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杭州西站 地鐵3號線 2035年的杭州是什麼模樣?

都市快報訊 2019年,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啟動。

這份由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編制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承載千年古都光榮與夢想的一件大事,將對未來的杭州城市發展方向起到重要引領作用,更是杭州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治理的必然要求。

打開2035年的大門,杭州會是什麼模樣?

理解了城市規劃,就能逐漸明朗。

不僅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正有序推進,過去的2019年,杭州西站樞紐、杭州恆隆廣場、始版橋未來社區等,杭州的各項規劃不斷公示亮相,體現了杭州“敞開大門做規劃”的工作原則,讓市民能夠了解規劃、參與規劃,並從交通、商業、居住等多個方面,暢想和構建未來的美好生活。

貫徹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

推進統籌之治,打造高能級城市

與上輪規劃著眼市區、面向市域不同,杭州新編制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跳出杭州看杭州”,將立足都市圈、放眼長三角、鏈接全球,更注重城市分工協作、區域互聯互通,將進一步增強杭州在長三角城市群的競爭力、輻射力和影響力。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都市快報》北高峰觀察欄目,舉辦了多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場論壇,讓更多杭州市民瞭解國土空間專項規劃,並參與到規劃編制的過程中來。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這是杭州重要的發展導向。對此,杭州市規劃資源局及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團隊,進一步深刻領會杭州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

“規劃事關杭州2020-2035年的發展,對於杭州如何更好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具有統領意義。”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工作目前穩步推進中,已基本完成了面向2050、聚焦2035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戰略研究和城市規模、城市結構、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存量建設用地等13個重大問題研究,同步開展了新一輪綜合交通專項規劃,形成了綜合交通戰略規劃成果。

同時,為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部署,推進統籌之治,打造高能級的城市,協同做好杭州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近期杭州市國土空間規劃總體規劃編制專班成員,赴錢塘新區、蕭山、桐廬和建德等縣、市、區進行對接,聽取各地空間佈局、“三線”劃定、重大基礎設施佈局等方面的設想。

總規編制取得階段性進展

杭州未來的模樣得窺一斑

截至今年1月初,總規編制的首輪對接已順利完成。

如果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杭州人描繪了一張杭州未來的大體藍圖,那麼這張藍圖中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各個細節,則由一項一項規劃公示組成。大到像杭州西站這樣的巨型綜合性交通樞紐,小到一幢建築的外立面。

2019年,《都市快報》北高峰觀察欄目對杭城大大小小的規劃公示,進行了細緻專業的分析報道。杭州的城市建設愛好者小周說:“規劃是對城市未來的最好呈現,從北高峰觀察欄目的規劃報道中,似乎就可以看見杭州這座美麗城市的未來模樣,讓我更憧憬未來的生活。”

“站城一體”的

杭州西站樞紐

去年8月,杭州西站樞紐站房設計方案公開展示。它是杭州的又一座重要的巨型綜合交通樞紐,站場總規模11臺20線。但它又不僅是一座交通樞紐,採用站城一體化佈局的它,一座車站宛如一座城市,目標是打造中國火車站4.0版。

西站站房整體以“雲”的形象出現,南廣場計劃設置一座“雲門”意向的建築,圍繞著西站站房還將建起多幢摩天大樓,其中最高的一幢,高度有望達400米,若順利建成將成為杭州未來的最高樓。

預計2022年7月,杭州西站將建成並具備通車條件。

“高架下面開地鐵”的

城市快速路

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曾是浙江最早的高速公路。去年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喬司收費站至錢塘江新建大橋段)建設方案正式公示,預計2022年杭州亞運會開幕前,這條高速公路將變身成為杭州的又一條城市快速路。

規劃公示中,高架下面開地鐵、乘著地鐵看江景等三層綜合交通走廊的設計細節,令市民期待不已。

West Lake 66,杭州市中心的

“世界級項目”

備受市民關注的市中心商業旗艦項目——恆隆廣場的規劃方案在去年8月正式對外公示,項目由一座世界級購物商場、5幢甲級寫字樓和一座高級酒店組成,整個建築群將形成錯落有致的視覺梯度,購物商場的頂部設計為空中花園,把大自然與城市融合。

恆隆地產對於項目的定位頗高,為“世界級項目”。預計被命名為“West Lake 66”的恆隆廣場將從2024年開始分階段落成。

猶如“天空之城”的

未來社區

去年6月,首批未來社區試點創建項目建議名單出爐,上城區始版橋社區入選。很快,這一未來社區項目建設工程方案對外,讓市民對未來社區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樓頂可以種菜,家家戶戶有花園,空中廊道連接起圖書館、遊戲室……這樣一個猶如“天空之城”的社區,有望在2022年變成現實。

注重與站點設施佈局相結合的

地鐵3號線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地鐵線路不僅承擔交通的功能,也是城市整體發展的功能和佈局組成部分。去年上半年批覆的《杭州市軌道交通三期線路沿線用地控制規劃(3號線)》,注重與站點設施佈局相結合,規劃將武林廣場站建成地下6層的空間,在綠汀路站周邊安排高強度開發區,使地塊地下空間與地鐵車站互聯互通。

2021年底,地鐵3號線有望建成通車。

復建極具盛名的

古剎——海潮寺

去年10月,海潮寺(處所)復建工程規劃方案公示。這一極具盛名的古剎,終於迎來重生。重建後的海潮寺坐東向西,由三進院落組成,中軸線上有三座大殿,依次為金剛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兩邊對稱有鐘鼓樓、觀潮閣、聽潮軒、祖師殿、伽藍殿。

單體建築均採用“抬梁式”,轉角、簷下施斗拱。精美的“斗拱如雲”,讓整個閣體輪廓更加秀麗,氣勢壯觀。前低後高的建築群,形成了錯落有致的天際線。

目前,海潮寺復建工程已經開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