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也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但他屬於在和平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足以讓朱元璋其他幾個兒子信服。

尤其在朱元璋冊封幾個兒子為藩王並掌握了重兵的情況下,建文皇帝想當平安皇帝,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了長治久安,建文皇帝採取了削藩政策,要削弱幾位皇叔的實力。卻和叔叔產生了矛盾,雙方爆發了武裝衝突。

在平叛過程中,建文皇帝其實是佔據優勢的,但由於他的優柔寡斷,最後,他葬送了自己的江山,到底是死是活也無人知曉。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建文帝

後人在議論建文皇帝時,都認他過於軟弱才導致失敗。但歷史上的建文皇帝真是這樣嗎?

01.建文皇帝有主見,削藩是他早就策劃好的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都不希望別人的實力超過自己,哪怕是至親也不行。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馬上皇帝,所以鎮得住自己的幾個兒子。

出於家天下的考慮,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幾個兒子為王,這可不是那種只有名號而無實權的虛銜王爺,而是實打實有兵有將的實力派。

在朱元璋看來,這樣的安排有助於大明天下的長治久安,一旦有威脅皇權的事情發生,各地的王爺都會帶兵勤王。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兒子為各地諸侯

但是朱元璋卻忘記了皇權對人的誘惑是巨大的,一般的人都會對皇帝之位垂涎三尺,更何況這些有實力的王爺。而且他們也都有皇家血統,真要憑藉非法手段篡位,也能說服天下人接受的。

因此,朱元璋的這個安排,可以說給後代埋下了無窮的禍害。

建文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在輩分上就比朱元璋的兒子矮了一輩。同時,朱元璋的幾個兒子好歹都上過戰場,因此有資格瞧不起在皇宮裡長大的建文皇帝。

這其中以朱棣表現得最為明顯,他甚至當著朱元璋的面拍打建文皇帝的後背,讓朱元璋看了十分不爽,當面斥責了他,這才讓朱棣有所收斂。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心思縝密的朱棣

建文皇帝面對如此強勢的皇叔,當然知道毛病出在哪裡了。

他認為藩王權力過大,會對自己將來的皇權行使帶來威脅。

有一次,朱元璋告訴建文皇帝,我安排你的幾位叔叔給你站崗,你可也安心當皇帝了。

可是,建文皇帝卻不這麼看,他問朱元璋:

“外敵入侵,有叔叔們抵抗;要是叔叔們有異心,那我怎麼辦?”可見,在這個時候,建文皇帝對幾位叔叔已經是信不過了。

朱元璋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半天回到不上來,就問他的打算,建文皇帝胸有成竹地說:

“首先,用德性教化來爭取他們的心,然後用禮來約束他們的行為,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就只有削減他們的屬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那在他們造反時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雖然此時建文皇帝的年紀還不大,但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足見他有主見,並不像朱元璋那樣看不到事態發展的危險性。

所以,在筆者看來,建文皇帝此時已經是具備了一個英明皇帝所具備的素質了,這樣的人,不會任人擺佈的。

02.建文皇帝即位後,採取的削藩措施是有效的,手段是強硬的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議論,說建文皇帝太軟弱,面對朱棣的步步緊逼,總是採取防禦的態度,結果讓朱棣坐大。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建文皇帝在當太子時,就和身邊人思考過如何限制藩王的權力,而在那時,他就知道只有削藩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實力強勁的朱棣

因此,在建文皇帝即位後,就開始與身邊人商量,如何削除藩王的權力。從這裡可以看出,建文皇帝對於皇帝不能有親情這一點看得很透徹,還把採取任何手段維護皇權看作是自己的信條。

如果有人敢挑戰自己,即便是自己的親叔叔,也要除掉。

在削藩的過程中,建文皇帝出手果斷,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抓住,而且不辨真假,也不給藩王辯護的機會,目的就在於打擊藩王的勢力。

1398年7月,周王還不到十歲的兒子主動揭發自己的父親有謀反的企圖。一般來說,十歲小孩子的話是不能作為證據的。

但是,建文皇帝還是煞有其事的派欽差大臣帶兵到開封,把周王一家全部押解到了南京,審問後,就把周王封號取消,降級為普通老百姓。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周王

建文皇帝如此處置周王,很快就在全國掀起了示範效應,大家都看到了建文皇帝要打擊藩王的決心,於是在全國掀起了告密風潮,揭發的對象就是那幾位藩王,弄得那些藩王惶惶不可終日。

沒多久,在湖南的湘王就被人告發要謀反,建文皇帝接到舉報後,也不追究真假,立刻就派大臣去抓人。

湘王知道建文不想讓自己好過,也不想受罪,就帶領全家點火自焚了。湘王雖然死了,但建文皇帝還是不解氣,竟然給他上了一個戾的諡號,這足以證明建文皇帝在親情方面的冷血。

湘王死了,建文皇帝也沒有消停,幾天後,代王也被人告發有罪,建文皇帝馬上下令,剝奪代王的爵位,將他廢為庶人。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建文帝有條不紊的推行削藩國策

後來,齊王被人告發,建文皇帝把他抓到南京關了起來,岷王也因為被人告發而丟掉了,藩王的王位,被囚禁在福建漳州。

在筆者看來,建文皇帝的這幾次削藩行動,完全找不到一點正當合法性。

建文皇帝以皇帝至尊的地位處置藩王,自然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而這些藩王的實力雖然強大,但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還是沒有膽量反抗。

由此可以看出,建文皇帝一點都不軟弱,相反還非常強硬。所以,那些認為建文皇帝性格軟弱的說法,是片面的。

03.建文皇帝手段毒辣,對大臣也殘酷無情

在建文皇帝和進行對抗時,他對於大臣也沒有一點憐惜之心。大臣徐增壽是開國功臣徐達的第四個兒子。

而且和還是連襟,建文皇帝在削藩時,懷疑有謀反的心思,在徵詢徐增壽的意見時,徐增壽為說了幾句好話,打消了建文皇帝的懷疑,使得建文皇帝沒能在第一時間將捉拿。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朱棣被建文帝捉拿

擺脫了危險的朱棣,立刻在北京起兵造反,並在四年後打到了南京城下。

此時,徐增壽開始和勾結,想獻城投降。

沒想到被建文皇帝知道了,他非常生氣,馬上就在殿上拔劍把徐增壽殺死。

這件事上,徐增壽是有罪的,但建文皇帝如此處置他也是欠妥的。

不僅徐增壽的父親徐達對大明有功勳,而且他的弟弟徐輝祖還是自己最忠誠的部下。但建文皇帝全不考慮這些,直接在大殿上殺死了徐增壽,可見他的手段是非常毒辣的。

與建文皇帝相比,篡位的朱棣對待功臣的後代就仁慈多了。徐輝祖在朱棣稱帝后,以建文皇帝的功臣自居,堅決不與他合作。

按朱棣的脾氣,殺徐輝祖也不為過。但是,朱棣能想到徐達的功勞,卻沒有殺他,更沒有剝奪他的爵位,而且還在他死後,讓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爵位。

建文帝朱允炆:倉促間丟了皇位,看似窩囊,卻也是個有成之君

朱棣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得以成為皇帝

可見,在如何對待功臣的後代方面,朱棣要比建文皇帝仁慈得多。

在筆者看來,建文皇帝並不如一些研究所表現得那樣,對自己的親屬過於仁慈,相反,他在對待大臣和皇親方面,只要妨礙自己行使皇權,對自己的帝位有所威脅,他所採取的手段是非常殘忍的。

所以,從這方面看,建文皇帝的下場不值得同情。但從政治手腕和為君為人看,他又是個有成之人!

文獻資料:《明史》、《明朝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