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梁皇寶懺》十卷十五門都講了些啥?

《梁皇寶懺》十卷十五門都講了些啥?

《梁皇寶懺》被譽為“懺王”,規模宏大,共有十卷,分為十五門。那《梁皇寶懺》十卷十五門都講了些啥?

第一、二卷有六門

1、皈依三寶

說明皈依三寶的意義、原因及具體方法,勸化眾生髮心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

2、斷疑

因為一切眾生未能離開疑惑,所以對於佛法生起許多障礙,因此必須斷疑,方能對佛法產生信願,進而發心求無上菩提;

3、懺悔

若要發菩提心,首先要懺除往昔所造之惡業,使自己具有清淨之心,然後才能發起勇猛心,趨向菩提;

4、發菩提心

菩提心既是佛心,一旦菩提心生起,其功德智慧不可估量,本門還詳細論述了發菩提心的具體方法;

5、如何發願

世出世間的一切成就,若無願心便難以獲得。為了成就一切功德,發願者於佛前以至誠懇切之心發大願,願現世所求皆辦,來世遠離八難三途。

第三至六卷共有四門

1、顯果報

列舉經典中因果報應的例子,說明罪惡的過患,並在此門中特別列舉了《雜藏經》的十二個故事和《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的十六個故事,來說明因果報應的真實不虛;

2、出地獄

此門詳細講述了地獄的各種苦況,並分門別類地介紹了造作不同惡業所受的不同地獄果報,使未作惡者對地獄生起恐懼之心。

3、解冤釋結

指出眾生因貪、瞋、痴三毒而引起的彼此怨恨,其中最主要的是由貪心而引起。其對象是親緣眷屬,特別指出父母師長及身、口、意三業的因緣。因怨懟入苦趣,願以佛力、法力、聖賢力令此眾生,畢竟不復入於惡趣,最終不再噁心相向和楚毒相加。

4、發願

願永離六道之痛苦,最終成就諸佛之功德。六道輪迴,苦不可言,只有發願心之人,才會精進向上,進修佛道,超脫六道輪迴,圓滿菩提佛果,示現人間,廣度苦海眾生。

第七卷至第十卷共有五門

1、自慶

共舉十五種值得慶幸的事情;闡明三寶功德,勸請大眾報恩供養三寶;同時,因大眾降臨道場,所以懺主禮謝大眾;最後總髮大願,願六道眾生成就智慧功德及身、口、意三業功德;

2、為六道禮佛

為天道、諸仙、梵王、阿修羅道一切善神、龍王、魔王禮佛,願這些眾生能夠護持三寶;為人道禮佛分為七類:國王、諸王、父母、過去父母師長、十方比丘比丘尼、十方過去比丘比丘尼;為三惡道禮佛分為八類:阿鼻地獄、灰河鐵丸地獄、飲銅炭坑地獄、刀兵銅斧地獄、火城刀山地獄等,惡鬼道、畜生道,併為六道發願。

3、迴向

說明迴向的意義及方法。

4、發願

主要是信六根而發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另外又加上口願及具足無量諸行法門願。

5、囑累

囑咐菩薩依本誓願力,不捨眾生,流通此懺法。


喜歡記得關注我,感恩各位!


特別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