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春秋時三家分晉


1、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鑑》的開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

後來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