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用單反相機是A檔還是M檔?哪個更方便?

熊貓映畫


我以前是拍鳥,拍微距,拍風光,現在是拍紀實,文獻,也經常拍會議活動,兩個相機都是幾十萬快門了,幾乎都是M檔,手動模式,下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光圈優先模式(佳能AV檔)需要調整的參數是:感光度,光圈,曝光補償三個參數,其中曝光補償最難要根據不同背景選擇加減,所以最大的缺點就是,拍攝對象在環境光線不變的情況下,隨著背景不一樣,拍攝角度不一樣,曝光補償就不一樣,所以拍攝的照片經常出現亮度不一致。還有拍夜景,光繪,車軌就基本沒法用AV檔了。

手動模式(M檔),千萬不要以為手動模式就必須用手動對焦,當然絕大部分場景都會用自動對焦。手動模式一樣也是調整三個參數:感光度,光圈,快門速度,曝光補償只能看到參考線不能調整,所以跟光圈優先AV檔一樣調整三個參數,不過這個模式最適合拍攝環境光線基本不變或者緩慢變化的照片,熟練掌握後可以一直使用手動模式,我自己就是手動拍到底,基本上的場景自己看到就能判斷應該用什麼參數拍攝。

手動模式的優勢很多,比如抓拍飛鳥,從水面起飛再飛到天空,背景不斷變化,光圈優先模式根本無法拍攝亮度一致的照片,只能用手動模式才能保證整個過程的照片亮度一致。全景接片也必須用手動模式保證每張照片亮度的一致,婚禮,會議帶背景屏幕的也一定要用手動模式,因為背景屏幕亮度不斷變化,如果是光圈優先或者速度優先模式都需要不斷調整曝光補償,而手動模式就跟背景光沒有關係。

當然手動模式是需要一個練習的過程,熟悉了三個參數的調整你會覺得這個手動模式一點也不難。還有如果是微單,因為屏幕圖像是所見即所得,所以又適合光圈優先模式。

手機打字有點慢,先說這些,附圖為自己拍攝的作品請大家多多指教。如果有攝影朋友需要交流可以關注我或者留言給我。











周曉剛攝影


單反相機用A檔還是M檔,要看每個人的愛好,單反相機檔位很多還有P檔S檔還有需多其它檔位,現在的單反機功能強大,基本囊括了所有場景,至於在拍照時用那個檔,談一點我個人體會。

我剛開始用單反攝影時也是用A檔,是影友們介紹的,用了一年多時間,因為A檔是光圈優先,所以拍出的照片亮度較大不耐看,在掌握了M檔技能後,我大多時間就用M檔了,但用M檔參數調節太費事,後來我聽了圈裡的一位大師講,平時拍攝風景風光人像用風景檔就行,我按照大師所講一直使用到今,拍出的相片畫質好亮度色彩適中,但凡遇有什麼重要賽事有動感的就用運動檔,想搞點創作且時間充足就用M檔,室內拍攝時由於光線燈光作用逆光拍人像時就用全自動檔。

總之,關於單反相機拍攝時用A檔還是M檔還是其它什麼檔位,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鍾情什麼檔位用到極致都能拍出好的相片。





岱宗夫1


剛使用單反時使用M檔,我記得第一張M檔的照片隨意拍的,挺好的;當時根本不懂光圈、快門的關係,更不懂ISO;再後來拍出來的片出來光線好的話還是可以的(我說的可以是指曝光),光線差就不行了。隨後逛論壇,練習拍……再熟練M檔後就光圈優先,我是先ISO,再光圈,再曝光補償;後來拍人文活動為了搶鏡頭就直接自動(不閃光)了。


水軍總司令


一直以來都堅持用M檔,就算我教女兒玩攝影,也要求她用M檔,原因無它,A檔(光圈優先),存在著很大缺點:

1、在環境光線不足,安全快門速度過低,如果在最大光圈都不能提供一個安全快門速度的,你又沒有打開自動ISO的情況下,結果就是拍虛、如果你手動調整ISO,拍攝速度一樣跟不上,但你設置為自動ISO就悲劇了,因為相機不能判斷你的安全快門速度是多少,結果ISO動不動就設定得很高。

2、使用A檔還涉及曝光補償功能的設置和使用,這個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門檻。

3、習慣使用A檔的人,其實是因為相機的光圈、快門和ISO參數不是使用單獨的拔輪設置,這就導致設置光圈和快門參數很麻煩(部分相機要按功能鍵切換),如果是三拔輪設置,使用M檔的拍攝速度一點都不慢(當然你要有一點的光圈、快門參數組合基礎)

4、A檔基本很難進行藝術攝影,弱光、逆光拍攝基本很難實現,更莫談在現在的數碼相機寬容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攝影師為了確保安全快門,無法使用欠曝拍攝再後期拉亮,這種常用攝影方式了。


行攝清遠


我在一開始學習攝影時候用的是A檔(光圈優先),拍照的時候根據不同的場景情況調節光圈大小,得到想要的景深效果,然後配合調節ISO(感光度)來控制快門速度。

例如在暗光環境下拍人像,把光圈開到最大,快門就會自動調節,一旦慢於安全快門就提高ISO。一開始覺得這樣很方便,但後來發現這樣並不算方便,假如我想拍攝背景暗主體亮,這時候用的測光模式是平均測光就拍不出效果,必須用點測光才行。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我就開始用M檔拍攝。



在長期使用M檔之後,會發現這才是最方便的模式,同樣是拍攝背景暗主體亮的時候,我不用調整測光模式,就用平均測光,然後根據經驗調整光圈快門ISO,觀察測光條稍為曝光不足即可得到想要的效果。


M檔無非就是通過平衡三個參數,得到曝光正確的照片,在學習之初,觀察曝光提示條就能輕鬆得到曝光正確的照片了,再通過大量的M檔拍攝,增長了一定經驗之後,就會很輕鬆的運用,甚至可以現場環境光判斷出大概用什麼參數。

在長時間使用M檔後,會很容易發現A檔的缺點,就是難以拍出你想要的曝光,例如拍攝人物剪影,往往人物會亮背景也亮,拍不出剪影效果。這不能怪相機,相機不知道你想要什麼效果的,這時候要麼調整點測光,用測光對焦分離的方法曝光,就是對背景測光,然後對主體對焦;要麼用M檔拍攝。



綜合來講,我認為M檔是最方便的模式。


攝影小小新


我最常用的就是A檔光圈優先,如果說用單反必須用M檔,那我只能呵呵了。下面簡單介紹相機P A M S檔的用法。

p檔,(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拍新聞時同,只關心構圖就可以,若用閃光燈用跳閃,不要用直閃。

A檔。光圈優先,適合任何場合。

快門優先(佳能叫TV檔,尼康叫S檔)。適合排運動,體育等

M檔 適合影樓、擺拍,、靜物、微距等。

數據設置:室外:感光度100、快門1/125、F8或11。室內:在感光度不變的情況下,F3.5、快門1/60。,每個鏡頭最佳光圈8/11/16。風景用小光圈(11到22之間)但不要用最小光圈,會畸變。

為什麼我推薦光圈優先?因為以光圈優先拍攝可讓您專注於藝術元素而無需過多擔心技術方面。您在光圈優先級中調整的唯一設置是光圈本身。然後相機自動設定ISO和快門速度。您在光圈優先級拍攝的次數越多,您就會越瞭解光圈對照片的影響。


請叫我老範


你用單反相機是A檔還是M檔?哪個更方便?

答:我不用單反,用索尼和富士相機。平時主要用A檔,A檔更方便,因為用A檔時,其它參數會自動配合設定,當其結果不令人滿意時,再適當調整。 偶爾必要時用M檔,極少用S檔,根本不用P檔,因為不習慣也沒必要。富士相機有時用自動檔,有時用快拍模式,有時用A檔。用法一一說明:

(一)平時主要用A檔,因為A檔能應付幾乎所有情況,(當然得配合速度,ISO,曝光補嘗的調整)比如

1.戶外,用A檔主要是要用以控制景深(想虛化背景的時候增大光圈)和ISO(當用小光圈時,為了不使ISO太高,也不讓快門速度太低,就適當增大點光圈)

2.室內暗光,用A檔,在快門速度不能再慢,ISO不能再高時,用增大光圈來解決

(二)偶爾必要時用M檔。當需要精確設置速度,光圈,ISO,白平衡,焦距,等一切參數相同時用M檔。當需要連續拍攝數張參數設置相同的照片時,用M檔。當光比過大時,用M檔。比如拍接片時用M檔。有時需要再單獨拍一張設置相同的背景時,用M檔

(三)極少用S檔,當需要抓拍快速運動的對像時可以用S檔,這時可以設置快門速度為一適當的數值

(四)根本不用P檔,因為不習慣也沒必要,也根本不用自動檔,因為想要更好的參數設置。

(五)在富士PC相機上平時用自動檔,或者快拍模式,光線不足時用A檔。

戶外,用A檔主要是要用以控制景深(想虛化背景的時候增大光圈)和ISO(當用小光圈時,為了不使ISO太高,也不讓快門速度太低,就適當增大點光圈)室內暗光,用A檔,在快門速度不能再慢,ISO不能再高時,用增大光圈來解決

當需要連續拍攝數張參數設置相同的照片時,用M檔。當光比過大時,用M檔。比如拍接片時用M檔。有時需要再單獨拍一張設置相同的背景時,用M檔
極少用S檔,當需要抓拍快速運動的對像時可以用S檔,這時可以設置快門速度為一適當的數值


加勒比海盜的書法攝影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的單反相機,A檔M檔我都使用看看你拍攝對象是什麼,拍照之前想好用那個模式,

A檔就是所謂的光圈優先模式。光圈優先能夠自主調整光圈,在這個模式下,相機的測光系統會自動計算出需要的曝光值,然後根據你自己選擇的光圈大小決定快門與iso的多少。因為光圈能夠控制景深,快門由相機決定數值,所以這個模式用來拍攝靜物會比較多一些,而且光圈能夠控制景深。

優點:適合拍攝靜物,能夠控制景深達到強化視覺中心的效果。

缺點:如果你的鏡頭光圈不夠大,在弱光情況下需要手持拍攝,容易出現模糊,

M檔就是全手動模式,相機的光圈、快門、iso、色溫等等都可以由你自主調整。如果需要背景虛化時需要大光圈,那麼你可以對光圈進行設置。在外出拍攝相片能夠得到你需要的曝光、景深、色彩等等。是攝影師常說的專業模式。

優點:全部參數都可以自主調整。

缺點:如果在外出現突發事件,需要相機快速拍照時參數調整會浪費時間,這點不如P檔與自動擋;當需要捕捉快速移動的物體,快速移動的物體在光線不一的環境亂竄,無法快速調整曝光,這點不如快門優先,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下面照片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照片如果喜歡敬請關注我謝謝了 複製這條信息,打開👉飛豬👈即可看到【我在飛豬發現了一個不錯的商品,趕快來看看吧。】¥pYmj1c2YGCy¥ https://s.dfkhgj.com/E1.UiIPv4











呼倫貝爾包車谷歌


你用單反相機是A檔還是M檔?哪個更方便?

首先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然後再來根據自己平時的拍攝經驗與習慣,分享下自己常用的拍攝檔位,以及根據不同拍攝題材來選擇最合適的檔位。

A檔

A檔:大光圈優先模式。當切換至A檔拍攝時,ISO值手動設定值不變,然後無論調節任何波輪,光圈F值優先變化,快門S隨著光圈F值的大小而變化,得到準確的曝光效果。

優點:快速調節光圈值,獲得不同景深效果。(大光圈模式F值越小,虛化效果越明顯)

大光圈虛化效果:

適合拍攝場景:光線良好,光影對比低,適合天氣晴朗人像題材。

不適合拍攝場景:光線較弱,高對比場景。

小光圈風光效果:(大光圈模式F值越大,由近到遠越清晰)

缺點:光線較弱的環境拍攝時,優先調整光圈值的同時快門會自動提高拍攝時間,在不加持三腳架的情況下圖片容易拍糊。

M檔

可以理解為通殺檔。基本上滿足任何場景,高對比,光線偏暗、大光圈、競速等等都能拍攝。不過要求也相對較高,因為ISO、快門、光圈都需要自己手動調節,所以當拍攝場景變化很快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錯過精彩瞬間。


M檔相對於其他檔,要麻煩且操控性難一點,但操控性卻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體驗。也許有些情況可以使用其他檔位來拍攝比較方便快捷一點,但有些特定的拍攝場景其他檔還是無法撼動M檔的地位。例如下圖的夜景圖片,這就需要使員到底ISO、滿門、小光圈來進行拍攝。

光圈優先也許也可以拍攝,但如果想要得到由近到遠都清晰的話,那麼肯定會選擇小光圈模式,其次是夜景拍攝噪點是最大的問題,所以使用底ISO是我們的首選。但小光圈與低ISO都是降低亮度的設置,而且又是夜景拍攝,相當於就是三個降低亮度的硬性條件,所以就只好默默打開M檔手動15秒慢門起步了。


A檔VSM檔結果:根據情況而定,如果是晴空萬里的情況,A檔自然要比M檔方便許多,手動設置一次ISO至,就只需一心一意查看到光圈值即可,沒有頻繁的操作,盡情等待拍攝時機按下快門即可。而M檔更適合拍攝環境惡虐的場景,耐心調整合理參數得到不同類型效果。

其實在街拍的時候,我使用的AUTO(自動)檔比較多。個人覺得,沒有完美的檔位,只有在對應的場景使用對應的檔位更為穩妥,達到我們能成功的拍攝出片子的目的,這就是好檔位,這就最方便的檔位。

由於經常街拍,而街拍又是一個瞬息萬變的題材。很多時候根本沒有給你調整相機參數的時間,稍縱即逝,沒有拍下來,那麼就很難再次等到同樣的情況了。也許你會想,為何不將相機參數設置好,然後一直舉起相機等待拍攝?恩,這個應該是街拍美女,主體只有美女一個,不是個人喜好的題材。

拍攝速度的題材時,那麼想要快速且方便,S檔是個不錯的選擇。

拍攝光影、環境複雜的場景,M檔速度切換起來。

人像拍攝,大光圈優先考慮。

打字不易,創作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我,學習更多攝影前後期技巧與方法,感謝支持!


顏子軒


關鍵看你主要拍什麼了,如果拍人像,一般大光圈較好,選擇光圈優先;如果拍高速運動類,當然選擇速度優先為好。 如果掌握了這些技術且運用的相當熟練,選擇全手動模式,自由調整轉換,自然較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