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結婚後跟父母住在一起,是怎樣的體驗?

用戶264135956


結婚後和父母住在一起,終極體驗利弊各半。

1.最大的優點是省心。

第一是安全。

我是懷孕快生產的時候,婆婆拎著行李,不聲不響地搬了進來。

家裡多了個人,像是多了一道安全的保障。遇到颳風下雨,再也不擔心窗戶關沒關, 晾到院子裡的被單兒有沒有收回來! 一個電話,囑託給婆婆就行了。

我們小倆口上班,平時白天基本不在家。 原來住的是一個老小區, 管理比較鬆散,整天家裡沒人,必竟有些不放心。現在婆婆來了,白天在家待著, 感覺家裡面安全了許多。

第二是不再操心吃飯的問題。

以前小兩口下班回來,不是叫外賣,就是匆匆忙忙隨便煮點兒飯吃。 現在下班回到家,無論好壞,總歸飯桌上有熱氣騰騰的飯菜等著你。

我們也從不挑食,愛吃了多吃點兒,不愛吃了少吃點兒。總而言之,老人家能夠把飯做出來,都應該心存感激。

第三,孩子有人帶。

後來孩子出生了,我休完產假依然上班,婆婆一手把孩子帶大,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還是很感激的。

2. 缺點是,兩代人之間,有生活習慣和觀念上的衝突。

第一是生活上的不同。

老人一生辛苦節儉慣了, 雖然每個月都給她生活費, 但她總會撿最便宜的菜買上一大堆。 最後吃不完或者被遺忘了,發黴扔掉。

這點和年輕人不同。我總是挑新鮮的菜買,即使貴些,可以少買一點,也總比便宜的買上一大堆,吃不完扔了強。

這點和婆婆講不通,她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

每次做飯也總要多做一些,留一些到第二天早上吃。

講了可以到早市上吃早點呀,但是老人家不聽,總認為不留些剩飯,第二天便沒有飯吃。

可能老人的心裡,還認為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不知道節儉,才是真正的浪費金錢吧。

第二是觀念上的差異。

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在生活上,教育理念上,會有很多的衝突和矛盾。

諸如穿衣吃飯。老人體質寒,就會給孩子穿很多衣服。 每天下班,我都會把手伸到孩子的脖領處摸一摸脊背。幾乎十有八有都是溼的, 孩子也因此多有感冒發燒。

講道理老人是不會聽的,她認為我養育了這麼多兒女,一個個都養的挺好,怎麼就不如你了呢?

再說吃飯, 孩子幾歲了還要到處追著餵飯吃。 老人心疼孩子吃不飽。但是卻沒有考慮這樣長期以往,會給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當然,老人也看不慣年輕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什麼科學餵養,在老人眼裡或許完全就是胡整。

3.空間上的小尷尬。

老人與年經夫妻生活在一起, 家裡空間大還罷了,如果空間小, 老人又不注意影響,就容易引起很多尷尬。

家婆就有一個不好的習慣, 到我的房間從來不敲門。

無論白天黑夜,只要想起來有事,推門即入, 眼中仿若無人。

這件事情不好意思親自和家婆溝通交流,只好拜託老公去說, 也不知道結果如何,反正是收效甚微。 家婆依然我行我素。

或許她還怪我大驚小怪,讓兒子給他提意見,心裡很不舒服吧。

總而言之,年輕人與老人住在一起利弊各半。

如果是有能力, 買上兩套房子,住在一個小區,或者隔上一條馬路, 既能相互照顧,有個各自獨立的空間,這是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