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以浙派人物畫知名的方增先先生已經87歲了,然而談及中國畫,第一強調的依然是線條。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人物畫怎麼使它更接近生活,這跟寫生大有關係。解放後,強調藝術為人民服務,繪畫提倡表現生活,很多人開始畫真實存在的人,這時候需要畫素描。素描西方寫實繪畫的基礎,用毛筆是沒辦法畫素描。當時就從白描入手,人物畫有了線的輪廓。特別是臨摹敦煌壁畫回來,(當年文化部,組織中央美院和華東分院十三個老師組成敦煌考察隊,在那裡臨摹三個月)。

  用素描能力,用線勾了準確的造形,中間不能停留在平塗,開始是用水墨表現光線。水墨,一方面要求用筆,表現線的變化,另一方面把人物畫整體撐起來。所以這個水墨人物畫,是線構完了以後用大塊的水墨的形式感,墨的靈動感。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因為人物畫必須造型好。造型必須跟結構有聯繫。僅僅是光影素描還不夠,栔斯恰柯夫素描掌握光的印象,不涉及結構造型。只有瞭解結構,素描才會更可靠。“光影”我只是參照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更突出線,和西方一樣搞法是不行的。光影要跟線條協調。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浙派人物畫”參考的是傳統用筆,它的特點是“用筆用墨”,參照古代“抑揚頓挫”的用筆方法,同書法用筆有點聯繫。那個時候,潘天壽先生經常講:“中國畫沒有用筆就沒有意思了。”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當時我為了提高用筆的高度,專門從浙江跑到上海拜訪王個簃先生。為什麼找王個簃先生呢?他是吳昌碩的外甥,而且他學吳昌碩學得非常認真的。我愛人家在上海,我們當時也在上海安家,每隔幾天到王個簃家裡學畫。他也不是一筆一筆教,而是當場畫一張畫給我看,王個簃先生每次都是非常認真,都是總是從頭畫到全部畫完,然後還怎麼打圖章,都給我看,這是一個很形象的教學,所以我也學得比較快。

  在用筆上,我當時最早學任伯年,任伯年用筆變化很大,也是很好的,但是他的缺點是變化大了以後,厚重不夠,後來我去研究吳昌碩的用筆為什麼厚重,他用筆的都是中鋒,也就書法用筆進繪畫。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至於人物畫,還要加上人物造型,包括人的結構,需要研究人的解剖,框架有了就容易畫好。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中國畫按中國傳統的方法畫,西方的藝術是拿來參照的。中國畫怎麼變都不會離開它根本的東西,但是也可以轉換角度去研究它。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中國畫應該走現代的路,因為全世界往前走,那中國畫也要往前走,往前走就是現代化。不是說我們都要畫成現當代的風格,研究文題要和當今世界的學術研究交流看法。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