幾何變形來表現,不考慮人體結構的基本標準

二,完全否定了傳統的遠近法,改變了固定統一的視點,把無數個瞬的一瞥都置入一個畫面裡

三,不採用自古以來的明暗法和立體描繪法,藝術手法獨特。

20191024晚於長春


罌粟M


這幅作品,不用說超越歷史,肯定是走向極端。評論家郝伯特認為:立體主義之所以故意破壞透視原則,與畫家力圖“在非表象的(理性的或概念的)結構中重新組合這些視覺形象”的創作觀念有關。篇幅限制,不做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