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李道德是當今中國新生代建築師中最炙手可熱的一位。2004年,他從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畢業,隨後赴英國建築聯盟建築學院(AA School)攻讀碩士。李道德懷揣著夢想,來到了培養出眾多建築大師的AA。在這裡,他“被重新洗腦”,在他的設計中建築不再只是一成不變的固體,而是可以呼吸生長的“有機體”。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AA畢業後,李道德如願進入了世界最頂級的設計公司,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在倫敦的事務所。在與大師一起工作的三年中,他將七年所學應用於實踐之中,數字化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在以“高技派”著稱於世的福斯特事務所可以說是如魚得水。然而,李道德有著與福斯特不同的理解,除了技術層面讓建築更綠色、節能、可持續,在設計上他希望有更多個性和人文的呈現。“城市或建築不應該是一個靜止或固態的呈現,它應該像有機生物體一樣,具有自我生長的能力,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數字化變革打破傳統的“橫平豎直”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山頂藝術館

十年前,當李道德回到國內,創建自己的事務所dEEP, 開始了關於數字化設計的實踐,那時這個領域在國內還是很少見的。“當時國際建築界中數字建築已經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風潮,它擺脫了現代設計經典幾何的束縛,可以更加自由地找到自然與建築之間的連接。然而在現實中能夠實現建造的並不是很多。“我希望有一個多維度的建築來展現時間與空間的變化”,當然這需要的不僅是設計軟件、建造技術和材料的革新,還需要更恰當的機會。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山頂藝術館

2011年,李道德面對著上海藝谷藝術中心項目的時候,他頭腦中那種“用數字表達”的聲音時常會響起。“一個如海水漣漪般的空間。它由常規的臺階逐漸演變融合而成,形成參觀者可以行走的臺階及坐下來討論展覽、回味藝術的場所。計算機模型信息直接轉入精密制模的非線性空間構築與粗礦原始的工業廠房之間的對比,也是這個空間的魅力所在。”在當年,這種用最新數字技術和新材料設計建造的流動空間,著實在中國設計界激發出了不少的關注與討論。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藝谷藝術中心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山頂藝術館

建築需要數字化 卻不是隻需要有數字化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ACE CAFE

在李道德的作品中,人們很容易就能找到其“數字化”的基因,也逐漸看到其日臻成熟的越來越具有數字美學的建築作品。“我一直是將建築當作有機物,我關心它是如何與人與環境互動的。數字技術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它可以幫助我們去實現任何複雜建築的設計和營造。但是如何拿捏數字化在整個建築設計中的應用程度,則是設計師的事情,這取決於設計師自身的建築學和美學素養。”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ACE CAFE

“2014年之前,我們更多的是用純粹數字化的方式去設計,強調多學科的融合,希望創造有生命力、有情感的設計。牛背山項目讓我們第一次不得已的運用當地的材料和地方的勞動力去建造。那是一個很小的項目,但確實呈現了很大的能量,也讓我們發現了數字建築與傳統建構以及地方文脈可以進行自然的連接。我們之後的一系列設計,到去年完工的山頂藝術館,也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在現在的李道德心中,有著更深遠的思考,“在當下這個數字時代,中國年輕一代的建築師一定會有屬於中國的獨特表達,那是一種蘊含著東方哲思的新建築”。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他用“數字化”把建築從直掰“彎”

|牛背山青旅

圖片 / dEEP Architects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