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曹操憑什麼說“寧可我負天下,不叫天下人負我”

這其實是演義,正史中並沒有如此記載。裴松之引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而且曹操說的時候的心情是悽愴,說明曹操心裡有愧,只是在安慰自己,而且說的事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僅僅針對伯奢一家,而不是天下人。

曹操憑什麼說“寧可我負天下,不叫天下人負我”


而到了三國演義裡,這才演變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伯奢回頭看時,操揮劍砍伯奢於驢下。宮大驚曰:“適才誤耳,今何為也?”操曰:“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幹休?若率眾來追,必遭其禍矣。”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

曹操憑什麼說“寧可我負天下,不叫天下人負我”


這一變化,味道可就變了,而且曹操那麼聰明不會從一個人遷怒到其他人,這是因為羅貫中是以劉備為正統寫的這個小說。曹操是歷史上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一個胸襟廣闊,求賢若渴的英雄人物。他的過人之處可多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很多軍閥沒有的遠見,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戰勝強大的袁紹,爾後有滅陶謙,誅呂布,基本上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憑什麼說“寧可我負天下,不叫天下人負我”


在那個軍閥割據的動亂年代,作為一個封建統治軍閥,能胸懷大志,愛惜人才、知人善用、文武兼備、體恤民生、策馬馳騁華夏、揮鞭平定北方,堪稱一世之英雄。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英雄本色不容詆譭。其過人之處不言而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