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蔣昊:到2030年,我國至少有15個城市將躋身全球50強

大國崛起,實際上是一批城市的崛起!

被世界公認的Gawc城市排名榜單中,2018年中國有11個城市進入全球百強,這個數據,每年都在增長,預計到2030年,蔣昊認為,我國至少有15個城市躋身全球50強,25個城市躋身全球百強。

這15個城市最有可能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武漢、蘇州、天津、重慶、南京、西安、青島、長沙、鄭州。

除此之外,還有10個城市將排在全球51名-100名之間,分別是:合肥、廈門、福州、濟南、無錫、東莞、寧波、佛山、瀋陽、石家莊。

蔣昊:到2030年,我國至少有15個城市將躋身全球50強

為什麼會是以上25個城市呢?

我們把這25個城市,分別4個梯隊:

第一梯隊:全球領先型城市

北京、上海、深圳

毫無疑問,當今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就是北上深:

北京,聚集了全國最優質的央企、國企總部、以及是我國的文化中心、策源中心、國際交流中心。

上海,聚集了全球外資企業的資源,金融資源,以及上海作為中國長江口,背靠我國最大的經濟腹地,長江經濟帶,作為我國對外經濟窗口,上海的金融和經濟地位,在我國無法動搖。未來3年內,上海的國際金融地位將超過新加坡,位居全球第四。

深圳,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民營企業最發達的城市,深圳一共有7家世界500強總部,這個數字與上海持平, 但是深圳的500強總部,幾乎都是民營企業,所以,深圳的強大,和經濟高速增長,其實是一種利益機制的野蠻式發展,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深圳,深圳成立不到40年,但是GDP已經達到上海的75%,以及在未來10-15年時間,深圳GDP將超過上海,成為中國GDP最高的城市。

蔣昊:到2030年,我國至少有15個城市將躋身全球50強

第二梯隊:區域領先型城市

廣州、成都、武漢、杭州、蘇州、重慶、南京、

很多人不太理解的其實是廣州,作為中國一線城市,竟然掉到第二梯隊,怎麼說都無法讓人相信,可是,蔣老師給大家看一組數據:

中國城市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北京第一,深圳第二,上海第三,杭州第四,廣州第五。

中國獨角獸企業估值排名:北京第一,杭州第二,深圳第三、上海第四,廣州第五。

中國高新科技企業數量排名:北京有20297家,深圳10988家,廣州是8700家。

廣州,目前的優勢在於交通樞紐地位,機場的吞吐量位居全國第三,地鐵客流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三,但是這種優勢,正在被成都趕超,預計到2023年,成都軌道交通里程位居全國前三。

杭州,因為電子商務的崛起,新興產業和全國人才的聚集,使得杭州這幾年成為創業者的熱土。

武漢,作為華中地區的龍頭,區位優勢明顯,這幾年經濟開始復甦,已經是全國十大經濟城市。

重慶,四大直轄市,最大的優勢是人口多,地盤大,然後彙集了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電子行業,在新興經濟發展方面也是顯著的。

南京和蘇州作為江蘇省的兩大經濟城市,在全國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蔣昊:到2030年,我國至少有15個城市將躋身全球50強

第三階梯: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和中西部首位度高的城市

鄭州、西安、瀋陽、青島、長沙、寧波

鄭州和西安是國家中心城市,彙集了周邊的資源,發展迅速,未來講發展人口超過1500萬的特大都市。

瀋陽也將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作為支撐東北經濟的支點城市。

青島是我國經濟第三大省,山東省GDP最高的城市,也彙集了許多資源優勢。在國際知名度也是非常不錯的。

長沙是近20年我國內地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2019年全國城市前三季度GDP,長沙GDP增速位居第一,長沙的人才優勢、產業優勢在中西部地區也是非常領先的。

寧波的經濟活力一直不錯,有中國最大的港口,以及中國眾多優秀民營企業。

蔣昊:到2030年,我國至少有15個城市將躋身全球50強

第四階梯:經濟發達城市

合肥、廈門、福州、濟南、無錫、東莞、佛山、石家莊。

合肥:這些年科技發展迅速,中國聲谷、中科大、合肥的交通樞紐優勢在全國也是領先的。

東莞和佛山,傳統的製造業中心城市,經濟影響力大。

石家莊,作為京津冀地區的副中心,石家莊的崛起是必然的。

其次,廈門的發展也不容小覷,國際影響力也是不錯的。無錫發展雖然這些年慢了些,但是畢竟區位優勢和經濟底子好在。

好了,以上就是蔣老師對中國25個城市的分析,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