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他是太平天國裡唯一倖存高級將領,並得到了善終

韋俊,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的親弟弟。1851年,24歲的韋俊與哥哥一起參加了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是洪秀全的鐵桿班底之一。

他是太平天國裡唯一倖存高級將領,並得到了善終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偉俊先後參加過武昌、嶽州、田家鎮等戰役,戰功卓越。並被洪秀全任命堅守武昌。韋俊是不負天王厚恩,他在守武昌時,嚴加守備,並且頻頻主動出擊。1855年胡林翼、羅澤南率清軍水陸兩師連續的對武昌發起攻擊,但是由於韋俊的嚴密防守、戰術得當,在漢陽奓山大敗胡林翼部,1856年3月在武昌城東門外擊斃羅澤南。羅澤南是湘軍創始人之一,曾國藩的左膀右臂,他的一死對湘軍的打擊非常大,湘軍士氣是一落千丈,不敢再與韋俊作戰,憑藉人數眾多,武昌又為孤城,採取了圍而不攻,切斷韋俊糧道,實行長圍久困之策,期間雙方仍有激戰,傷亡嚴重。同年秋,武昌城內糧盡,又出現天京事變,自己的哥哥韋昌輝被殺,也致使原本支援韋俊的翼王援軍中途返回。

他是太平天國裡唯一倖存高級將領,並得到了善終

此時武昌城內的將士飢餓、疲憊,但依然堅守,韋俊此時的心情也是無法訴述,一是喪親之痛,二是被北王所殺之人的家屬無端仇恨。12月份,胡林翼有意誘降,派人將勸降書信射入城中,但是被韋俊嚴辭拒絕。不過韋俊決定撤退,在撤退的時候仍然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華,全軍安全撤出,氣的胡林翼吐血。回到天京,不但沒有受到嘉獎,反而要被坐視武昌糧盡而不發援軍的天王洪秀全治丟失武昌之罪。幸虧李秀成力保得免。

他是太平天國裡唯一倖存高級將領,並得到了善終

面對洪秀全的猜忌,同事的不信任,韋俊在天京是度日如年,只能依靠忠王李秀成,而忠王李秀成與英王陳玉成之間出現矛盾,自己又被安排到陳玉成手下(陳玉成原本是韋俊部下),不巧的是楊秀清的弟弟楊輔清與韋俊在同一地方。於是楊輔清沒事就找韋俊的麻煩,韋俊沒有辦法,在這日日膽戰心驚,同事虎視眈眈,主上猜疑,打勝仗了怕功高蓋主,失敗了性命難保,就暗暗下了降清的決心,並做了一些準備。第一向清軍示意投降的意願;第二約期攻取蕪湖作為大禮。不過清軍頭一次碰到這麼大的將領投降,是半信半疑,並沒有做太多的表態。由於當時太平軍大多數人並沒有投降的願望,韋俊思想工作沒有做到位,造成部下叛變,聯合陳玉成討伐韋俊,韋俊兵敗逐向清軍投降。幸運的韋俊沒有像李秀成那樣被殺,而是受到了清政府格外的優待,不僅賞賜金銀和美女,還命他為參將,駐守安徽蕪湖。

他是太平天國裡唯一倖存高級將領,並得到了善終

1861年雙方爭奪安慶時,韋俊的立功機會來了,安慶是重要的戰略要地,而韋俊部駐紮的樅陽為安慶的咽喉,所以奪取安慶必取樅陽。面對自己曾今的對頭陳玉成的進攻,韋俊發揮了自己守城的才能,面對陳玉成多次的進攻力保不失,並且在關鍵時刻給了陳玉成致命一刀,獲得了三河大捷,把在太平天國裡面受的窩囊氣一次吐盡了。重創陳玉成,同時又牽制其軍,使得清軍順利的攻克了安慶。後面又參加了攻進天京的戰役。

他是太平天國裡唯一倖存高級將領,並得到了善終

不過讓韋俊沒有想到的是,幾年之後韋俊以為天下大局已定,太平鄉民健忘。想討好鄉里,於是回金田省親,出錢修建螞蝗橋蔡江義渡,但被鄉民所拒,並遭到唾罵,說他是“反骨韋十二”。不過也可以理解,當年一起起兵的人都死了,就韋俊因為投降清軍活了下來,父老鄉親不能相容。1884年,韋俊死在蕪湖,客死異鄉,終年57歲,也算得到了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