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漢武帝的母親在入宮前已經結過婚並且生子,為什麼還能入宮侍奉景帝?

歷史哈哈哈鏡


我們知道,古代皇帝在選嬪妃的時候,對嬪妃在“德容工貌”等方面要求,都是很高的。對婦女貞節的要求,是更加嚴格的。可是為什麼,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已經結婚生過孩子,卻還能入宮,而且最後竟然被漢景帝封為皇后呢?

(王娡劇照)

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在入宮前,就已經被她的母親臧兒嫁給了農民金王孫,並生了一個女兒金俗。據《史記》記載,當時臧兒找人給王娡算命,算命先生說,王娡是一個大貴之人,會生下天子。臧兒想,金王孫不過是個農民,女兒跟著他,怎麼可能生下天子。於是強行把女兒要了回來,送進太子宮中,讓她侍奉太子劉啟。

王娡連續給劉啟生下三個女兒後,又懷孕了。這一次,她對劉啟說,有一個太陽進入她的懷裡。後來,王娡果然給劉啟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

我們知道,無論是臧兒找人給女兒算命,算出她會生天子,還是王娡做夢,夢見有個太陽落入自己的懷中,可能都是後來附會上去的。畢竟哪個算命先生都不敢說一個普通的農民老婆會“生天子”,如果真這麼說了,那還不被殺頭嗎?

我們現在不去討論臧兒的做法,究竟是她一定要攀龍附鳳,還是真的有算命先生給她那麼說過。我們來討論另一個問題:王娡都已經嫁為人婦了,而且還生孩子了,為什麼還能被送進宮中呢?

一、漢朝對“貞節”的要求還沒有上升到國家層面。

其實,在人類進入父系社會以來,女子的地位就開始變得低下。男人從權力慾望出發,開始出現了“貞節”觀念。不過,這種觀念也只是存在,是一種提倡,但並不是普遍的要求,更沒有上升到國家層面。

“貞節”觀念上升到國家層面,是到了宋明的時候。尤其是宋明理學發展起來後,形成了一整套束縛女子的教條。而且這種教條,還成為整個國家的道德要求。這樣才有了所謂“守貞”,立“貞節牌坊”這樣一些嚴重戕害女子的東西。

正因為漢朝的時候,這種要求並不是那麼嚴格,因此,就算女子結過婚,成為帝王的嬪妃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劉邦在納娶薄姬的時候,薄姬當時就曾是魏豹的老婆。

(劉啟劇照)

二、選宮女並沒有必須是少女這樣的要求。

要知道,當時王娡其實並不是被納為太子劉啟的妃子,而只是被當做宮女,送入太子的宮中。而作為宮女,卻並沒有一定是少女的要求。

那時候的宮女,有很多構成方式,有一些是從民間選拔的,有一些是戰俘家的女子,還有一些是犯了罪的王公貴族家裡的婦女,被罰入宮中幹勞動。乾的也不都是服侍皇帝、太子這樣的輕鬆活,更多的是洗碗洗衣,打掃清潔衛生這樣的粗笨活。所以,當時很多百姓家庭,其實是並不願意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宮中的。

而臧兒之所以一定要把女兒奪回來,送進宮中,是因為臧兒野心勃勃,不甘沉淪,一定要出人頭地,重現當日的輝煌,所以才做了這樣的事情。

三、王娡有機會接近太子與她是曾經的名門之後有關。

我們現在不知道王娡入宮以後,是如何被安排到太子身邊的。或許是太子親自挑選,或者是宮中總管的安排。

不過,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就是王娡是曾經的名門之後,這一點讓她更容易靠近太子一些。

臧兒是曾經的燕王臧荼的親孫女,也就是說,王娡是臧荼的重孫女。臧荼在漢初的時候,貴為燕王。雖然後來在劉邦剪滅諸侯王的過程中,被除掉了,而且傳到臧兒那一代的時候,早已經家道中落。但畢竟這個家族祖上曾是“王”,這一點,就讓王娡入宮以後,比其他宮女更容易受到關注。被分配到離太子更近一些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娡和劉啟)

四、王娡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上位。

王娡因為獲得了親近太子的機會,而且也很好地抓住了這個機會,終於成功地實現了上位。

王娡之所以成功,首先她和別的宮女相比,她是一個成熟的少婦。這一點,就比別的宮女更能夠吸引太子劉啟。其次,她是帶著目的進宮的。她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接近劉啟,給劉啟生一個“天子”出來。再加上她本身又很漂亮,又善於迎合,因此,很快就俘獲劉啟。

《史記》記載,王娡是劉啟後宮中,最得劉啟寵愛的人。而且劉啟自始至終,從來沒有厭棄過她。由此可見,她有過怎樣的努力。


張生全精彩歷史


漢武帝的母親叫王娡,進宮後被選給太子劉啟為妃,劉啟即位後封王娡為美人,後來王娡為景帝生下平陽公主、南宮公主、隆慮公主及劉彘(漢武帝劉徹原名),劉彘為景帝庶出第九子。

漢武帝的母親在入宮前確實已經嫁人,並育有一女,也就是武帝流落民間的姐姐金榮。武帝后來經多方尋找,金榮得以入宮與母親王娡團聚,並安享榮華富貴。
(王娡劇照)

那麼武帝母親既然嫁人,為什麼還能入宮侍奉景帝呢?想要揭開謎團,還得從王娡的母親說起。

王娡的母親名叫臧兒,本來也有顯赫的家勢。祖父臧荼早年追隨項羽起義,後來歸順劉邦,劉邦稱帝后,臧荼受封燕王。漢初異姓王紛紛起兵造反,臧荼也加入了造反大軍,結果被劉邦率軍平滅,臧荼被殺,殃及子孫,從此家道中落,倖存子孫淪為平民。

臧兒是個不安分的女人,一心想重振家業,無奈平民身份很難改變。但是臧兒並沒有氣餒,一直尋找著改變命運的機會。臧兒先是嫁給平民王仲為妻,並生下了兩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就是王娡和王姁。後來,王仲病逝,臧兒又拖兒帶女改嫁到長陵田氏,又生下兩子,其中之一就是武帝的舅舅田蚡。
(王娡劇照)

古人女子早嫁,王娡不滿十五歲時就嫁給了金王孫為妻,金王孫的名字挺富貴,其實是個窮鬼。眼看家族富貴無望,臧兒又把希望寄託於相士身上,因為古人都很迷信看相算命。沒想到經相士給兩個女兒看相,臧兒獲得一線生機。相士說兩個女兒都有貴相,而且貴不可言。臧兒大喜,於是到金家搶回女兒王娡,逼迫夫妻離婚,金家自然不放手,三番五次到田家找事兒。於是臧兒急忙託關係打點,將姐妹倆送入宮中。這樣一來,金家也不敢糾纏,徹底死心。

王娡貌美賢淑,太子劉啟對其一見鍾情,儘管當時已經有了小薄氏,但劉啟獨寵王娡。王娡的妹妹王姁美色不及王娡,但劉啟也能適當盡到義務,王姁為劉啟生劉越,受封廣西王。劉啟即位後封小薄氏為皇后,其實劉啟並不喜歡祖母大薄氏強加給她的表親小薄氏,因此從沒有臨幸過她,祖母死後,劉啟就廢了薄氏的皇后之位。
(王娡劇照)

王娡頗有心機,懷劉徹時就對景帝說夢到太陽入懷,提前為日後劉徹的太子之位而造勢。由於薄皇后無子,劉啟便立了寵妃慄姬之子劉榮為太子。慄姬心胸狹隘,毫無遠見,而且還拒絕了館陶公主劉嫖為女兒阿嬌的求婚。劉嫖碰了一鼻子灰,很是生氣,於是想辦搞垮慄姬。劉嫖是景帝的姐姐,在景帝面說一不二,為了讓女兒當上皇后,於是又想到了聰明伶俐的劉徹。而富有心機王娡與劉嫖一拍即合,最終設計除掉慄姬,劉徹順利得到太子之位,王娡也榮升為皇后。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漢景帝登基的時候31歲,那是公元前157年,第二年王美人生下了漢武帝劉徹,離公元0年還有150多年,那是一個沒有擺脫質樸價值觀的年代,那時的人沒有現代人這麼糾結。

古人對於女性沒有那麼多要求,初夜權這種觀點出自後世儒生觀點。漢朝時,尤其是文景武昭宣時代,中國的審美和價值觀突出了一個字“樸”,崇尚實用,不喜歡繁文縟節。對於女性的審美其實也夾雜了實用主義訴求,生過孩子的女人更“美”。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古代婦女生產是一件高危的事。不像現在有剖腹產這種手術,古代婦女只能順產,否則大人孩子都會有危險,考古時發掘出很多婦女墓葬,就是因為難產而去世。所以,婦女生過孩子,沒關係,這代表有經驗,基本上可以斷定具備順產技能,這對於需要擴張人口的太子(漢景帝娶王美人的時候還是太子)而言,十分受用。

當然,也並不是說任何一個生過孩子的婦女都能嫁給太子。王美人不是普通人,她母親是臧兒,臧兒的祖父是漢初的諸侯燕王臧荼,這層家世能夠讓臧兒運作王美人進入太子府。況且,王美人肯定很有姿色,要不然不會把漢景帝伺候的服服帖帖。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更新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廁讀大歷史


入宮前就嫁過人還生過孩子,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娡在歷代皇后中可謂是獨樹一幟相當特殊了。王娡如此身世能夠成為皇后,一來是因為漢代主體的風氣本身就沒那麼保守;二來還是因為王娡其本身有能力。王娡最終以再嫁之身入侍宮廷,最終封后,與其自身也有很大的關係。

說到古代開放時期,一般第一印象就是唐朝,不過在此之前幾百年的漢朝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四川成都、樂山等地出土的漢代墓葬之中,甚至發現了刻畫在墓磚上的秘戲圖與野合圖。當時的漢朝人,將這些後世諱莫如深的圖文作為吉祥的圖案,刻畫在了墓室之中。



因為春秋戰國、秦朝暴虐與多年楚漢爭霸的影響,漢朝初期人丁凋零,為了鼓勵人口繁衍,對於喪偶再嫁等不僅不限制,還非常鼓勵。漢代整體風氣開放,看看漢朝幾位后妃的出身就知道——漢文帝生母薄姬曾經是魏王豹的姬妾,漢惠帝皇后張嫣是他的外甥女,後來漢武帝的陳皇后是他的表姐,衛子夫更是歌伎出身,甚至不知其父。

更罕見的是,幾乎所有西漢的皇帝都是既有後宮也有男寵。相比較之下,王娡嫁過人生過孩子壓根兒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王娡這樣的經歷,或許也是遺傳——她的母親臧兒也改過嫁。臧兒是漢初燕王臧荼的後代,與王仲生下了王娡。王娡嫁給金王孫生下了個女兒,卻因為看相的說她有“生育天子”的命,被其母親強行送進了太子府。

有嫁人生子經歷的王娡,在床笫之事上或許更加得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的歡心,劉啟登基後,冊封生育三女一子的王娡為夫人。按照漢朝當時的規制,皇后之下設立“三夫人”,除了賈夫人與王娡,還有一位夫人就是王娡的妹妹王皃姁,而景帝其他妃嬪的記載都是“姬”。



王娡不僅得寵而且是個心裡深沉善於宮斗的女子。作為寵妃她先後位為景帝誕育三女一子,眾所周知竇太后寵愛幼子劉武,而劉武見罪於景帝,王娡從中周旋贏得了竇太后的寵愛。

而更著名的就是王娡與景帝的姐姐竇太主之間的盟約,在慄姬失寵劉榮被廢以後,王娡所生的劉徹順利入儲也少不了她這個母親的助力——王娡生育三個女兒,除了著名的平陽公主,還有隆慮公主,嫁給了竇太主的兒子陳蟜;南宮公主,為景帝遠嫁匈奴和親;從王娡在宮廷中的作為來看,她並不是個單純白蓮花。

景帝易儲之後,王娡作為劉徹的生母其地位必然也需要提升。王娡本就已經是三夫人之首非常受寵,其子為儲,封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實,王娡才是真正完美詮釋“母憑子貴”的人。


澹奕


我來回答,我是瓦窯堡的碳。

王娡作為一個結過婚的人,為什麼能夠入宮侍奉景帝,總體來說原因有三:

  1. 景帝當時還是太子,估計王娡剛進太子宮的時候還是個宮女,所以沒有計較她的二婚身份,宮女嘛,誰會計較那麼多。

  2. 王娡有手腕,從後面和慄姬的爭鬥來看,王娡是個有手段的人,該出手時就出手,絕不拖泥帶水,估計也是她玩了什麼小九九,才能深受還是太子的劉啟喜愛,因此被封為美人。

  3. 王娡功夫厲害,我們都知道漢景帝雖然不算一個荒淫的皇帝,但是後宮嬪妃眾多(長公主劉嫖經常給他送美女),也是處處留情,估計王娡也是功夫了得,因此深得景帝喜歡。

因此景帝繼承大統後,依舊很寵愛王娡,在王娡生下漢武帝劉徹後,封王娡為王夫人。

要知道景帝長子劉榮母親的封號也就是個慄姬而已。(姬沒有夫人帝位高)

後來,景帝更是進一步封劉榮為太子,劉徹為膠東王,王娡為膠東王太后,這更能看出景帝對王娡的喜愛。

這裡面牽扯到一個金屋藏嬌的故事,景帝的姐姐想讓自己的女兒阿嬌做皇后,想讓阿嬌嫁給劉榮做太子妃,但是慄姬討厭長公主經常給景帝介紹美女,也因為劉榮被封為太子,她覺得自己馬上要當皇后了,因此志得意滿拒絕了長公主。

但是她小看了長公主的能量,在王夫人的首肯,劉徹金屋藏嬌的諾言後,長公主大量的在景帝以及竇太后跟前說慄姬的壞話,因此劉榮太子位被廢,慄姬被打入冷宮。

劉徹被立為太子,王夫人榮登皇后寶座。

王夫人能當上皇后,除了有長公主的扶持,她的計謀也是技高一籌。

薄皇后被廢后,景帝遲遲不立皇后,王夫人看準了景帝心思,因此派人上書儘快立慄姬為後,造成景帝大怒,因加速了慄姬的生命倒計時。

所以說,做人還是要低調點好。

感謝您的賞臉,如果不忙,賞個關注再走唄。

瓦窯堡的碳


王娡,漢武帝劉徹之母。從近代後人的歷史研究定位中,王娡被人貼上了“為了榮華富貴而拋夫棄子”的標籤。因為在進宮侍奉景帝劉啟之前,王娡已經嫁人了而且還下崽了的。王娡最初嫁給了一個叫金王孫的人為妻,金王孫名字比較霸氣,人其實不咋滴,經濟狀況也就是個一般還沒有奔向小康。兩人還生了一個女兒叫金俗,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種視金錢為俗物的趕腳。

作為已婚婦女的王娡,到如今也沒啥大的野心,也沒想過要做那出牆牌的”紅杏“,至於後來發生的那一切,也只是隨波逐流順勢而為踩在了歷史進程的浪頭上。此時的她和中國傳統的婦女一樣,在家相夫教子,沒事兒的時候站在街口和隔壁老王的媳婦兒,村口狗蛋兒他媽,說說張家長李家短的雞毛蒜皮。那個時期葵花籽估計還沒有的吧,不然你的話也是一邊嗑瓜子一邊吹牛皮。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

可是王娡的老媽臧兒不是一般人,祖上曾經無比的顯貴,不甘於日漸沒落的家庭。為了內心深處那一絲不甘平庸的執念,沉迷於燒香拜佛,算命卜卦,封建迷信活動搞得比較溜。一天她就去村口那座小廟門口擺地攤的麻衣神相李老三處算了一卦,子孫後代中到那一輩兒才能出將入相,恢復祖上曾是王爵的榮光。李老三蘭花手指輕輕翹,口中咒語娓娓來。說老衲掐指一算你的兩位女兒必將大富大貴。王大娘一想放手搏一搏指不定就會單車變摩托。看著長得還算有幾分姿色的大女兒王娡,內心頓生一計。



於是王大娘就將王娡從金家接回來。梳妝打扮做了一番保養之後,想盡了一切辦法,能走的後門都去敲了一番,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將王娡成功地打入.....額,不對,是成功的將王娡送入了太子宮。此時的雛兒劉啟還是沒能禁得起熟婦的誘惑,墜入了王娡的懷抱,無法自拔。對王娡很是寵愛,公元前156年,劉啟登基為帝的第一年,王夫人就為景帝生下了皇十子劉徹。


姑臧山鷹


王娡:漢景帝的皇后,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的母親叫臧而,是原燕王臧荼的孫女。臧兒嫁王仲為妻,一男二女,別得不表,就表長女王娡,王娡先嫁給金王孫為妻,生一女兒。這個臧兒找人為女兒算卦,結果說她的兩個女兒都是貴人。臧兒覺得只有宮中才能富貴,因此想把女兒送人宮中,就把女兒強行從金家接回來,然後送人宮中。王娡長得算得上美麗動人,在加上生過女兒,胸部丰韻,有女人味劉啟恨寵愛她,封為美人。王娡後來肚子增氣生了三女一男,單表這一男孩可了不得,當他還在太孕的時候,王美人對太子說,她夢見太陽投入她的懷抱,太子說:“這是大貴的徵。”孩子還沒生下來漢文帝就駕崩了,漢景帝劉啟即位後,王美人生下這個男孩,即後來的漢武帝劉徹。漢景帝做太子的時候,祖母薄太后選了一個薄家的女兒做他的妃子。到漢景帝即位,這個妃子被立為薄皇后。但皇后沒有生子,也不受寵愛,薄太后過世,薄皇后就被廢了。漢景帝有一位妃子稱為慄姬,她生下了長子劉榮,起初立為太子。由於漢景帝的幾位夫人都是靠漢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才見到皇帝的,因此慄姬不高興覺得自己的寵愛被瓜分。劉嫖有一個女兒叫阿嬌,劉嫖想把她嫁給劉榮做太子妃。慄姬由於忌恨長公主,所以沒答應。長公主在朝廷裡有很大的勢力,你不同意我女兒嫁給太子,我就有能力費了太子。所以長公主便開始在漢景帝面前說太子母子的壞話。這時候王美人看到了機會,她知道無論是容貌還是出身在後宮都不佔優勢,而且她還和別人生過孩子。所以王美人想要上位只有母憑子貴。王美人的兒子劉徹從小聰明激靈,長公主有一天看見我劉徹,對劉徹打心眼裡喜歡,於是長公主問他:把姐姐啊嬌嫁給你當老婆怎麼樣呀!沒想到年僅幾歲的劉徹竟然:“我一定會用黃金打造一間屋子,把我阿嬌姐姐藏在裡面。”雖然說這是兒童的一句戲言,但是長公主打心眼裡面高興,童言無欺長公主記在心裡。而王美人又非常善於迎合長公主的意思,長公主多次勸太后想皇帝施壓廢太子劉榮立劉徹為太子,那麼王美人也酒成為皇后。從這個歷史事件今人可以知道:

一、在漢朝時期宮女的選拔的條件女子是不是處女關係不大,只要是面貌,身材符合皇家的口味就行。

二、妃子想要上位“母憑子貴”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三、妃子要有智慧,會籠絡人心,趨炎附會。找準靠山。


海納百川233699882



路遙lgy


這要先從王夫人的母親說起,她的母親是個很迷信的人,一江湖算命先生跟她說,你的女兒將會大富大貴,然後她還真就信了,把王夫人打扮一番,送進了漢景帝的宮中。

雖然王夫人已經生過了一個孩子,但也想必風采依舊,很快得到了漢景帝的注意,沒辦法,誰讓人家漂亮呢,或者漢景帝就喜歡這樣的也說不準啊...然後就生了個兒子,這個孩子就是劉徹。

然後宮中長公主和太子母親就不對付,長公主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哪知道被拒絕了...然後長公主懷恨在心,心想你不讓我嫁閨女,我就把太子給廢了,然後開始在漢景帝耳邊吹風,說壞話。

鷸蚌相爭,王夫人看到了機會,她的出身和容貌放在宮中算不得優勢,怎麼才能上位呢,答案就是“母憑子貴”。

當然了,劉徹從小就聰明伶俐,深得長公主喜歡,然後王夫人又十分迎合長公主,這雙管齊下,想不成功都難啊。然後劉徹就成了太子,王夫人成了漢景帝的皇后

上位之路,這些原因缺一不可啊



雪巢雜談


有人問阿桂:漢武帝的母親入宮前已經生過孩子,為什麼還能入宮侍奉,並且還做了漢景帝的皇后呢?

今天阿桂給你說說“老劉家”的事。先捋一捋他們家的輩分:漢高祖劉邦、文帝、景帝、漢武帝劉徹。

阿桂昨天寫到關於劉邦的妃子們,提到:“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姬。這位女子,曾是魏王魏豹的妃子,後來納入劉邦後宮。”對於這件事老劉家是有先例的。但是,劉邦只讓她侍寢了一次,也是一生唯一的一次。

轉過頭,來看看漢武帝的母親入宮前已經生過孩子,為什麼還能入宮侍奉,並且還做了漢景帝的皇后呢?這隻能說明王夫人身懷絕技。

王夫人的母親迷信,把生過王夫人精心打扮了一番,送進了漢景帝的身邊,王夫人雖然生過孩子,但是風韻猶存,因而很快就得到了漢景帝的注意,並且給漢景帝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劉徹。你以為這麼就完了嗎?漢景帝有“一個幼兒園”的兒子,劉徹各方面不佔優勢。為了母憑子貴,王夫人使出了殺手鐧——宮心計。

王夫人成功上位的原因很簡單,王夫人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有時候你成功,是因為對手太放縱自己所致,由於競爭對手太子娘倆驕狠,導致太子被廢;還有就是劉徹從小就聰明,主要是孩子爭氣,跟他爺爺(文帝)一樣。

有些事情,往往都有自身的歷史淵源。

老劉家的事情,總有相似之處。希望阿桂的趣說,你能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