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渭 南 民 俗

渭 南 民 俗

1、 跑騾車

跑騾車是陝西省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起源於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慶豐收習俗,是遠古時代漢族農耕文化及冷兵器時代戰爭遺留的產物,大約在明末清初逐漸形成規模的一種民間自發組織的即興慶祝、娛樂的一種漢族社火舞蹈。主要流傳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的孝義、吝店、南師、故市、官道、下吉、田市等鎮。其中以故市一帶的表演最為馳名。

每逢國家大型喜慶事件(如新中國成立等)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滿月、祝壽等喜慶活動騾車隊就會組織起來熱鬧一番。騾車隊伍一般由二至多輛騾車組成。騾車大都是由解放初的皮輪馬車(解放前用的則是膠輪車既木軲轆車)和四匹騾子(駕轅的一匹,掛稍的三匹,每匹騾子都項系銅鈴,頭掛彩色叉子,掛稍的騾子背上還插五面彩色小旗)組成。每輛車都有4個吆車的(1個吆騾子的,1個坐轅的,2個馬童)車上還有6個敲鑼鼓的,他們都身著鮮豔的對襟民族服裝,其中1人擊馬鑼進行指揮,另有1人敲鼓,4人敲扇子(饒)。

每當出發時,吆騾人鞭子”吧嗒”一甩騾子則放開腳步在寬廣的大道上恣意狂奔,奔跑的同時,鑼鼓聲、馬嘶聲、銅鈴聲和成千上萬觀眾的呼聲喝彩聲響成一片,如急風暴雨、山呼海嘯。當騾車跑到目的地時,他們會在一片平坦的場地上表演”璞鴿踅窩”等絕活,車上的人們有的站著敲,有的則左右擺著身子挽著花子的敲,鼓點一致,整齊而又威武,場面十分熱鬧、喜慶。

渭 南 民 俗

2、田市八仙鼓

“八仙鼓”流傳於渭南市臨渭區田市鎮新田村及其周邊地區,其中以田市鎮的八仙鼓表演最為馳名。“八仙鼓”多為八位身強力壯的青年人表演,表演者頭扎三角英雄巾,額扎英雄花,身穿對襟彩服,腹前各系一個直徑40釐米,高20釐米的紅色小圓鼓,邊擊鼓邊舞。建國後為增強表演的氣氛和廣場效果,常與本鎮社火如:芯子、高蹺、小蹺、旱船、芋子毛駱駝、龍燈、馬亭子、秧歌隊、大頭娃等節目組成綜合性舞隊,邊擊邊舞邊前進。

渭 南 民 俗

3、朱王秧歌劇

朱王秧歌劇是我省優秀的民間藝術表演,也是我省第三批非遺項目。朱王秧歌劇又稱渭南秧歌劇,流傳於臨渭區雙王辦朱王村,歷史悠久,形式活潑,曲調優美細膩。秧歌又稱插秧之歌,是人民生活中智慧的體現。通過積累總結,朱王秧歌劇最終在清末年間被推至巔峰。

朱王秧歌劇在清朝中期仍是以勞動號子的形式在人們生活中傳唱,至清末時期,漸漸變為地攤戲,最終走上舞臺。當時的四大名角如今已被不熟悉朱王秧歌劇的人們所遺忘,但在喜愛這個劇種的人們心中依然鮮活。

關於朱王秧歌劇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開創史,其中最被人所熟知的莫過於王文凱的故事。據清光緒開平術檔案中記載:王文凱小名王敢,在清順治年間入朝為官時同宮廷秧歌教練交好,又見這種秧歌同家鄉秧歌有多處相似,但更為精妙,便跟其學習。回鄉後又傳授於鄉鄰,最終使朱王秧歌走上了歷史秧歌劇的舞臺。

渭 南 民 俗

4、秦源影雕黑陶

在臨渭區杜化路與華山大街丁字口連霍高速公路的南邊,就是渭南秦源陶藝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在秦源陶藝有限公司,我們見到了秦源影雕黑陶的傳承人韓海濤。據韓海濤介紹,因為輕薄易碎,所以黑陶在民間也鮮有使用。在他的記憶裡,在臨渭區東西兩塬曾經有不少陶窯,但能燒出黑陶的卻少之又少,如今那些陶窯也大多荒廢。

於是久而久之,當黑陶再次現世,人們便發出了驚歎,但同時也在好奇,我們的祖先是如何把陶燒成了黑色

對於這一點,學者們經過了長時間的探索。從1928年黑陶現世,研究人員經過了幾十年的探索,終於解開了黑陶的奧秘:即在最後的燒製階段,從窯頂徐徐加水,讓炭火熄滅,產生濃煙,達到煙燻滲碳的目的,黑陶由此而生。

秦源影雕黑陶不同於其他黑陶,是在黑陶表面採用影雕的方式去掉黑陶表面的碳,讓陶器的底色顯露出來,形成圖案。這樣的一種創新也正是韓海濤在一次偶然中發現的。

“最近幾年,我看了很多以前龍山文化時期的出土黑陶,那時的黑陶上也會有簡單的圖案,所以我在想,是不是那個時候的人們就已經掌握了在黑陶上雕刻的技巧,而我只是把曾經失傳的技巧重新拾了起來。”韓海濤說。

在韓海濤的陳列室裡,我們看到了很多價值不菲的黑陶產品,而其銷售情況也十分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