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農貿批發市場參與造假,商會會長假合同騙了稠州銀行200餘萬貸款


農貿批發市場參與造假,商會會長假合同騙了稠州銀行200餘萬貸款

近日披露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因農貿批發市場參與造假,稠州銀行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被商會會長騙貸200餘萬元。北青金融發現,進入2020年不到10天的時間裡,稠州銀行連續被監管機構處罰4次。此外,2018年,該行成本收入比同比快速上行,ROA、ROE也已連續兩年下行。

針對上述情況,稠州銀行有關負責人獨家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授信漏洞被騙貸200餘萬

2020年已4次被罰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近日披露的一份刑事判決書披露,鄭某利用稠州銀行的授信漏洞,詐騙該行上海分行貸款200餘萬獲刑。

判決書顯示,鄭某,男,1974年2月生人。2013年,鄭某與他人一起成立上海市建甌農副產品商會,並擔任會長。2014年,鄭某得知,稠州銀行上海分行當時正在給上海浦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上海江楊農產品批發市場提供授信。他了解到,在上述市場內經營的商戶,通過向稠州銀行提交租賃合同、收據等材料,即可在該行申請貸款。

經過一番調查,鄭某向他人提交虛構的租賃合同、收據等材料,並對這些人進行培訓包裝,冒充上述市場的經營商戶,騙取稠州銀行貸款,並從中截留部分款項歸自己使用。經法院審理查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間,鄭某聯合他人共計詐騙稠州銀行貸款200餘萬元。

針對上述判決書中披露的信息,記者詢問了稠州銀行有關負責人,對方表示,該案的情況較為特殊,作為合同、收據等材料的證明出具方,農貿批發市場參與了相關材料的造假。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該行已對此案進行了處理,涉事客戶經理因未盡到調查責任,已被該行開除。

通過查詢企業預警通App,記者發現,進入2020年以來,稠州銀行已4次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舉例來看,1月2日,因“違反反洗錢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稠州銀行衢州分行被央行衢州市中心支行罰款44萬元,同時對該單位3名相關責任人共處4萬元罰款;1月7日,因“理財銷售行為不合規;貸款資金管控不嚴”,稠州銀行臺州分行被台州銀保監分局罰款50萬元。

針對年初密集受罰的情況,稠州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因為2019年央行有關機構對該行進行了綜合檢查。年初被開具的罰單,多與此次綜合檢查相關。

成本收入比快速上行

ROA、ROE連續下行

公開資料顯示,稠州銀行成立於1987年6月,總部位於浙江省義烏市。目前,該行下設分行及義烏管理部共14 家,包括浙江省內各市級分行11 家及3 家省外分行分別為南京分行、福州分行和上海分行,設有支行139 家。截至2019年3季度末,該行總資產為2172.91億元。

根據國內評級機構聯合資信2019年8月對該行出具的評級報告,2018年,稠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9.27億元,同比下降6.28%。作為衡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2018年,稠州銀行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比=營業成本/營業收入,反映銀行獲取每一單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為39.88%,同比快速上行近5個百分點。

此外,作為衡量盈利能力的另兩個重要指標,2016年—2018年,稠州銀行的資產收益率(ROA)和資本收益率(ROE)分別由0.94%、11.61%,降至0.75%、9.40%。評級報告據此指出,“從收益率指標看,稠州銀行盈利水平整體呈下降趨勢,盈利水平有待提升。”

對於盈利能力下行的情況,記者詢問了稠州銀行有關負責人,對方表示,2019年,該行通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方式,收益率等各方面均在回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