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文昌湖以前叫“萌山水庫”,因湖北岸有一座萌山而得名。文昌湖坐落於周村萌山鎮與淄川的商家鎮,是孝婦河的一個支流。南北蜿蜒10公里左右。

疫情期間在家無聊,隨騎上摩托一路向西南,四十分鐘後到了文昌湖。文昌湖有的路口還有人把守,但由於湖岸線長,有很多路口都可以進去。我不是第一次來,前兩次都在沙灘附近轉了轉,還爬了一次蒙山。

這次騎著摩托沿湖邊路一直向南,到了商家地段的文昌湖。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無意中發現一個高高聳立在半空的孔子塑像,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孔子文化創意園,類似休閒公園。停好車進去參觀。裡面已經有三三兩兩的遊人。孔子作為中國儒學的代表人物,人們都睜著跟他老人家合影。其實,除了高大的孔子塑像,裡面也沒有可玩的。

北邊我看到一座白牆黛瓦的徽派建築,便沿著最裡面一條生滿荒草的小路走了進去。原來是一個叫儒風園的社區。後面這兩棟房子周圍荒草悽悽,窗口洞開,看上去非常淒涼,跟爛尾樓沒什麼區別。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越往裡走,越美。一色的白牆黛瓦,高高的馬頭牆,林立羅列,彷彿穿越到了安徽境內。清幽的水泥路兩旁的綠化樹修剪得清新可人。不時看到一匆匆的綠竹,點綴在樓房之間,有漫步江南小鎮的感覺。

仰望著高高的馬頭牆,我真是由衷佩服開發商的智慧,這是活生生將南方搬到了北方。

馬頭牆一般高處屋頂很多,狀似馬頭。主要用於防火。因為安徽人住房一般比較密集,一旦房子失火,會連累鄰居。所以,各家都將山牆加高以防火。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這個徽派小區叫“儒風園”,真是很儒雅的一個名字。當我轉了大半個小區後,才意識:大多房子基本是閒置的,也沒有碰到一個人。按說位置如此的好的房子,應該“洛陽紙貴”才是,難道還會賣不出嗎?我想了想,得出一個結論:可能太貴。

走到一個石橋邊,實在風景太美,停下來拍照。漫步石橋,往下一看,下面的河渠已經乾涸,露出黑的淤泥。過了石橋,繼續走。儒風園真大,沿湖岸線有2公里長吧。

這樣的湖景房固然風景好,不過生活並不方便。也許以後,相應的配套服務會跟上來吧。那時,這裡就成了名至實歸的風水寶地。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旅行日記:文昌湖畔有個徽派風格的社區,在這裡生活,不虛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