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元朝錢幣、銅幣的收藏價值怎麼樣?

踏雪尋梅wsy


元朝強制發行紙幣,也兼用少量的銅錢和白銀。紙幣博物館中有實物,民間有沒有有多少不得而知。銅錢總體上相對於明清要少的多。元朝錢幣的收藏價值還跟很高的。

在元代十一帝之中,除幼主、明帝和寧宗三帝因實際未有執政而可能不曾鑄錢外,其餘八帝都曾多多少少鑄行年號錢。從現有實物資料分析,八帝所鑄年號錢,並非都是正式通貨,其中相當部分屬於供養錢性質。

元代銅錢有:大朝通寶、中統元寶、至元通寶、元貞通寶、元貞元寶、大德通寶、至大通寶、至大元寶、大元通寶、大元國寶、皇慶元寶、延祐元寶、延祐通寶、延祐貞寶、至治元寶、至治通寶、大元至治、泰定元寶、泰定通寶、泰定元年、至和元寶(與北宋至和元寶區分開)、天曆元寶、至順元寶、至順通寶、至順壬申、元統元寶、至元元寶、至元通寶、至正通寶、至正之寶、交鈔半分。以上所列有一部分僅為供養錢,非流通貨幣。

就目前市場上所見,元代銅錢真品很少,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寓樂於藏


你好,元朝存在九十多年,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和西亞、地中海貿易最順暢的朝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大一統王朝,目前所見的錢幣卻是極少,這在歷代鑄幣中是十分反常的。要知道一個苟延殘喘,僅靠海上貿易經濟孱弱的南宋,目前存世或出土的錢幣都比元代多得多。

要說遼金西夏的錢幣鑄造量極少,那是託兩宋歲幣的福,整個宋代,大量銅錢流入北方,使得遼金西夏根本就不用自己鑄造大量流通貨幣。而元代鑄幣這麼少就讓人有點想不明白了,這一點讓後世的學者議論紛紛,說法不一。



個人認為,這跟成吉思汗的子孫們貪圖享樂、不善於守成有關。整個元朝,紙幣的發行量十分驚人,靠著元朝龐大的經濟體量支撐,元朝紙幣甚至都流傳到了阿拉伯和歐洲,相當於現在的美元一樣的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大肆發行紙幣的行為,成為元朝的覆滅的主因。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全國使用統一的貨幣,元朝建立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有史以來第一個完整的紙幣流通制度,元朝的王公貴族們靠這種沒有儲備銅錢作為後盾的紙幣大肆搜刮世界財富,以滿足他們沒有底線的慾望,這種行為嚴重透支了這個當時的世界霸主的金融信譽。由於無節制的發行紙幣,到了元代中期就開始出現通貨膨脹,到了晚期更是讓百姓無法生存,於是這個貌似十分強大的元朝就摧枯拉朽一般滅亡。

所以,當時大量發行的紙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基本不存,如今留下來的元代貨幣基本上只剩下鑄造不多的銅錢。元朝的銅錢目前能見到最多的就是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鑄造的巴思巴文大元通寶折十型青銅錢,而其他正式鑄造的行用錢以及廟宇供養錢十分稀少。


元代共十一帝,鑄造錢幣樣式也不算少,其中有不少時期都沒有鑄造銅錢。主要品種有元世祖鑄中統元寶、至元通寶,元成宗鑄元貞通寶(元寶)、大德通寶,元武宗至大通寶(元寶)、大元通寶、大元國寶,元仁宗鑄皇慶元寶、延佑元寶(通寶),元英宗鑄至治元寶(通寶),元泰定帝鑄泰定通寶(元寶)、至和元寶,元文帝鑄至順元寶(通寶),元順帝鑄元統元寶、至元通寶(元寶)、穆清銅寶(供養錢)、百貼之寶(供養錢)、至正通寶、至正之寶。



總體來說,元代銅錢都在七級幣以上,價格最低都在八九百以上,其中很多上萬的稀有品種,也不乏珍品,收藏價值極大。不過,目前市場上很難見到元代銅錢真品,基本上都是仿品,大家購買時要注意辨別。


風雲說收藏


銅幣收藏價值最大,原因很簡單,現在的銅幣不值錢,製假成本高,利潤微薄,所以只要認真研究,還是可以淘到真品的。圖為本人近二十年淘的,還是有部份稀缺品種,建議儘快著手。




五印靈光


戰國文信幣現在值多少錢?



老周119226296


這個怎樣?




潘越華84430023


不一定,要看什麼錢幣,物稀為貴。任何錢幣要想出手並賣出好價錢。要找PCGS認證。要找大拍賣公司公司,騙子公司可不能喲。PCGS認證在各省市都有代理商。現在假的錢幣太多。只有認證了,買家才放心!懂了吧!


魏在森


元代是我國一個持續時間較短的朝代,僅僅不足百年,但是在這期間發行了十多種貨幣,因其時間短,樣數多所以造成了其銅錢價格居高不下,其中最便宜的至大通寶價格也在百元左右。同理因其鑄造時間短,流通種類多,造成市場上沒有存世量,因此沒有大資金炒作,所以市場價嚴重低於其自身價格。相信總有一天各種藏家會發現它的價值,那時元錢會有自己的春天。


老八128


看是哪一種,如果是元建國式樣幣支鈔半分收藏價值非常的高,不過這樣的銅元式樣銅元普通人根本碰不到


趙靈兒穿越時空


這是每個人的愛好問題,假如是真品的話而且品相還算可以,我個人覺得有收藏價值,假如品相一般我覺得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