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秦挨個滅掉5國後,僅剩的齊國是怎樣的心態?這10個字最能概括

戰國後期,秦王嬴政在剷除了嫪毐、呂不韋兩大集團勢力之後,便開始著手統一六國的戰爭,作為六國中最為弱小的韓國,自然成了秦國的首要目標。

秦挨個滅掉5國後,僅剩的齊國是怎樣的心態?這10個字最能概括

公元前230年,內史騰率領秦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並一舉攻克新鄭(韓國都城),俘獲韓王安,繼而佔領韓國全境,韓國滅亡,秦國邁出了統一全國的第一步。


滅掉韓國後,秦國又挨個解決了趙、魏、楚、燕四國,六國也就只剩下了齊國。作為砧板上的肉,齊王此時的心態是怎樣的呢?這10個字恐怕最能概括了吧!

秦挨個滅掉5國後,僅剩的齊國是怎樣的心態?這10個字最能概括

1、慶幸。當看到秦國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五國,自己國家卻安然無恙的時候,齊王此時的第一感覺肯定是慶幸沒有與秦國為敵,否則自己也會向其餘五國國君那樣淪為亡國之君。


2、希望。眾所周知,為了統一六國,秦國採取了“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在攻打其他諸侯國的時候,必定給齊國許下了種種承諾。因此,當齊國看到其他諸侯國紛紛被秦國吞併的時候,心中恐怕充滿了希望,等待著秦國向其兌現之前許下的承諾。

秦挨個滅掉5國後,僅剩的齊國是怎樣的心態?這10個字最能概括

3、傻眼。正當齊國做著與秦國平分天下的“春秋大夢”時,剛剛滅掉燕國的秦軍將領王賁已經率軍南下,抵近齊國邊境了。秦國的這一舉動讓齊國瞬間傻了眼,一下子就從夢中驚醒了過來,隨即調兵遣將,做出一副與秦國決一死戰的架勢。


4、僥倖。當看到秦國大軍壓境時,齊國心裡雖然沒底,但看到秦軍並沒有發動進攻時,內心依然存在著那麼一絲僥倖。當秦國使者向齊王表示,如果他願意投降,秦國將允許他保留500裡的土地。最終,心存僥倖的齊王不顧眾人的反對,下令投降。

秦挨個滅掉5國後,僅剩的齊國是怎樣的心態?這10個字最能概括

5、絕望。齊王投降後,滿心歡喜的等著秦王兌現許給他500裡土地的承諾,然而,秦王卻再一次失信了,齊王不僅沒有得到那500裡土地,反而被秦王給流放到了不毛之地。這時,齊王才幡然醒悟,但卻為時已晚,心裡更是充滿了絕望、悔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