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詩人臥病在床,處境淒涼,為什麼還“不自哀”?

中國279665073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詩人臥病在床,處境淒涼,為什麼還“不自哀”?

陸游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哀的一位詩人,儘管他心繫天下,是當時積極的主戰派,但是很可惜他卻是處處遭受到打壓和排擠,以至於晚年一直生活在家鄉(現在的浙江紹興),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致命打擊。為此在這一時期他寫過了很多的詩作,從而表達了內心的無奈,還有那種悲痛之苦。

青年時代的陸游就有一個遠大的理想,那就是希望可以上到戰場去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收復北方的失地。自從公元1127(靖康二年),金兵大舉入侵北宋,最終把徽、欽二帝給俘虜了,於是北宋就此滅亡。後來的趙構在臨安(現在的浙江杭州)建立了新的王朝,也就是歷史上的南宋。而陸游正是生活在這一時期,所以他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能夠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很顯然當時的南宋朝廷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以為只要守住南方半壁江山,再加上長江天險,不會有任何的危險,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陸游看到當時的南宋朝廷這樣,內心是很悲痛,寫過了很多這方面的詩作,儘管他年輕的時候上過戰場,可是很快就被罷了官,還被人彈劾。最終只好是回到故鄉,這一時期的陸游在故鄉還是心繫天下,到了晚年之後回想了年輕時在戰場上的情形,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感人的詩作《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那麼這是其中的第一首,陸游所寫得只不過是當時故鄉下雨後的情形,寫得很是有趣,正是由於下雨,陸游和家中所養的貓呆在家裡。所寫的就是這麼一首看似很普通的詩作,但是從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詩人骨子裡的獨特氣質。

陸游晚年內心是很悲痛,看到整個北方依舊還是被金國所佔領,一直無法收復,但自己又是一天一天老去,這對於他來說很是傷感,所以到了第二首,他又是筆鋒一轉,回想了年輕時在戰場上的情形,這樣的一種描寫,也再次說明了詩人依舊希望可以上到戰場,可以去衝鋒陷陣,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第二首顯然在氣勢上要強過第一首,整首詩同樣是一氣呵成,描寫了自己內心的痛苦,整個國家四分五裂,可是自己卻躺在僻靜的小山村,無法為國家做事,這讓他很是傷感。特別是在最後兩句中,更是回想當年在戰爭上的情形,聽到了外面的雨聲,那就像是回到了當年的戰場,並且是去到了北方,正在與敵人作戰。這也正是陸游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雖然自己老了,已經無法行走了,但還是思念國家,想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


品詩讀詞


說起陸游,人們都知道他是一個著名的宋朝詩人,他一生寫下無數璀璨的詩篇,雖然好多詩篇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已經丟失了,但流傳下來的也不少,耳熟能詳的有《示兒》《遊山西村》和這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等,就連南宋兩任皇帝都喜歡並經常誦讀他的詩句,陸游也為此得到官職。

但是陸游的志向並不是做一個詩人,他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個抗金英雄,統帥千軍萬馬和來自北方的金國入侵者作戰,打退敵人,收復淪陷的山河,解救千千萬萬生活在侵略者鐵蹄下的平民百姓,讓他們共享太平,衣食無憂。

為此他熟讀兵法,關心戰事,也去過前線,和士兵們同吃同住,並提出很多有見地的軍事主張。他一直相信自己,只要能給他機會,他一定能立下戰功。

陸游一輩子都在做著這個英雄夢,可惜他的英雄夢始終沒有實現過,他一直受當權者們的排擠打壓。因為南宋統治者們苟安求和,只要能保住南宋那一小塊疆域,他們寧可向金國俯首稱臣,得過且過,醉生夢死。卻不知金國一直虎視眈眈的覬覦南宋的國土,侵略者們可不會讓你們太平的過日子的。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是陸游在家鄉山陰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觸景生情所作的一首愛國主義詩篇。雖然已年近七十,且疾病纏身,但他卻仍然盼望著能為國效力。“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訴輪臺”,生活條件和身體狀況如此淒涼不堪,為什麼還不自哀呢?就因為他內心堅定的拳拳報國和憂國憂民的心在激勵支撐著他,可惜始終報國無門。“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他的報國殺敵之情也只能在夢中得以實現。

陸游雖然一生起起伏伏,但他無時無刻都在渴望著能夠棄筆從戎、以身報國,卻始終壯志難酬。

公元1206年,南宋出兵伐金,彼時陸游81歲。他天天打聽前線傳來的消息,消息不好時他就急得吃不下飯,只恨自己不能上陣出謀劃策。大兒子理解父親的心情,主動請纓上前線,替父完成他沒有實現的殺敵報國夢。

但是直到1210年,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已85歲高齡的陸游還是等不來九州統一的那一天,他把兒子們叫到床前,掙扎著寫下最後一首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梧桐夜雨


這首詩準確的題目應該是《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在十一月四日這天,風也大雨也大,詩人躺在一個小村子裡,寫下了這首詩。

詩中第一句的“僵臥孤村”,並非說自己臥病在床。“僵”字的本義是仰面向後倒下,另外有僵硬、呆滯、相持不下等多個意思,但是並沒有生病的意思。


其實,除了這首“其二”,另外還有一首“其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從這首寫於同一天的詩來看,外面雖然雨下得很大,但是屋子裡還是燒著火的,而且還蓋著蠻氈,一個字:暖和!於是,詩人就躲在屋子裡擼貓(狸奴即貓)。看不出作者生病了,處境也不是非常淒涼。

所以,作者的“僵臥孤村”,並非說自己生病了。更大的可能是,作者覺得自己無法上陣抗金,不能為國效力,只能在躺在一個孤村裡虛度時日,是一種“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的悲哀感。

但是作者並不“自哀”,個人處境他並不在意,他哀的是整個國家,想的是繼續為國站崗守護邊疆。就連做夢,夢見的都是自己騎著鐵甲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直搗金人老巢。所以,這個“不自哀”正是陸游國家大義的體現!

陸游的很多詩詞作品裡,都表達了同樣的情感。《病起書懷》裡,他寫道:“位卑未敢忘憂國。”《訴衷情》裡他寫道:“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即使老了,他還牽掛著奔赴前線(天山)。《示兒》裡,就更加直接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臨終前還念念不忘趕走金人,恢復中原!


牛皮社


陸游,作為一個骨子裡的愛國者,其堅貞的愛國之情真可謂至死不渝,所以,如果要選出最愛國的詩人,肯定非陸游莫屬。一般人愛國,至死休矣,而陸游,死了以後,還惦記著國家是不是收復了中原,還想讓兒孫祭奠自己時不忘告訴自己相關消息。真是一片赤誠,蒼天可鑑。

陸游《示兒》

陸游數量驚人的愛國詩中,《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是備受人們稱道的一首詩。詩云: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寫作此詩時,陸游已退居家鄉山陰,時年六十八歲。他一生主張北伐,渴望統一,雖屢受投降派的讒毀排擠,終矢志不移。所以,詩的首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就寫出了他當時的處境。“僵臥”兩字形象地表現了作者衰老的情態、潦倒的境遇。這裡雖實指身體的年邁多病,卻也蘊含精神上的莫大痛苦、折磨。加之“孤村”,更映襯出詩人處境的寂寞淒涼。反映出英雄末路的悲涼。

陸游畫像

他人若處此境,定會自哀自喪。可作者卻於此處陡轉筆鋒,推出“不自哀”三個力透紙背的字。詩人愛國忘私,胸襟坦蕩,故“不自哀”;所哀者,惟山河破碎、生靈塗炭而已。接著,作者以更高昂的激情表達了自己的夙願宏志:“為國戍輪臺”,即拼殺沙場,報效祖國。“尚思”暗示此志早已有之,如今老而彌堅。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兩句記夢。以“鐵馬冰河”概寫夢境,極其凝練:詩人騎馬領兵,跨過冰河,馳騁疆場,氣吞殘虜。在這裡,前兩句所寫之志是夢的基礎,夢是志的幻現,而夜闌風雨則是兩者的媒介。所以,這是託夢喻意,以展示詩人慷慨激壯、至死不渝的愛國之心,讀後令人頓生敬意。

陸游畫像

同時,這也說明作者的理想在現實中可思不可為,更無法實現,於是只能將此雄心壯志寓於夢境,使其在夢中暫時化為現實。這本身就流露出作者的悲哀和憤懣,這種隱藏著慷慨激昂感情背後的心境,讀後令人感嘆不已。

探究這首詩的情感,我們會發現,陸游於哀景中尚能翻出豪邁愛國之情的根本原因有兩點:

一是陸游家庭環境的影響。

陸游

陸游出身名門望族,可惜他出生的1125年,金兵就開始南下,1127年,他兩歲時,金兵就攻破汴京,北宋滅亡。他的父親陸宰,是一個有節操的文人,南渡後,因為主張抗金,遭到排擠。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陸游,其抗金的理想在他的心裡早早地就紮下了根,所以,他一生主張北伐,收復失地的理想至死不變。

二是陸游自己骨子裡的愛國之情。

陸游詩作

陸游一生遭際不幸,早年因“喜論恢復”而難入仕途;中年因“力說張浚用兵”而罷歸故里;上南鄭前線不到一年,又被遷置後方,且加以“燕飲頹放”的罪名。按理說,如此多舛的人生之途,有多少愛國情感都可能被磨去,可是,陸游沒有。作為南宋主戰派的得力成員,陸游與投降派的鬥爭不但沒有停止過,反而始終氣節高堅。在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中,陸游的堅持顯得特別難得。

縱觀陸游的愛國詩,便能發現兩大特徵:一是常常藉助夢境來描述他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報國理想,雖然這是虛幻之境,卻是陸游愛國激情的折射;二是把憂國報國之情擴溢於所有題材,“漁舟樵徑,茶椀爐燻,或晴或雨,一草一木,莫不著歌詠以寄此意”。

陸游

可悲乎,可嘆乎,可敬乎?陸游一人,就撐起了愛國詩的半壁江山。

我那麼愛我的國家,可我的國家卻不讓我愛,那我就在夢中使勁愛它吧!


魚悅龍門


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是一個名篇,也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傑作,它反映了一位愛國主義詩人的高尚情操。

詩中寫道:

僵臥荒村不自哀,尚恩為國戌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寫於紹熙三年(1102)十一月,陸游六十八歲退居山陰時所作。試想,一位六十八歲的老人尚且為國憂心,令人感動。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陸游此時正是生活在南宋。對於不少的南宋人來說,北伐收復失地是一輩子的夢想。陸游也不例外,渴望自己能效命疆場,殺敵致勝。

非常遺憾的是,陸游願望不僅不能實現,反而屢次遭到投降派的讒妒,於紹熙二年被罷官,退居山陰。

“僵臥孤村不自哀”,人老了,體倦了,孤獨了,悲哀油然而生。

“尚思為國戍輪臺”,血還熱,心還熱,還願意為國出戰。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好一副出征場景。可是,終究是夢。


金色土地GL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是紹熙三年(有1192年)十一月,陸游退居家鄉時所作第一首詩大雨和詩人所處。第二首詩表明陸游投身抗戰,為國雪恥的壯志雖老不衰。但是,詩人空懷壯志,卻不能為朝廷所重,只能“僵臥孤舟”,把為國家恢復中原理想寄託到夢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壯,凝聚了詩人愛國主義激情。《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全文如下:

僵臥孤舟不自衰,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一方面交待了特定而真實的時間和環境,另一方面這種特定時間和環境又象徵著南宋王朝的處境和命運,如同風雨飄搖的海上孤舟,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從而又說明詩人始終有一顆抗金殺敵,保家衛國的愛國之心。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也是一代仁人志士的心聲,是南宋時代的民族正氣。岳飛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詞句,辛棄疾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情,張元千有“夢繞神州歸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同樣魂牽夢繞的語言……這些不朽的精神,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這首詩是陸游晚年的一首經典作品,一個僵字寫出了他的年邁體弱,一個臥字展現了他的體弱多病,一個孤字展現了他的生活孤苦,而且思想苦悶,沒有知音,寫出了詩人在村居過著荒村野老的貧苦生活,但詩人對自己的處境並不感到悲哀,孤苦淒涼,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值得悲哀之處,為什麼呢?

因為在陸游所有的詩作中都在展現著對祖國的一腔誠摯的愛!哪怕在官場生活當中遭到排擠,哪怕遭受別人的冷言冷語,哪怕體弱多病,哪怕年老孤單苦悶,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永遠都以錚錚鐵骨的形式,站在歷史的長河裡,用一片赤膽忠心,寫就一個英雄的形象!

所以說精神的力量是龐大的,也是偉大的!




獵狐者


先讓我們一起來重讀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首先,作者處境是“僵臥孤村”,一“僵”,說明自然年歲已老;一“臥”表明自己多病,只能躺在床上;一“孤”寫出自己生活孤獨,思想苦悶,沒有知音;一“村”寫身處僻境,生活悽苦。這四個字寫盡了一個封建士大夫難以訴說的苦楚,但作者說“不自哀”,沒有別人同情甚至也無人知曉,自己也不會就此自怨自艾自憐自憫,這是一種樂觀豁達的境界。


為什麼“不自哀”呢?接著,作者用“尚思為國戍輪臺”作出了回答,因為陸游心裡一心一念想的都是國家的危亡!想為國效力,衝上前線,個人的安危老病有什麼值得顧惜的呢?一個愛國詩人的形象躍然而出。

第三句緊承第二句的“思”,因思而難以入睡,“夜闌”就是夜深了,作者睡意全無,只靜靜地聽著外面的風雨聲。為什麼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呢?

這要結合陸游經歷來看。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


第四句寫作者不知什麼睡著了,夢中作者終於能夠騎上戰馬馳騁疆場,一展自己收復河山的抱負。

但是理想只在夢中,現實還是那個孤村,那個病老頭——詩中沒有寫這種醒後的失落,讓讀者感受到的只是那個樂觀豁達、捨己愛國的偉大詩人!


鳳凰王兮


陸游的“不自哀”是自己對境遇的寬慰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詩人老邁多病僵臥孤村,心懷家國的理想。無奈自己在一個偏僻的山村還疾病纏身,詩人不把自己的病情當做一回事,不願意讓病情影響到自己的情懷。

詩人雖然染病,身體老邁,但是他的精神是飽滿的。還想著為了國家去邊疆征戰,詩人不為了在沙場建立功勳,就是想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那個戰亂紛紛的年代,人們的生活水深火熱,詩人在這個偏僻的山村不因自己的苦難生活而苦惱,他的夢想就是報效國家。被自己多病的身體拖累,卻沒有失去那份報效國家的赤誠之心。


夜色降臨,詩人多病的身體實在是有些受不了。靜靜的一個人在床上悠悠的睡去了,慢慢的進入到了夢想,窗外風聲雨聲夾雜著自己複雜的心情。漸漸的看見自己全副武裝騎著戰馬奔馳在千里冰原之上,為了報效國家自己成為了一名戰士。為了報效國家自己拼搏在了對敵戰場之上,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讓自己有這個報效國家的機會。

在當時的狀態下,詩人不是想到自己的處境艱難,而是想到了家國苦難,不是因為自己疾病纏身而苦惱,只為了能有機會身先士卒報效國家。


雨夜構想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一生積極主張抗金收復失地,為朝廷和主和派當權者所不容,仕途不暢,壯志難酬。

此詩作是陸游的七言絕句。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陸游罷官,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高齡,身體也不是很好了。

陸游在詩中,已經很明白的說明了“僵臥孤村不自哀”原因。那就是已將個人榮辱和生死棄之不顧,獻身於國。雖然年邁體衰、僵臥孤村,但還想著能馳騁沙場為國家收復失地、駐守邊疆。

全詩表現了陸游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也不斷激勵著後世有著家國情懷的炎黃子孫,為了民族的獨立和復興而拼搏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