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寺廟系列—五塔寺》靜休


《五塔寺》


清代:金朝覲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石門時啟閉,磴道喑紆迴。

風鐸層層系,金身面面開。遙知官路外,瞻仰萬人來。




距離去五塔寺拍攝已經過了許久,那時的銀杏還是金黃色的,可如今提筆的時候已是寒冬,杏葉早已落光,為何遲遲不曾提筆,因為五塔寺太特殊,太有味道~


五塔寺原名真覺寺,歷史悠久,幾乎與故宮同齡,可如今只見塔卻不見寺。金剛寶座塔雖然是以印度的“佛陀迦耶塔”為藍本,但還是融合了我國傳統的建築和雕刻藝術,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實證。


這裡還是“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所在地,從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房山鎮江營遺址、平谷上宅遺址等地出土的各種石器,以及元明清三代的許多摩崖石刻、碑刻、墓誌等石刻藝術品都在這裡展覽。


這裡有太多的故事要說~慢慢來~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金色的五塔》-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古樹與碑林》-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塔下入紅門》-靜休·楊耀強



提起北京五塔寺,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北京五塔寺歷史悠久,幾乎與故宮同齡。五塔寺位於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長河北岸,因寺內有個高石臺,臺上金剛寶座建有五座精美小型石塔,老百姓因此都叫它五塔寺,其原名真覺寺,名為真覺寺金剛寶座塔,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形式的佛塔。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雙樹侍五塔》-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護佑》-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人與獅》-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相伴》-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金剛寶座塔》-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雙塔》-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清晰的輪廓》-靜休·阿文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殘面》-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牆》-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千姿百態》-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像由心生》-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沐金光》-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結》-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法器》-靜休·楊耀強



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是佛教藝術的結晶。在寶座和五塔的須彌座上密佈著佛足跡、佛像、五佛寶座、八寶金剛杵、菩提樹、法輪、花瓶、天王、羅漢、梵文、卷草等。

這些內容大多屬藏傳佛教題材,對佛學研究有重大參考價值。金剛寶座塔雖然是以印度的“佛陀迦耶塔”為藍本,但還是融合了我國傳統的建築和雕刻藝術,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實證。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大曰獅了座》-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法輪》-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阿閦象座》-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天王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法器》-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迦樓羅金翅鳥王座》-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阿彌陀孔雀座》-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仰佛》-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敕建》-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雙世界》-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塔內乾坤》-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古老藝術》-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手》-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佛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破損的佛手》-靜休·楊耀強



從史料中可以看到,當年五塔寺的規模不小,主要建築屋頂都是黃色琉璃瓦,皇家敕建寺院的威嚴氣勢顯露無疑。

可如今參觀,院內建築不多,規模與記載中的景象不可同日而語,唯有金剛寶座上的五座塔最為顯眼,見塔而不見寺。原是毀於一場大火。所慶幸的是兩棵與塔同齡的白果樹倖免於難,至今鬱鬱蔥蔥、果實緊累。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歷史的遺蹟》-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石刻藝術》-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碑石林立》-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井然有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文明記憶》-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雕刻歷史》-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石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雕花》-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息水獸》-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塔佛造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婦人啟門石雕》-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彌勒造像》-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雕松鹿紋石香爐》-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傲天》-靜休·阿文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相視一笑》-靜休·楊耀強



金剛寶座塔使用的建築材料是磚和青石,內部磚砌,外表甃石;、上層為五塔,下層為寶座;寶座最下層是高1米78的須彌座,外表周匝刻有梵文、佛像、法器等花紋,梵文內容除佛經外,還記述有關建塔事蹟;

須彌座至寶座頂分作五層,每層挑出石刻短簷,簷頭刻成椽子、滿頭和滴水,每層四周刻佛龕,龕內各刻有坐佛一尊;龕與龕之間及轉角處刻有花瓶式柱子,柱頭刻有一斗三升斗拱,用以承託枋、檁、短簷;

寶座平面為長方形,南北立面各有一方形塔柱,塔柱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小佛龕,龕內原有佛像早已遺失;寶座南門內兩側各有一四十四級盤梯可通寶座頂的罩亭內。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龍紋浮雕》-靜休·阿文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櫥窗裡的石猴》-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金色的雕壁》-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一佛一世界》-靜休·楊耀強



罩亭在寶座的東西各有一座,為琉璃磚仿木結構,亭之南北各開一券門通檯面;五塔就建在這寶座頂部的檯面上,中央為一大塔,四角各置一小塔;五塔均為密簷式,全部採用青石砌成;


中央大塔高約八米,下層為須彌座,其上有十三層密簷,每層密簷下週匝刻有小佛龕及佛像。塔頂冠以仰蓮、相輪、華蓋寶珠組成銅製塔剎。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佛足跡一對,是佛的象徵,有“佛跡遍天下”之意。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券門“六挐具”》-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孤獨的石獅》-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千年怒吼》-靜休·楊耀強



這裡還是“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所在地,從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房山鎮江營遺址、平谷上宅遺址等地出土的各種石器,以及元明清三代的許多摩崖石刻、碑刻、墓誌等石刻藝術品都在這裡展覽。


展陳分為露天陳列和室內陳列兩部分。石刻館室內廳展出有“真覺寺資料陳列”、“人與石——石刻簡史陳列”、“北京地區石刻、石刻露天陳列”。“露天陳列”由石刻石雕、功德碑、墓誌銘、書法碑貼、寺廟碑、會館碑等幾部分組成。《石刻萌史陳列》則展示了上起原始社會、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發展史,再現了人類文明。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開心的獅子》-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害羞的玉獅》-靜休·楊耀強



五嶽真形具,崔巍踞法臺-五塔寺-靜休

《石刻博物館》-靜休·楊耀強



北京五塔寺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五塔寺原名“真覺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長河北岸,創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寺內高石臺上有五座小型石塔,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釋迦牟尼得道處迦耶山寺所建的紀念塔)形式的佛塔。在我國同類的十餘座塔中五塔寺金剛寶座塔的年代較早,樣式最秀美,堪稱為明代建築和石雕藝術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

1949年後,政府部門對這一古老精美的佛教建築十分重視,多次進行維修,特別是在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使寶塔塔基下沉、後部開裂的情況下,政府於1979年較全面地對古塔進行了修繕,並於1982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寺內還開闢了“金剛寶座塔資料陳列室”和“中國古塔圖片展覽室”等,以供遊人觀賞研究。這裡是“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所在地。


※版權聲明,以上圖片著作權歸靜休人文視覺工作室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要使用圖片請與靜休人文視覺工作室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