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近日張柏芝為小兒子Marcus慶生,在她曬出的照片中,有一名曾和張柏芝傳出緋聞的外國籍男子闖入鏡頭。隨後,該男子也大方曬出了合照。網友們紛紛猜測,這位外國籍男子應該便是張柏芝的新男友。

而此前,在張柏芝刪除的一個視頻中,Marcus奶聲奶氣地喊了一聲爸爸,疑似該男子和張柏芝已經同居。

提起張柏芝,不得不提起她的顏。年輕時候的張柏芝,美得驚為天人。張柏芝的父親混跡黑道,母親三婚,她在13、14歲的年紀就開始外出打工養活自己。支離破碎的原生家庭,讓張柏芝從小就缺乏安全感。所以她總是拼命賺錢,來彌補這部分缺失。越是在年少時期得不到滿足感情的人,越是會在後來的感情生活中,因缺愛而變得多疑。可以說,即便沒有後來她和陳冠希在飛機上聊天拍合照的事件發生,她和謝霆鋒的感情,也終究會分道揚鑣。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謝霆鋒後來應該也是真的愛張柏芝,想要一心一意對她好,但是面對張柏芝的“控制慾”,他也經常倍感無奈。

那時候的張柏芝常常會在半夜醒來,一旦發現謝霆鋒不在身邊,就會哭著到處找他、打電話給他。謝霆鋒拍戲,女主是大s,沒安全感的張柏芝打電話給劇組,要求把女主換掉,因為大s太漂亮。

後來劇組找來了桂綸鎂,張柏芝又要求不能有親熱戲,“床戲”也在她的要求下被刪光。

她總是干預對方的工作,也會經常給謝霆鋒打電話,說我很愛你,很想你。

哪怕後來挺著8個月大的肚子,也要跑劇組去看謝霆鋒,這讓謝霆鋒一度很無奈。

你看,缺愛的人就是如此,一旦拽著一根稻草,就像溺水的人拼命拉扯,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也讓對方疲憊不堪。

謝霆鋒面對張柏芝這份炙熱到近乎偏執的愛,是完全沒有準備的。就算沒有當初的豔照門事件,他們的矛盾也終究會暴露出來。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依戀,情感關係的關鍵

有很多家庭的夫妻關係非常美滿,但是其在小時候也會受到很多心靈的創傷。但是對於張柏芝來講,作為一個享受著老天爺賞飯吃的演員,時至今日她出演的那些角色,依舊是多少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但上帝為她打開窗的同時,卻把她的婚姻的那扇門給關上了。給了她傾城的美貌和渾然天成的演戲天分,卻沒有給她一個幸福的家,以及一段順遂的感情。探究她童年的生活,以及成人後的表現,我們可以用著名的“依戀理論”解釋這一原因。

依戀,通俗來講就是與最親密人之間所產生的關係,包括與父母、戀人。不同的人屬於不同的依戀類型,不同的依戀類型決定其與戀人相處時的方式、狀態。

心理學研究認為,每個人都有依附於那些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的他人的需要,這種需要在幼兒時期尤其明顯,嬰兒和養育者之間的情感依附就被稱作依戀。因此,對象關係學派的理論家鮑爾比將嬰兒和養育者之間的情感依附就稱作依戀,依戀關係的好壞會影響兒童成人以後的生活,對心理發展影響很大。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人們又發現成人個體之間也會存在“強烈、持久的情感聯繫。依戀雙方會經常相互影響,並希望維持這種親密的關係。”由此開始了成人依戀的研究。


首先,我們來設想3個場景:

你給你的愛人發送了一條信息,但是ta好幾個小時沒有回覆你。這已經超出了你們正常溝通的頻率。你會有怎樣的感覺,會想些什麼?

當ta過了好幾個小時之後告訴你,剛才在加班,你又會怎樣回覆ta?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此時此刻大家的心中可能都勾勒出了自己的對話方式,那麼你可以看看是不是符合以下幾種:

第一種,ta不回覆你,你會感到不適應,但你很信任對方,所以對方回來解釋之後,相信對方真的加班而不是搪塞你,而且你們的親密並不會受到影響。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第二種,ta不回覆你會擔心焦慮,越來越焦躁不安。對方回覆你之後,你內心很高興,但是卻又生氣和懷疑他搪塞你,然後忍不住想要和ta吵,但很怕對方真不理你。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第三種,你總是擔心被拋棄,總不能信任對方,所以也總和對方保持距離。對方回覆你加班,你還是不能信任ta的話。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第四種,你覺得無所謂,本身就不想和對方很親密,所以對方不回覆你也不覺得怎樣。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其實,這四種類型對應的是成人親密關係的四種依戀類型。

根據迴避親密(avoidance of intimacy,主要體現在會影響人們接納相互依賴的親密關係的難度和信任程度)和焦慮被棄(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主要體現在是否會害怕他人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而遠離自己)兩個維度的高低組合劃分了四種依戀類型。

剛才提到的四種分別對應低焦慮低迴避的安全型,高焦慮低迴避的迷戀型,高焦慮高迴避的恐懼型,和低焦慮高迴避的冷漠型。不僅僅是婚戀關係,人和其他人的親密關係也可以被歸為這四個維度。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到 20世紀 80年代中後期為止,依戀理論的研究大多侷限在兒童研究領域,直到 1987年,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家們的加入,才使得依戀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階段,典型的標誌是 Hazan和 Shaver發表了一篇題為《浪漫的愛可以看成是依戀過程》的論文。他們認為 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種依戀類型同樣也能應用到成人的戀愛過程中。

如安全型的描述以信任對方,喜歡保持親近為特徵,而回避型的描述是缺乏信任,喜歡跟對方保持情感上的距離,焦慮型的依戀類型的典型特徵是對戀人的情感效用性缺乏信息,有一種強烈的、而又不太滿意的與對方親近願望。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依戀理論表達的三個特徵。

成人依戀類型

研究認為,兒童期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依戀特徵,成年以後仍然會顯露出來,所以成年人也應該具有和兒童一樣的依戀類型分類。

  • A-迴避型:與別人親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發現自己很難完全相信和依靠他們。當別人與我太親密時我會緊張,如果別人想讓我更加親密一點,我會感到不自在。在人群中約佔20%
  • B-安全型:我發現與別人親密並不難,並能安心地依賴於別人和讓別人依賴我。我不擔心被別人拋棄,也不擔心別人與我關係太親密。在人群中約佔60%
  • C-焦慮—矛盾型:我發現別人不樂意像我希望的那樣與我親密。我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並不真愛我或不想與我在一起。我想與伴侶關係非常親密,而這有時會嚇跑別人。在人群中約佔20%

這三種類型的成人比例與嬰兒的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一矛盾型的比例分配非常匹配。這個研究也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論的觀點:從成人的行為中能找到他童年經歷的痕跡。

那麼,當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匹配類型,我們需要如何處理呢?


首先,不管是你自己還是他人,你們需要明確瞭解自己是屬於哪種依戀類型。

瞭解到了自己及對方的依戀類型後,掌握好該依賴類型的特徵後,有利於你們下次在遇到事情時讓你更好的去判別什麼是原生情緒、什麼是次生情緒,更準確的去了解自己或對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控制。

其次,你們需要通過依戀類型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

在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中,任何心理方面問題的產生都跟童年有著極其重要的關係,而對於不瞭解這一觀點的人來說,很難將此二者聯繫起來。

如果你本身或ta屬於不安全依戀類型,那你不妨嘗試著找個時間一起跟男朋友來探討探討那些自己深埋在內心、苦楚的童年生活,那些曾經讓你至今記憶猶新的遭遇,你們來進行一次深入的溝通。從精神分析學派來講,這些童年的經歷才是整個人性格及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向戀人講述這些經歷,能夠有助於減輕內心對於這件事情的壓力,從而達到一種緩解的作用。再者,伴侶間偶爾做這樣深層次的交流,有助於增加彼此的信任和感情。

第三,知道依戀類型的特點,瞭解來童年時期跟這相關的影響事件後,接下來就該是直面不安全依戀型特徵的時候了。

對於焦慮型依戀人來說,他們的焦慮來自於被拋棄,繼而把這種焦慮投射到兩個人關係上來,覺得兩個人沒有共同語言,對方不再愛自己,於是自己再次陷入無盡的悲傷。焦慮型的人愛就像藤蔓一樣,緊緊纏繞著對方,炙熱濃烈,讓人不得喘息。迴避型最初會被這種激情和依賴所吸引,但是,時間長了,就會感到疲憊。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自己本身要進行一些反思,反思自己現在是什麼情況,為什麼會出現悲傷,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又是什麼。當你的伴侶又出現這張因小事情而發飆的情況,你不要被他的次生情緒所誤導,冷靜下去分析對方發飆背後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情沒有得到滿足,而後再引導對方從這種悲傷的情緒走出來。


謝霆鋒給不了你的,他都能給你?如何讓我們的戀愛經營的更好


而對於迴避型依戀的男朋友,其重點工作應該放在如何為期提供一個令其覺得安全的戀愛關係,逐漸打消他內心的疑慮,一步一步幫助他建立起與你的親密關係。多表達愛,對錶達欣賞,多表達需要。

當你瞭解到了這些常見伴侶吵架的方式及其背後的心理原因,那你也就能更好的去理解、去把控你現在跟對方所遭遇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