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臘月二十三要辭灶?

手機用戶55483060230


轉眼又小年了,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後逐漸演化為“二十三,過小年”的說法,具體怎麼演化的好像很複雜,都是一些傳說。傳說中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一年當中家中的吉凶禍福和人為行動都在灶王爺的眼中,所以每每送灶王爺迴天庭時都燒點紙錢、元寶之類的東西,讓其迴天庭“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小時候我和弟弟都陪爸媽做此項工作,並且樂此不疲!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

在我們老家魯西地帶臘月二十三是雖然很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一大早人們就要打掃房子,掃淨灰塵,還要用溼毛巾擦除房內的中堂畫,和各種裝飾畫,把室內外打掃乾淨,然後祭灶,。但是小時候由於經濟條件太差,很多風俗都逐漸沒有了,不管怎樣還是能吃點灶糖,我們當地也有用冰碴糕代替。祭灶之後就可以沐浴、理髮、蒸饃、蒸花糕、過油炸丸子、烀肉、寫春聯、包餃子開始一切辭舊迎新的活動。


陳正陽


今天就是臘月二十三,灶君節加小年,二節合一,挺重視的,有可能,在外打工的會趕在今天前回來,這是傳統俗習,大多人都會依俗而行,很少有人敢逆敢說不是的,誰逆誰說了不是,很快會成為眾矢之的,不信不做不說,默默無言,沒人知也沒人會說的。

傳說灶有灶神,門有門神,門神管一家出入平安,灶神管一家飲食平安。一日三餐少不了,這是人生頭等大事,民以食為天,人對飲食重視是必然的。既然灶神是管一家飲食平安的,自然也就對灶與灶君重視了,所以就造出灶君灶王灶神灶公來祭拜尊崇,把灶君似人化及神化,塑造傳說與故事,目的在讓人對灶的崇拜與敬畏,人可輕視與忽略,如此之下,便形成祭灶君習俗,有了灶君節。

傳說,每到臘月二十三日,灶君就要暫別人間,上天述職,回報主管的一家人的善惡好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這是灶君的職責範圍,被舉告者,大錯減壽三百天,小錯也要折壽一百日。因而人們是不敢得罪灶君,只有討好尊敬的份,總希望灶君上能講好話,多多美言,不被上天懲罰。在這種心理作用下,誰敢對灶君不敬不拜不討好?

傳說灶君上天過職一週,完事又下凡來了,正好是新年,人們就利灶君上天一週,把家的裡裡外外打掃整理一次,一是為迎接新年有新面貌,一是為迎回灶神,讓灶神有新好感,給灶神一個新氣象,不讓灶神有怨氣不滿,讓灶神上天盡言好事,下界多保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