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樣理解書法運筆的“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它對學習提高書法水平有多大幫助?

請叫我達文東


姜夔(1154----1221)南宋江西人,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他距離米芾生活的時代(1051—1107)一百多年,應該說對米芾的記載是非常可靠的,因為,像米芾如此詳細談書法的理論,只有對書法非常有研究的人才會非常重視,所以流傳到姜夔的耳朵裡,也是非常準確的米芾理論。

米芾的這個話是說,筆畫是露鋒還是藏鋒,都要選擇好調鋒點,也叫用筆“選點”。筆鋒到了“選點”這個位置,就是調整筆鋒的位置,能不能寫好字,這個點非常重要。因為書法的藝術裝飾性,主要在筆畫的起筆和收筆兩個位置上。但是,歷代書法家的理解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例如元代書法家董內直說:“無垂不縮,謂直下筆,即下渡上,至中間則垂而頭圓,又謂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無往不收,謂波撥處即往當緩回,不要一撥便去。”如果只是以一個豎畫為例,那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米芾這句話的書法理論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個書法定律,不妨把它叫做“選點定律”吧。所以,米芾所指的筆法問題,就不是一個筆畫的問題,而是所有筆畫的問題。

記得去年我就在悟空問答有一個這樣的提問:“我們如何掌握好用筆的選點”?今天我還特意翻閱了一下我的提問,希望找到一個截圖,具體是怎麼說的,但是,很可惜,我的提問有1000個了,卻沒有找到這個提問。

記得當時有一個答主還很不理解地說,我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書法的“選點”這個詞。也不知為什麼這麼能編。


說實在,我提出“選點”這個說法真的有點太難為大家了,因為真沒有人提出過這個詞。我也沒有想到與米芾的這句話聯繫起來。

但是,我在咱們頭條一直在談“四法三筆”這個理論。

其中在談到筆畫如何寫出來的時候,就談到書法“三段論”,即起筆、行筆、收筆。我的說法是,所有的筆畫都是由起筆、行筆、收筆這個“三段論”組成的,這是書法基礎的基礎。

因為起筆有起筆之法,行筆有行筆之法,收筆有收筆之法。除了行筆之法沒有“逆筆”和“選點”,起筆和收筆都有兩種入筆和出鋒的方法。


例如,起筆有露鋒入筆和藏鋒入筆之法,收筆也有露鋒出鋒和藏鋒出鋒兩種。

那麼,起筆和收筆的入筆和出鋒,最後怎麼完成“起筆”和“收筆”呢?

這就有個“選點”問題,也可以叫做“調鋒點”,為什麼不叫調鋒點而叫“選點”?因為“選點”描述非常準確。比如你的一個“收筆”到底是出鋒還是藏鋒?那麼“調鋒點”的選擇是不一樣的,因此,這就不僅僅是調鋒這麼單純的問題。

例如,大家講的“垂露”和“”懸針這兩筆法,都有不同的選點“選點”。

我們看第二圖所示:趙孟頫寫的這個“澤”字的最後一筆豎畫,居然用兩個“選點”完成了懸針筆法。

其實,不是隻有豎畫才有“垂露”和“懸針”,如果我們把所有筆畫的歸類分析,無論點、橫、豎、撇、捺,也無論是真、草、隸、篆、行,所有的筆畫用筆在起筆和收筆部位,只有藏鋒和露鋒兩種情況。


要麼你用藏鋒,要麼你用露鋒,選擇正確的用筆“調鋒點”,這是寫好筆畫的關鍵,所以我們就叫“選點”。這個選點必須準確。

但是,我們發現,由於我們對書法的實踐操作和理論論述之間有一定距離,所以,往往會產生“誤讀”現象。

如果誤讀紛紛,那麼米芾的這個說法怎麼會成為一個“選點”定律呢?所謂的定律就是有絕對的方法和規律,才會成為定律的。

例如明代豐坊《書決》中是這樣理解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則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

這個話肯定沒有大錯,例如,趙孟頫的勾法,在勾底就有一個“圭角”,你說趙孟頫的筆法不對了?所以,由於缺乏理論的概括性,這也是現代書法家對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批評其概括不全面的原因。


再比如說,明代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米海嶽書,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八字真言,無等等咒也。”董其昌的“無等等咒”,就是公理定律的意思,但是具體如何準確操作?如果沒有確切的要領,那就更是如霧裡看花了。

千里馬認為,我們真的好冤枉米芾。

就是記載了米芾這句話的姜夔也說:“意盡則用懸針,意未盡須再生筆意,不若用垂露耳”。

其實,筆畫的藏鋒和露鋒都是“意盡”也是“意不盡”,因為,意盡意不盡都是感情成分,都是把感情寄託在筆畫中了。

這就是說,無論你“懸針”了還是“垂露”了,都是已經盡意了。不存在一個筆畫不盡意的問題。用筆到“選點”位置,之所以要有一個“收縮”動作,就是為了把“起筆”或者“收筆”更精彩的完成,如果沒有“收縮”這個動作,筆鋒是不會調整到“順鋒”狀態的,那麼出鋒就會沒有力量。這也是為什麼書法的筆法最精彩的地方在起筆和收筆位置的原因。因為在“選點”這個位置,筆鋒是最好的“中鋒”狀態用筆自如。


清代劉熙載《書概》中說:“要筆鋒無處不到,須是用逆字訣。勒則鋒右管左,努則鋒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機括如此,著相便非”。

劉熙載的這個解釋已經非常接近我們所謂的“選點”的概念了。

但是,還沒有把米芾的話演變成一個定律的理論上來。而且,我們前面也說過,筆畫用筆是起筆、行筆、收筆完成的,其中起筆和收筆可以有逆筆,但是,行筆部分一般是沒有“逆筆”的。

後來沈尹默先生在《書法論叢》中繼續發揮劉熙載的思想說:“我們知道,點畫要有力,筆的出入都必須取逆勢,相反適可相成,所以必須藏鋒”。


因此沈伊默肯定劉熙載提出了:“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他說:“這與轉筆的左右回顧是一致的,自來書家要用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的筆法,就是這個緣故。無論篆、隸、楷、行、草都須如此”。

我非常讚賞沈伊默先生進一步把用筆規律遍及真、草、隸、篆、行諸體書法。我們也非常讚賞後來提出的“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用筆規律。但是,對書法“三段論”提出以後,也沒有做進一步的理論概括。

書法筆畫用筆的普遍規律是起筆、行筆、收筆,但是,具體的筆畫卻各有各的的起筆之法,行筆之法和收筆之法。

因此,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閱讀和臨摹字帖的具體筆法。比如,隸書的筆法,顏真卿的筆法,米芾的筆法等等。這樣學習書法,才能實現從到位到味道都理想。


而要把書法寫好,筆畫是核心,筆畫的具體筆法就是如何起筆,如何行筆,如何收筆。尤其在起筆和收筆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分析筆畫的“選點”,這是我們對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科學的發展。

這也讓我想起董其昌提出的“提按”之說。

董其昌都“提按”之說,同樣應該是書法的經典定律,這與米芾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應該都是一回事。

但是,由於缺乏科學的總結,用筆到底怎麼提?怎麼按?這個規律沒有具體的操作標準,我們用用筆“三段論”來概括一下提按之說,可以說就有了提按具體的可操作性了。

同樣,米芾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如果有了“選點”這個概念,我們會方便掌握如何選擇收縮的筆法。


例如,董其昌的提按說的多繁瑣。他說:“作字須提得筆起,稍知書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轉折頓挫輒自偃者,無擒縱故也。擒縱二字,是書家要訣。有擒縱,方有節制,有生殺,用筆乃醒;醒則骨節通靈,自無僵臥紙上之病。所謂落筆先提得起者,總不外凌空起步,意在筆先,一到著紙,便如兔起鶻落,令人不可思議。筆機到則筆勢動、筆鋒出,隨倒隨起,自無僵臥之病矣。用筆之法,太輕則浮,太重則躓。恰到好處直當得意。”其實,這也是董其昌對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的具體實踐。

但是,我們從董其昌的臨摹作品來看,他也沒有完全理解筆法的科學規律,因此,他的提按可以保證他自己寫好字,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無法保證他臨摹準確,因為臨摹準確就是對筆法的科學詮釋。

如果把董其昌的提按和米芾的“收縮”都統一於筆法三段論,那麼,對我們學好書法就會如虎添翼了。


千千千里馬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是指在收筆時筆畫末端要有收鋒和回縮,使筆畫氣勢含而不露,露而不洩

這一點與中國書法哲學觀一脈相承,表現內斂、溫文爾雅的文人氣度。

“無垂不縮”很好理解,指的是豎畫的垂露豎,寫法是逆鋒起筆直下,至收筆時回鋒按原路線稍稍回縮,出現一個漂亮的垂垂欲滴的露珠,這就是垂露豎,強調回縮這個動作。

“無往不收”指的是橫撇捺鉤趧的收筆,橫畫好理解,末端頓筆回鋒就完成了。對撇捺和鉤趧的理解可能要靈活一點了,如果僅僅是按字面意思理解,恐怕會陷入教條主義。撇捺鉤趧的最末端都是尖鋒,是無論如何也做不了回鋒動作的,硬要做會被笑掉大牙的,——歷史上也未曾見有。

那麼這個收筆動作怎麼做呢?顏二來仔細說道說道。

先說撇,撇的收筆動作在撇的中下部就要開始做了,收攏筆鋒,筆鋒向左筆行進,杆向右傾倒,順勢慢慢提筆,將筆毫送到末端,提筆離開紙面。這就完成了,要領是收攏筆鋒聚氣,行筆要緩,筆毫到尾。捺相反,行筆愈行愈重,最後重摁然後出尾,要領也是筆毫尖鋒到尾。古人書法講究氣勢,這種尖鋒收筆要求是氣灌尾端,避免氣洩氣餒而失神。



鉤趧是指豎鉤和豎彎鉤的鉤,這個其實在豎末端已經做過收筆動作,收筆勢順勢趧(趧同趯)出,顏體中這種寫法最明顯。



撇捺鉤趧實際上講的就是尖鋒的收筆動作。

這一原則在行草書中也是通行的,書法中有句話叫做筆筆斷而後起,特別講的就是行草書,不要一昧的迂環繚繞,要有斷有連。但也不能筆筆都收,要講究筆畫上下氣勢銜接,該收即收,該連即連,靈活運用,不能死教條主義。行草書中的無往不收因比較複雜,這裡不展開了。


對學習提高書法水平有多大幫助?

我們在討論這種問題的時候,他首先是一個理論水平的提高,在認識上有了概念。“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它是傳統書法書寫原則和規範,對於提高書法理論和書寫水平會有很大幫助,可以讓學習少走不走彎路。學書法就要學習傳統,不能自己亂造,墮入“野路子“。

我是學習書法的顏二,歡迎大家批評討論,謝謝!


書法顏二


我理解書法運筆的“無往不收,無垂不縮”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書法的一個收筆要領,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任何送出去的筆都要收回來,任何下垂的筆劃都要縮回去。具體的講有以下幾種情況:

橫劃的收筆

無論是長橫,還是短橫,收尾的末筆都要有一個“回”的動作,這在楷書表現的明顯一些,在行草書中雖然不要求那麼嚴格,但一些書法功底深厚的大家還是不自覺的有收筆的動作或意念。在唐楷中顏體字表現的突出些,他的橫劃收筆往往重重地“頓”筆,有時會形成一個突出的“疙瘩”。歐體橫劃收筆含蓄一些,但也比較明顯。王羲之寫的行草書橫劃都有明顯的收筆動作,孫過庭在《書譜》中的字也多是這樣。

撇劃的收筆

很多初學書法的人不注意撇劃的收筆,往往圖一時瀟灑,大筆一揮,長撇而出,就容易出現常見的毛病“鼠尾”。正確的寫法應該是,撇筆快到收尾時慢慢撇出,或者在筆劃結束時有反向回筆的動作。當然,這時的回鋒一定要輕且邊回邊提筆暗收,這樣寫出的字不輕浮。

豎劃的收筆

豎劃有兩種,一是垂露豎,二是懸針豎。無論哪一種豎,收筆時都要有回鋒動作,只是垂露豎要頓筆明收,懸 針豎要提筆暗收。尤其是縣針豎,並不是把尾部的“針”寫得越尖細越好,而是要有一定的強度,不至於開成“鼠尾”。


方圓居文化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語最早是南宋的姜夔在《續書譜》中記載:

“翟伯壽問於米老(米芾)曰:‘書法當如何?’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

明代豐坊《書訣》雲:

“無錘不縮,無往不收,則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

明代的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也雲:

“米海嶽(米芾)書,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八字真言,無等等咒也。”

沈伊默在《書法論叢》中說:

“我們知道,點畫要有力,筆的出入都必須取逆勢,相反適可相成,所以必須用藏鋒。故下面接著說:‘欲左先右,至問左亦爾。’這與轉筆的左右回顧是一致的,自來書家要用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的筆法,就是這個緣故。無論篆、隸、楷、行、草,都須如此。”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是指寫豎的時候,至筆畫末端終結的時候,應該將筆鋒回縮;寫橫至筆畫末端終結的時候,要將筆鋒向左回收,使得起筆與收筆要前後照應,這樣就能做到“起處逆,收處蓄”。

我們寫字運筆的時候,筆勢要有來有往,有去有回,有放有收,這樣能夠使得用筆含蓄而氣韻生動。

我記得有一次在電視尋寶鑑賞節目中,有一個人拿了一幅啟功先生的字來讓專家鑑定一下。結果專家經過鑑定,就說這幅字是贗品,為什麼呢?就是看用筆,有的點畫用筆,一筆盡出,毫不含蓄。而實際的啟功先生的用筆就是“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不會一筆盡出,即使至筆畫終了的地方依然收得住。

啟功先生的字用筆很講究筆勢,點畫收筆與下一筆之起筆必有呼應。而我們來看米芾的字,也是如此,筆勢連貫,一氣呵成,中間不會產生筆勢的中斷。上圖是米芾難得的大字行書《虹縣帖》,圖中紅線圈出的筆畫末端,我們發現雖然最後一筆雖然有很強的勢,但最後都能收住。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主要是告訴我們,臨帖的時候,或者自己運筆書寫的時候,要注意筆勢的問題,筆勢要連貫、有呼應,筆斷意連,筆勢連綿。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觀察的更加細緻,也提供了我們觀察古人用筆的方法。


翰墨今香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是指在書寫豎筆畫的時候,筆畫到末尾時,應將筆鋒回縮;在書寫橫筆畫的時候,筆畫到末尾時,應將筆鋒向左回收,使起筆收筆前後照應,做到“起處逆,收處藏”。使運筆時筆勢有來有往,有去有回,有放有收。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使用筆含蓄而氣韻生動,字裡行間“有鋒以耀其精神,無鋒以含其氣味”。

一、“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的記載始末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這句話最早在宋代姜夔的《續書譜》中出現的。

“翟伯壽問於米老(米芾)曰:書法當何如?米老日:‘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後也。”

明代豐坊《書訣》雲:“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則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

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米海嶽(米帶)書,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八字真言,無等等咒也。”

清代包世臣《藝舟雙》雲:“大令(王獻之)草常一筆環轉,如火劃灰,不見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環轉處悉具起伏頓挫,皆成點畫之勢。由其筆力精熟,故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形質成而性情見,所謂畫變起伏,點殊衄挫,導之泉注,頓之山安也。”

近代沈尹默在《書法論叢》中說:“我們知道,點畫要有力,筆的出入都必須取逆勢,相反適可相成,所以必須用藏鋒。故下面接著說:‘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這與轉筆的左右回顧是一致的,自來書家要用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的筆法,就是這個緣故。無論篆、隸、楷、行、草,都須如此。”

二、運用中注意事項

1、“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用筆取勢雖然貴在藏鋒收鋒,但不得模糊為之。使筆鋒起止處狀如蒸餅,起筆收筆盡在點畫之中渾然一體。

2、筆酣墨飽時,不可猶豫不決而顯臃腫之弊。筆中墨汁剛蘸時,應該意在筆先,不能遲疑停頓,書寫時一氣呵成為佳。

3、毫中墨枯時,不可剽急而犯浮滑之病。墨法的技巧應該掌握,筆中的墨汁少的時候,不能快速移動毛筆,使所書寫點畫輕浮。

總之,無論藏鋒收鋒,都應順其筆勢,出於自然。

綜上所述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已經跟屋漏痕、印印泥、錐畫沙等同個境界,有種欲說已無言的那種感覺。實際上,用筆至熟時,藏鋒收鋒動作只是腕中的一種感覺,似乎介於經意與不經意之間。這一切都只能靠悟了。但是,遍覽諸家融會貫通則是到達的一條捷徑。


書法有云


在書法的用筆技法中,起筆、行筆、收筆有一些規範的動作和準則。就比如說起筆,常常會說“欲右先左,欲下先上”,這是指的逆入起筆。又比如說屋漏痕,印印泥,錐畫沙這些表現效果,說的是中鋒行筆的用筆方法。而“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則說的是回鋒收筆。



事實上,過分強調動作,會讓我們書寫時的點畫顯得呆板,刻意。只有靈活變通的運用,才能在書寫時寫出美感,寫出氣勢。所以對於“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之類的用筆方法,我們要有正確的理解。

“垂”和“往”,“縮”和“收”,他們是兩組相對的概念,在用筆上就表現為行筆相對的兩種取勢,這些相對的動作互相轉換,互相生髮。怎麼理解能?簡單的說,我們可以理解為在起筆時逆入,在收筆時回鋒,筆勢和筆力循環往復,流轉圓通。形成一種往復、順逆、虛實的辯證相生。



就像剛才所說的那樣,過分強調用筆,會讓點畫顯得呆板,但我們依然在說逆入、回鋒,這是為什麼?

清代包世臣曾說:“每作一波,常過三折,無垂不縮,無往不收”。這其中,實際上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我們做的這些動作,都是重在表達一種書勢。所謂“藏頭護尾”,起筆藏頭是為了蓄勢,行筆時發力,收筆護尾是為了回力,準備下一個字的蓄勢、發力。如此往復,強調的是點畫與點畫,字與字之間的照應,貫通。簡而言之,就是要貫氣。


我們在書寫時,通篇貫氣、得勢了,作品自然就會有一種氣韻神采,作品當然也能煥發生機。

我是寫字吧,期待你的關注!


寫字吧


書法很有意思,人們常常用筆法產生的藝術效果去解釋筆法產生的原因。有點繞吧?


舉個例子:比如中鋒行筆。為何要中鋒?專家們都說,中鋒寫出的線條立體感強,力量感足。可是兄弟,立體感和力量感不是書法產生的藝術效果嗎?

那麼,為何要中鋒行筆?在李斯所處的年代,書法還是一種無意識的藝術,或者說根本沒有“書法”這個詞,“中鋒”這個詞也極可能是不存在的。


之所以要以中鋒這種形式書寫,根本原因在於:這樣可以縮短書寫時間,減少蘸墨次數,節約用墨量。

這樣一說,那麼對於“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的根本原因也就好理解了:收和縮是了將筆鋒調至中鋒,為下一筆作準備,既為書寫節省時間,也為下一字蓄勢。


一件書法作品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理想狀態是一筆接一筆,一字接一字。而實際書寫時,應儘量減少蘸墨次數,保證行氣貫通。

正因為要保證行氣貫通,故書法的起筆、收筆尤其重要。一個人如果還停留在寫一筆蘸一次墨的狀態,那他還沒有入門。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無往不收,不垂不縮這是用筆的關鍵。



講的是藏鋒和回筆,起筆要欲下先上,欲右先右。這樣起筆圓潤,柔合。收筆要筆筆回鋒,寫完之後順著筆畫再回來。這樣氣厚。

初學時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寫了一段時間,後來離開了老師,以為自己厲害了,覺得那個太繁瑣,就不用了。


幾年以後再見老師時,發現自己錯了,顏真卿述張長史十二筆意裡有一句,鋒謂末,子知之乎?答,豈不聞點畫已成末,復令鋒健之?然。意思是寫到筆畫末端,要使鋒聚攏,再回一下。

我在這裡說一下我的理解,楷書裡有八個筆畫,四個收,四個放。側勒弩磔為收,是含著勁的,收了之後才能接下一筆,在收筆的地方迴轉一下,下一筆就是在這個地方起的,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筆斷意(氣)連。楷書與其他書體只是外形不同,內質都是一個本源。

還有四個放的,啄掠策趯。這四個是先收再收,承接上一筆,上一筆一放,這四個立馬急收,再放出去。去接下一筆。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是練字求氣的無等等咒,不可輕視,寫字不是字形的事,也不是力量的事,在乎氣韻,在乎靈巧。

福星常在

述我所見聞,勿令負師恩,

前車之鑑,勿使後來之人再入迷途

🙏🙏🙏


孤鸞迴響


最簡單的理解是自然書寫的動作:

1.筆在最開始的位置是垂直於字的中心位置,

2.而寫筆畫的時候筆是從中間移動到其他位置,

3.寫完一筆需要收回來…筆畫基本都是左右和上下,

4.自然的書寫動作而已,並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

5.難的事情是,動作雖然是如此,而書法是把字寫得美的方法,有美感的形神兼備是需要認真學習探索,

6.筆畫之間的運筆動作需要一氣呵成,就有了收放-一字之中只有一筆是放的…而且是放中有收…不洩氣,才會氣韻流動…

7.一筆之內運筆軌跡…小圈,一字之內運筆軌跡…大圈


清揚有儀



書法運筆的“無往不收,無垂不縮”是指一種筆法

  • 但這種筆法背後所蘊含的審美觀念是需要認識清楚的,這對提高書法水平很有助益。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是真書筆法的元祖

  • 從5700年前的馬家窯陶繪我們可以發現,毛筆是繪畫工具,線條是造形手段,黑色是色彩基調,這為之後文字的書寫奠定了清晰明確的美學形式。

  • 並且,這種線條是既流暢又沉穩的、既舒展又凝滯的,體現的是既矛盾又統一的中庸思想和和諧的的美學追求。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筆法體現了書法中的純正古意

  • 在實際書寫中,古人總結出表現這種美學追求的最好方法就是“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前者即行筆向右時,要有向左的反向施力,以保證線條的沉穩;後者即豎線條收筆時收縮筆鋒同時上提筆桿,而不是信筆出鋒。

  • 如此對行筆和收筆的筆法處理,就會形成“藏頭護尾”的中庸效果,而不是圭角畢現的淺薄效果。

  • 正是這種沉穩、凝練、樸拙、剛勁的線條質感構成了所謂的“篆籀之氣”,而它又是一代代書法人孜孜以求的純正古意。



古意是提升書法境界的至高審美價值之一

  • 當代書法中,許多人以為汪洋恣肆、飛揚跋扈能抓人眼球,就是好書法,殊不知冰上舞蹈再怎麼旋轉跳躍,重心卻不能失控;同理篆籀之氣就是書法的重心,沒有它做定海神針,書法境界是不可能有所提高的。


“無往不收,無垂不縮”既是筆法,又是心法,它是指引通往書法正道的“葵花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