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做人:守本分,知深淺


做人:守本分,知深淺


生活裡的傷痛憂傷、是非瓜葛,都經不起歲月的流逝。

多少妄念,妄添了諸多隔閡,多少固執,妄增了諸多悲喜。

經歷過後,卻是發現,不被物質羈絆,享受安寧平和的生活,才是人世走一遭的可貴。在這一呼一吸之間,深深悟到,人活得就是是一種態度。

做人,要守本分,知深淺。

曾國藩有言:“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情願人佔吾便宜,斷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自己能解決的事情,儘量不要去麻煩他人。

與其迷信熟人好辦事,不如努力做到獨當一面。

人情是開路利器,也是作繭自縛,好的關係,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有來有往,關係才能穩固。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也沒有理所當然的付出。

無論在朋友面前,還是親人面前,都要保持適當的分寸,懂得基本的深淺!

去菜場買菜的時候,沒必要為了幾毛錢去跟小攤小販討價還價。

《鬼谷子》有言:“不與小人爭利”。

小人的利,是蠅頭微利,是在風雨裡受凍,在泥地裡打滾掙來的。

佔這種小便宜,對於你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對於他們來講,卻有可能是一家的溫飽。

不佔窮苦弱者的便宜,即開闊了心胸,也提升了自己的格局,掌握捨得之間的分寸,拿捏住輸贏之間的深淺,才能廣結善緣,廣植善根。

每一種看似不需要付出的收穫,到頭來都要花費更昂貴的代價去償還。

相信天上會掉餡餅的,最後都掉進了陷阱裡。

《菜根譚》說:“不求非分之福,不貪無故之獲。”

不貪求自己不應得的福氣,不妄想著不勞而獲,不是自己應得的東西,不要強求。

守好心念間的分寸,把握輸贏間的深淺,才能一世平安,安享幸福。

老話說:吃飯七分飽,胃口好到老。

飲食要節制,不可貪口福之慾,暴飲暴食對身體健康無任何好處,不僅會加重脾胃負擔,甚至還有可能影響睡眠。

人這一輩子,吃的飯都是有數的,老年時所生的疾病,大多都是年輕力壯時,不知節制而留下的病根。

日常飲食有分寸,三餐搭配有深淺,才能讓身體機能平衡,健健康康活到老!

世間大多數煩惱,都是因為沒事做而想太多。

《菜根譚》說:“人生太閒,則別唸竊生。”人一清閒,亂七八糟的念頭也就跟著來了。

躲在家裡總是賴散,時間長了大腦變得遲鈍,筋骨變得懶散,而心裡卻是胡思亂想,精神懈怠敏感。

男同胞們應該有感覺,女人越閒小情緒越多。

閒忙有分寸,靜動有深淺,學會給自己找點事做,讓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精神才會充實,心靈才會陽光。

古人語: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

子女孝順、兒孫繞膝,是為人父母最大的福氣。

但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相處,也要保持一定分寸,父母對待子女嚴厲和寵溺之間,也要掌握好一定的深淺。

不要整天想著,兒子是不是對自己照顧不周,媳婦兒有沒有惹自己生氣。

更不要覺得把兒孫撫養長大,兒孫就應該回報自己。

人人各有各的機緣,不要盯著子女硬性要求子女該如何做。不如,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這樣更能與子女和諧相處。

人這一生,往往是懂得許多道理,卻是大多做著違背道理的事情,與其等經歷後才明悟,不如提前守本分,知深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