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阿里雲和華為雲誰技術好?

網絡達人01


題主問的是技術,那我們就從技術方面來看,可能涉及到一些專業性的術語。

不知道有沒有了解“HPC計算”的?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高效的高性能計算 (HPC) ,能夠幫助用戶快速構建處理能力出色的計算平臺,解放計算給服務帶來的壓力。

不過HPC計算方案不論是從設計、還是部署以及到管理等各個層面,都有很高的難度。因此,這就決定了,企業在進行HPC計算部時署,要選擇在這樣方面具備成熟經驗和技術的廠商合作,才更為可靠。

下面,我就對比下阿里雲和華為各自的HPC計算方案。阿里雲打造的E—HPC方案,提供自動伸縮+搶佔式實例+斷點續算低成本計算方案,這一方案對於成本相對敏感的客戶來講非常適用,可以說是將高性能計算服務提供給了絕大部分HPC用戶。

而華為在HPC領域也在提供斷電續算功能,通過LAMMPS, GROMACS等應用,對斷點續算給予集成支持。以LAMMPS為例,來看看在HPC進行斷點續算的安裝過程中,二者的技術對比吧。這一對比,就發現了兩個疑點。

Lammps輸入算例文件

阿里雲E-HPC

華為

大家即便看不懂也沒關係,但是至少能夠看出是截圖內容是一模一樣的吧。也就是說不論是dump的文件名,還是checkpoint步長阿里雲和華為的都是一樣的,這就比較尷尬了。

對比雙方計算方案的發佈時間可以看出,阿里雲E—HPC斷電續算方案是2018年7月9日發佈的,而華為斷電續算方案則是2019年2月15日更新的,孰先孰後一目瞭然。

pbs腳本

阿里雲E-HPC

華為

懂行的朋友應該能夠看出雙方的腳本邏輯也是一樣的,即便外行的人也可以參考echo的語句,簡直是一模一樣。而阿里雲計算方案又在華為之前發佈,所以這兩個可疑點也證明了雙方技術的差距。

不知道大家看法是什麼樣的,歡迎一起來討論。


環球前沿


以前用阿里雲,現在換成華為雲了,

我們是12年開始做電商,初期全部用的阿里雲,從域名到虛擬機一步到位,非常方便。畢竟做電商的,網頁裡鋪天蓋地的收到阿里雲各種廣告推薦,想想也就沒別的選擇,上了。

但是隨著我們數據量的增加,阿里雲的主機遇到了瓶頸,沒有辦法支撐數據倉庫的應用。我們想嘗試增加主機購買,但是價格評估下來,跟把數據搬到線下自建數據庫相比相差無幾,而且運維的負擔卻增加了不少。最後定的方向,還是想選擇一家技術強,服務也靠譜的公有云方案,繼續走公有云的路線。

這期間,我們託專業的朋友問過,在行業論壇也求助過,大部分給的方案還都是在騰訊雲、UCloud、青雲這些廠商中選擇。也有人給推薦國內一些私有云的,調查了以一番發現國內私有云廠商裡面,老大是華為雲,而且,華為雲還是私有云和公有云都做,所以也就順便接觸了華為的公有云。我們根據自己的業務實際,跑了一次業務加載測試(也算是POC),效果還不錯。最重要的是,華為這邊服務過的大客戶比較多,很早就在雲計算領域參與各種開源社區,特別是在容器化、K8S這種雲原生領域的技術和產品都比較成熟,不需要改變現有的業務架構就可以適配,遷移起來沒什麼阻力,很方便。現在想想,我們的技術負責人也是比較有長遠眼光,在架構選型上給我們後來的雲平臺遷移降低了不少難度。

現在,因為業務在華為雲上跑的確實效果不錯,性價比很高,服務也是企業級的(當時也是覺得一些互聯網出身的廠商,做客戶服務上,以前專門服務企業級用戶的廠商還是有差距)。領導已經考慮全部數據遷移到華為雲上了。其實以前也覺得華為作為一個賣盒子的公司,肯定做不好雲,但瞭解下來,華為其實是軟硬一體,都很強。真用下來,還是相當不錯。


瞭解了華為雲的消息之後總體感覺,無論是做阿里雲的阿里,還是做騰訊雲的騰訊,本質上它們的主營業務仍是偏C端的電商、社交、遊戲這些,公有云更像他們自身技術的外溢,是內部有了一些技術能力之後,看到一些客戶廣泛但比較初級的需求,就去做一些結合,拿它進行變現,利益驅動的成分比較大。因此,我們往往看到阿里雲和騰訊雲雖然提供的服務很多,但其實都是偏科生,很多服務並不好用,或者銷售和售前都不願意讓客戶採用。因為他們只願意做自身技術體系習慣和擅長的那部分。如果客戶的業務比較複雜,需求很多且很獨特,阿里雲和騰訊雲往往實現起來就很困難,並且定製化研發的動力不是很足,容易出現半吊子工程現象。


而對於華為,因為之前都是服務大客戶居多,雲計算是客戶自身業務變革的強烈需求,所以發展雲計算技術來服務客戶,對華為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業務,是主業。


華為的核心業務是ICT基礎設施,其雲計算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實力的高低,某種意義上是能夠決定其核心競爭力高低的。對華為來說,從通信技術、AI、移動式猴急、計算機基礎軟硬件再到公有云,甚至包括最近炒的很火的“華為造汽車”,華為的雲計算能力其實是整個企業幾乎所有產品線的研發、運營和高速成長的基礎支撐。這種能同時服務於自身高度複雜的業務,同時還能服務大量業務差異巨大、複雜程度翻倍的企業級客戶的能力,讓用戶通過華為雲來強化和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信心很足。


另外,華為是一家極其注重自身價值觀,並且有選擇的企業。不論怎麼折騰,都只專注於 ICT,並且一再重申其“不碰數據”的初心,避免了與合作伙伴發生戰略衝突,這也是其他互聯網廠商所不具備的優勢。


沒有數據,互聯網廠商的盈利能力估計要折損一大半,對於那些上市公司來說,這是沒法接受的。但華為不靠這些數據,單憑強悍的軟硬件研發能力,照樣盈利多多。而且華為不上市,這些承諾都能做得到,不會有外部投資者的壓力。從這個角度講,對於我們這些華為雲客戶,安全感加分!


極速Geek王


當然是阿里雲了,在雲計算領域,國內的企業目前沒有一家企業能跟阿里雲相提並論,因為不在一個級別。就好像在全球來說,雲計算分為亞馬遜AWS、以及其他,而在國內雲計算就分為阿里雲、以及其他。

一個例子證明,在今年世界盃直播期間,華為雲擊敗了騰訊雲、阿里雲,成為移動咪咕視頻的雲服務提供商,當然最終大家也知道了,第一天晚上咪咕的用戶就看了一晚上馬賽克,據說移動董事長還發火了。而且720P都沒能搞定,要知道優酷的用戶可比咪咕視頻多得多,雖然也被罵慘了,但是總不至於看馬賽克,本來移動想省錢,最終卻被坑華為坑慘了,價格低,可能是華為雲相對於阿里雲唯一的優勢了。

阿里雲具有先發優勢

雲計算方面,毫無疑問,阿里巴巴是具有很大先天優勢的,2006年亞馬遜AWS成立,阿里就已經洞悉到了雲計算的潛力,於是在2009年的時候,阿里巴巴就成立了阿里雲團隊,在王堅博士的帶領下開始做雲計算。

可以說在大家都還不知道雲計算是什麼的時候,阿里雲就已經開始了,而且也很早的開始了商業應用,而華為雲要晚了幾年。

阿里雲具有客戶優勢

華為雲的客戶基本上都集中在黨政市場,而阿里雲的用戶以企業用戶比較多。

這有什麼差別,大家都是知道在用戶體量以及數據體量上,黨政市場跟企業級市場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不管是用戶體量,還是業務複雜程度,還是場景的多樣性上,黨政市場跟企業級市場都有很大差距。並且阿里巴巴的很多客戶都是做C端用戶的企業,這一點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阿里雲具有先天優勢

阿里雲具有很強的先天優勢,這一點華為不可能複製一個這樣的優勢,如果說其他的劣勢華為雲還可以慢慢尋求補足,但是這個先天優勢是華為很難補足的。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是一個天然的教練場,其技術難度堪比12306,這個是華為不可能複製的一個業務場景,要知道雙十一阿里的技術峰值是49.1萬筆/秒,可以說阿里雲的實戰經驗,再經過這麼多年的雙十一打磨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準,華為雲不可能有這樣的實踐機會,如果試驗田,就很難獲得真正的演練、進化。

在核心技術領域,阿里雲的飛天系統已經進化到了2.0,而且是全部自研的,並且經過了實戰檢驗的,華為雲的自研實力能有多少,還不好說。

因此,總體來說,在底層技術方面,華為雲基礎不如阿里雲深厚,在應用方面,華為雲沒有阿里雲實戰經驗豐富,而且還不可能獲得天貓雙十一這樣技術珠穆朗瑪峰的考試,很顯然就不可能達到阿里雲的高度。


EmacserVimer


看了很多回答,自覺有不足的地方,所以作為業界人士,來回答一發。

瞭解阿里雲就會知道,對於開源雲計算OpenStack,阿里雲一直diss的hin,認為它已經沒落。但實際上,莫名喜感的是,我們國內幾乎所有的銀行用於運行核心業務的雲計算平臺採用的都是OpenStack。

為什麼?是大家都蠢嗎?當然不是。原因還是OpenStack的優勢相關:一方面,OpenStack是開源項目,所有代碼都是公開的,可以很輕鬆的進行代碼審查,去除一切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有大量的中國企業在OpenStack項目中貢獻核心代碼,對整個項目的主導權很大,採用基於OpenStack的雲計算產品,能夠確保自主可控——這對於我們國家的信息和金融安全至關重要。放眼全球,不僅連銀行核心業務這種所有業務中對於安全性、穩定性要求最高的部分都能穩定的跑在OpenStack上,就連AT&T、T-Mobile等頂級運營商在自己的核心繫統中採用OpenStack,OpenStack所展示的技術能力和成熟度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問題來了,阿里云為什麼要這麼反對OpenStack呢?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阿里雲自己的飛天架構設計存在不足,難進行私有化部署,因此無法擠進要求最高、監管最嚴的銀行等金融業務領域的私有云市場,於是只能在公關和輿論上diss OpenStack;另一方面,除了阿里雲自己,它所有的競爭對手或多或少都與OpenStack在技術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者乾脆就是OpenStack陣營的頂級貢獻者。

之前一些研發的兄弟們講,阿里喜歡什麼東西都要自己搞一套,偏好“重複造輪子”。阿里雲的飛天雖然起步早,在架構設計上其實很笨重,早期一個飛天系統的部署,光控制節點至少需要50個。而國內的一些小創業公司做的基於OpenStack的超融合產品,最小3個節點,就包含了計算、存儲、網絡和控制的全部功能。阿里雲的這個架構,管理太厚重,是很多客戶無法接受的。

阿里雲也知道自己在架構上的劣勢,因此也曾經嘗試過一些解決方案。坊間傳聞,因為阿里的技術棧是Java,因此曾經組織過團隊用Java重寫OpenStack(OpenStack是用Python寫的)。可惜後來估計效果不好,也就沒有了下文。

換到OpenStack陣營這邊,其實,OpenStack一直是和AWS、Google、Azure並肩的雲計算主流技術。按照OpenStack基金會2018年的調查顯示,超過50%的OpenStack用戶是僱員10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調研企業樣本量為441)。

而華為和騰訊這樣的頂級企業都是OpenStack基金會的白金會員,對於整個OpenStack項目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決策權。

(OpenStack基金會官網上的會員列表)

這其中,華為雲的私有云產品就是採用OpenStack進行開發,是世界排名第一的OpenStack私有云廠商(大家可以去看看OpenStack基金會的年度報告,華為已經不是第一次成為世界第一了);而它的公有云,本身和私有云具有相同的技術棧,不僅安全性上一脈相承,而且能夠無縫的提供從公有云到混合雲再到私有云的全棧產品,可以覆蓋客戶的全部需求,代表著雲計算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同時,華為雲還和世界上多家頂級電信公司合營公有云,能夠提供遍佈全球的上門服務體系,是國內幾家公有云企業中唯一一個具備國際化能力和積澱的企業,能夠和國際巨頭比肩。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也加入了OpenStack基金會,一起和OpenStack社區推動雲原生的容器化和Kubernetes。

現在,OpenStack也將自己定位為最好的K8S部署平臺。根據OpenStack基金會2018年的年度報告,OpenStack平臺上運行最多的容器編排工具就是開源自Google的Kubernetes。

(2018 OpenStack基金會年度報告)

從這麼多數據和事實來看,OpenStack陣營絕非阿里雲所宣傳的那麼不堪。相反,除了AWS、Google和微軟這樣的公有云巨頭之外,它才是最強大的雲計算項目,不論私有云還是公有云。

開發者界有句名言:

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code。

算了,讓我們忘掉這些口水仗,還是選擇服務過全球各個大企業、並且真正經歷過技術穩定性考驗的雲計算服務商吧。


老孔


個人認為,談兩個雲的技術高下必須要看他們的自主研發水平。

其實,阿里雲和華為雲是兩個不同的陣營,區別在於自主研發還是用OpenStack 搭建。OpenStack是2010年發佈的一個開源的雲計算管理平臺項目,現在已經逐漸衰落,NASA、Rackspace、惠普、思科等全球知名企業都逐漸放棄了OpenStack。

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依靠自身技術,沒有依靠OpenStack 搭建的雲計算平臺。阿里雲底層用的是內部代號叫做“飛天”的操作系統,這套系統是阿里自主研發的分佈式雲操作系統,計算、存儲、數據庫、網絡等模塊是它的核心。

由於是自主研發,所以飛天對大多數生態軟件和硬件都比較友好,CLoudfudry、Docker、Hadoop等都兼容。

以華為云為代表的傳統IT廠家依靠OpenStack 搭建的雲計算平臺。依靠OpenStack搭建可以很快地投入市場,比自主研發要省事得多。但是具體使用起來,OpenStack的種種弊端估計也挺讓人頭痛。

因為OpenStack是基於私有云的,本身就不是為大規模業務服務的。再加上有經歷過大規模的實戰檢驗,版本分支繁多且相互不兼容,跨廠商無法遷移升級等等弊端,OpenStack的基因根本就不適合雲計算領域。

這麼一看,高下立見,阿里雲在自主研發上顯然勝出一籌。


科技新聞播報館



最近想把公司的部分應用遷移到公有云上,由於之前已將應用做了容器化改造,加上自己搭建容器平臺也比較費勁,因此想找家能直接提供容器服務的公有云廠商。簡單看了下,主流的公有云廠商阿里雲、騰訊雲以及華為雲都提供了容器服務,而且宣稱的功能都很強大。為了解真實情況,對3家的容器服務做了一番對比,具體如下:

首先是容器全棧服務能力,這是選擇容器雲平臺的關鍵之一。這方面華為雲做的最好,提供的服務非常全面,可以說是真正的“一站式”容器服務。阿里雲和騰訊雲以提供託管的K8S服務為主,周邊服務還比較弱。

華為雲不僅提供了基礎的CCE(K8S引擎)、SWR(鏡像倉庫)服務,還提供了AOM(監控運維)、AOS(應用編排)和Istio服務網格(應用治理)等重要配套服務。還有,在剛結束的Huawei Connect 2018大會上,華為雲一口氣發佈了3個基於Kubernetes的全新服務:Serverless容器服務CCI、基因容器服務GCS以及智能邊緣平臺(IEF),全棧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反觀阿里和騰訊雲的容器服務,當前以提供原生K8S託管服務為主,周邊配套服務和生態還不完善,更不用說基因、邊緣計算等與行業場景結合的能力了。

因此,為了公平起見,以下僅對K8S基礎服務進行比較,來看下3家廠商的能力差異:

一、 基本功能。三家均基於開源Kubernetes構建,阿里雲和騰訊雲基本是原生Kubernetes開源版本,包括一些社區Alpha/Beta特性也直接開放,而華為雲主要提供Stable特性,在高可用、大規模等企業級特性上存在優勢。

1、集群管理。

1) 集群類型。阿里雲和騰訊雲以虛擬機集群為主,儘管阿里也支持神龍服務器,但神龍實際上是一種增強型虛擬機,並非真正的物理機;而騰訊雲文檔中明確表示不支持黑石物理機容器集群。華為雲支持虛擬機、裸金屬、GPU和Windows 4類集群,且提供一鍵創建入口,非常清晰和方便。

2) 集群規模。阿里雲默認的集群規模為40節點,騰訊雲默認20節點,超過後需要提工單申請,限制較多。華為雲提供50/200/1000節點三種規格供用戶靈活選擇,並支持規格變更,較符合實際使用的需要。

3) 集群HA能力。3家均支持集群控制節點的3 Master HA能力(華為雲還支持單Master),並且華為雲和騰訊雲單集群內工作節點支持跨AZ,進一步提升了可靠性,阿里雲不支持該項功能。

4) 集群升級。阿里雲和華為雲均開放了集群升級功能,用戶可自行操作,騰訊雲界面上未提供集群升級功能。

5) 節點管理。3家均支持通過創建和納管2種方式添加節點,其中阿里雲和騰訊雲在納管已有節點時,會強制重裝操作系統,需要等待3-4分鐘,同時節點上原有數據也會丟失。華為雲在納管時不需要重裝系統,因此速度較快,且原有數據得以保留,2種做法各有優劣。

K8S版本:阿里和騰訊雲跟隨社區版本速度較快,阿里是1.11.2版本,騰訊1.10.5,而華為雲還是1.9.10。

2. 負載管理。

1) 負載類型。阿里雲和騰訊雲以無狀態應用為主,對於有狀態應用和Job類短任務,阿里雲需要通過模板才能創建,而騰訊雲則完全不支持。華為雲能通過界面創建無狀態應用、有狀態應用、短任務和定時任務4類負載,比較全面。

2) 負載管理。華為雲支持在界面中進行負載的部署和管理,包括手動啟停、彈性伸縮、生命週期、調度策略、健康檢查、應用升級等。阿里雲主要通過Kubernetes dashboard進行負載管理,大部分功能未在界面開放使用,需要通過新增/修改YAML文件進行操作,開放性雖強,但使用門檻較高。騰訊雲支持在界面中進行負載管理,但功能缺失較多。

3) 負載彈性伸縮。華為雲支持告警、定時和週期3種彈性伸縮策略,告警策略還支持CPU、內存、磁盤、帶寬等豐富的觸發條件,比較齊全。騰訊雲主要支持告警策略,觸發條件包括CPU、內存和帶寬,但其界面過於簡單,需要查看文檔瞭解其伸縮算法後才能使用。阿里雲尚不支持自動的彈性伸縮。

4) 應用跨AZ部署。華為雲和騰訊雲的應用均支持跨AZ部署,並且華為雲還可指定AZ親和/反親和部署。阿里雲集群節點不支持跨AZ,應用也就無法跨AZ部署。

5) Helm模板。3家均支持Helm模板化應用管理,可基於模板快速部署應用。阿里雲默認提供38個官方模板,華為12個,騰訊4個。

6) 應用升級。3家均支持應用的滾動升級和替換升級,但騰訊雲不能通過界面進行升級,較為不便。

3、 容器網絡。

1) 網絡模式。華為是做電信級網絡設備起家,因此網絡上具備天然技術優勢,支持容器隧道網絡和VPC網絡2種模式,可分別滿足大規模、高性能的不同需求。阿里雲主要支持Flannel,還提供了自研的Terway網絡插件,主要用於流量控制等細粒度操作,目前處於公測狀態。騰訊雲主要採用Flannel容器網絡。

2) 外部訪問方式。華為雲同時支持ELB、SNAT與EIP方式。阿里雲必須通過SLB、SNAT訪問,不支持EIP。騰訊雲支持CLB、EIP訪問。

4、容器存儲。華為雲和阿里雲支持容器掛載雲存儲,包括塊存儲、文件存儲和對象存儲。騰訊雲不支持容器掛載對象存儲。同時,華為雲還支持掛載動態存儲,無需提前創建,其他2家都未支持,這個功能比較實用。

5、監控運維。

3家均提供了日誌、監控等常用的運維管理能力。其中華為雲的監控儀表盤比較炫,提供了類似網絡監控中心大屏的效果,比如下圖:

二、 高級功能。除了通用的集群和應用管理功能,通常運維工作中還需要關注一些高級功能比如集群節點彈性伸縮、親和/反親和調度、以及應用運行時的流量治理等能力。在這塊,華為雲做的更完整,能更好的滿足企業生產環境的要求。

1、 集群節點彈性伸縮。

1)基於監控指標的集群擴縮容。3家均支持基於監控指標的節點彈性伸縮,其中華為雲支持告警、定時、週期3種策略,阿里雲和騰訊雲主要基於告警策略。

2)基於工作負載的集群自動擴縮容(CA)。3家均支持基於工作負載的集群自動擴縮容。

2、 親和反親和調度。

在K8S最關鍵的調度能力上,華為雲支持應用與AZ、應用與節點以及應用與應用3個層面的親和/反親和,給了用戶最大的靈活性。阿里雲不支持應用與AZ的親和/反親和,騰訊雲則完全不支持。

3、 服務治理。

在業界最熱的Istio服務網格的支持上,華為雲CCE已經與Istio做了深度集成,在創建集群時只需一鍵就能開啟Istio服務,並提供了灰度發佈、應用拓撲、可視化流量治理等服務治理能力。阿里雲尚未深度集成,但在集群創建後,可選擇啟用Istio。騰訊雲則完全不支持。

華為雲CCE在集群創建界面支持一鍵啟動Istio服務網格:

4、 插件管理。華為雲提供專門的插件管理功能,目前提供了P2P 鏡像分發、塊存儲、對象存儲、文件存儲和集群自動擴縮容5種插件,一鍵即可完成安裝使用。阿里雲支持通過yaml部署插件。騰訊雲不支持插件。

三、 用戶體驗。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雲,給我有驚豔的感覺,界面功能完善,產品化程度高,很符合運維人員的使用習慣。反而是互聯網出身的阿里和騰訊雲的界面比較簡陋,只提供了部分功能,很多還需要通過模板和命令行操作,對普通用戶不夠友好。

1. 功能完整度。

3家廠商均通過console界面提供了K8S的主要功能,阿里和騰訊更接近社區原生版本的體驗,華為雲在社區版本上做了較多增強,並通過界面儘可能的呈現出來。例如,對於K8S的4種工作負載創建,華為雲都提供了統一、直觀的界面操作入口,阿里和騰訊雲只能通過界面創建最簡單的無狀態應用,其他類型還需要模板或命令行方式創建,非常繁瑣且易出錯。

2 界面友好性。

1)引導提示信息。華為雲在每一步操作中提供了較多的引導和提示信息,如每個參數都有明確的說明和建議,高級功能默認摺疊,參數默認值也比較合理,還支持參數在切換頁面時的保存等,細節做的很到位,體驗很好。阿里和騰訊雲在這些細節上做的還不太夠。

華為雲CCE鼠標懸停在選項上,自動彈出提示信息:

還有讓人不爽的是,阿里雲在創建集群時不會給用戶明確的價格提示,且默認的配置都是比較貴的選擇,騰訊和華為雲在創建過程中每一步都提供了明確的價格顯示,給出的默認值也都是從用戶一般場景出發,沒有強制消費的情況。

2)信息展現方式。華為雲CCE在很多界面採用了卡片式、可視化的方式,將用戶關注的信息突出顯示,能提供更直觀的信息,讓人一目瞭然。阿里和騰訊還是以列表方式為主。

華為雲CCE集群管理界面卡片展示:

3.資源創建速度。

在關鍵的集群和節點創建速度上,騰訊雲和華為雲創建一個集群(含節點)的時間基本在5-6分鐘左右,屬於正常水平。阿里雲的集群創建需要耗時15分鐘以上,等待時間過長,體驗較差。

4. 新手入門方面。

華為雲和騰訊雲均支持體驗中心功能,提供免費的資源和嚮導式的教學,讓新用戶能夠快速上手,阿里雲未提供類似功能。

四、 產品穩定性。

在整個體驗過程中,發現阿里雲的集群創建失敗率較高,經常出現創建幾個集群只能成功1個的情況,而且缺少有效的錯誤提示,用戶體驗較差。騰訊雲和華為雲的產品比較穩定,集群創建基本都能成功。

最後,看下3家在開源社區的影響力。由於容器整個技術棧強依賴開源項目,核心的Docker與Kubernetes,以及背後的CNCF基金會都影響整個容器市場的發展。所以,廠商在這幾個開源項目以及CNCF基金會的影響力也會體現到其容器服務的能力上。在容器開源這塊,華為參與度和貢獻度較高,業界影響力也較大。阿里雲則從去年開始發力,雖然不直接參與Kubernetes社區貢獻,但是開源了Pouch等容器相關項目,並且參與CNCF基金會一系列活動,而騰訊目前看在容器開源界動靜較小,影響力有限。

下表是從網上檢索到的信息對比:

可以看到,3家均已加入CNCF(雲原生計算基金會),也通過了“Kubernetes軟件一致性認證”和KSCPs(Kubernetes認證服務供應商)認證。但華為是CNCF的初創成員和白金會員,阿里之前以Docker Swarm作為容器編排引擎,17年才開始在Kubernetes上發力,騰訊目前也僅是CNCF黃金會員。從中可以看到華為在Kubernetes和Docker開源技術上投入的更早,在社區的貢獻和積累也更深厚些。

總結:

由於時間關係,本次只從全棧能力、功能、體驗、穩定性、開源等幾個關鍵方面做了對比分析。整體上看,儘管華為從去年才開始發力公有云,但其在容器相關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能力上,個人感覺比阿里雲和騰訊雲領先了至少半年,在企業所關注的高可用、穩定性、易維護、大規模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也基本符合華為雲宣稱的企業級Kubernetes服務的定位,如果是在公有云上部署容器化業務,華為雲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平地摔VS天然呆


雲計算早已被視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重要基礎設施。

那麼,全球的雲計算發展狀況如何?中國的雲計算市場相比國外有哪些不同?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發佈了《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稱《白皮書》),讓我們看到當前中國雲計算市場與歐美之間的差距,併為中國雲計算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充分發揮“5G+雲+AI”的優勢、儘快提升雲計算廠商的全棧能力。

  面對未來3000億雲計算市場,把握住5G機會並具備全棧能力的企業將獲得市場的最大紅利!

  大型政企是上雲主力,上雲率有待提高

  據《白皮書》,各國都將雲計算視作下一個30年企業數字化的最重要基礎設施。為此,各國都制定了推動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政策或綱領,政企上雲加速,帶動全行業上雲步伐。

  中國相比歐美在雲計算普及率上仍然偏低,應該加大推動大型政企上雲速度。

  首先,雲計算要發展,政策先行。相比其他國家,美國在雲計算上是先行者。早在2006年-2008年,VMware、亞馬遜和谷歌等企業就開始開展雲計算業務。

  美國也發佈了多項政策支持雲計算發展,比如2010年提出“雲優先”策略、2011年發佈的《美國聯邦雲計算戰略》等。

  同樣,中國針對雲計算的政策也是連續出臺。2010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做好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工作的通知》、2015年5月的《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2017年工信部發布《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2018年工信部發布《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

  其次,大型政企加速上雲步伐,影響更多企業上雲。美國聯邦政府自2012年就制定了每年200億美元的雲計算採購和研發計劃,同時金融、製造、零售、醫療等領域的企業紛紛將業務上雲。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美國政府、金融行業的上雲率已經超過60%,其他傳統行業上雲率也達到40%左右。這成就了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VMware等公有云、私有云企業。

  在中國,大型政企也是第一階段開展雲計算業務的主力。據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中國政府每年投入資金超過10億元用於推動雲計算產業發展,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00億元。

  此外,據IDC數據,2018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962.8億元人民幣。當前,中國雲計算的主要用戶集中在互聯網、交通、物流、金融、電信、政府等領域。

  這也讓一大批中國的雲計算廠商成長起來,比如,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同時,形成了私有云、公有云、混合雲全面發展的多雲局面。

  但是,目前大量關於雲計算市場佔有率的統計報告更多是從“公有云”的維度進行計算,忽略了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雲等多雲場景。

  前不久,全球權威的諮詢與服務機構IDC,第一次發佈了《中國雲系統和服務管理軟件市場半年跟蹤報告》,這份報告主要對私有云、公有云、混合雲或多雲等場景下的雲管理軟件進行評估,可以更加客觀展現雲計算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情況。報告顯示,華為雲Stack(HCS)解決方案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

  同時,IDC全球雲市場2019年十大預測中提到,全球超過94%的雲最終用戶在未來的12個月內會計劃選擇多雲部署,多雲管理的挑戰將會成為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

  華為雲Stack(HCS)之所以能夠實現領先,正是得益於“敏捷運營,精簡運維”的ManageOne雲管理平臺實現了高效的多雲管理。該平臺支持通過雲聯邦技術讓HCS私有云客戶共享華為公有云全量160+雲服務,實現用戶公/私有云一致體驗。

  同時,ManageOne還能夠管理第三方公有云、多種異構虛擬化資源池和裸金屬服務器、GPU等多種差異化資源。

  數據顯示,雖然中國雲計算市場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2016-2018年每年的增速都保持在30%以上。但是相比歐美,中國的雲計算市場規模和企業上雲率仍然偏低(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只有美國的8%,中國企業上雲率只有40%,而美國為85%,歐盟為70%)。

  《白皮書》預測,2023年政府和企業上雲率將超過60%,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不足1000億增長到3000億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在4年內還有著2倍的增長空間。

  “5G+雲+AI”是中國雲計算發展的契機

  與互聯網技術一樣,雲計算技術也誕生於美國,這讓歐美國家均有很強的先發優勢。但是一直以來,受限於帶寬、網絡延時、成本等因素,萬物的連接並未實現,這也阻礙了雲計算向更加廣闊的空間,更加縱深的發展。

  隨著5G網絡的普及,高帶寬、低延時的網絡將讓萬物互聯,這就大大刺激了企業的上雲需求。通過企業上雲,實現數字化轉型,從而讓萬物都產生數據。這也必將催生以大數據為養料的AI技術蓬勃發展。

  從而,一個嶄新的雲計算藍圖展現在我們面前,那就是“5G+雲+AI”。如果說歐美的雲計算誕生於互聯網時代,那麼中國的雲計算則是站在了5G的風口之上,這也被華為雲定義為Cloud2.0時代。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全球覆蓋最完善的4G網絡,這得益於中國人口的密集度較大,運營商鋪設4G網絡的成本可以得到很好的平攤。5G時代,中國更是有著比4G更大的優勢,因為華為等企業在5G標準上擁有極強的話語權。

  中國已經率先發放5G牌照,並計劃在2020年全國範圍內覆蓋5G網絡。這讓更多中國企業可以享受5G帶來的數字化變革機會,讓萬物互聯(IoT時代)成為可能。

  華為雲全球市場總裁鄧濤曾表示:“如果將這場全行業的智能化升級比作一條新的賽道,那麼雲將成為起飛的跑道,而AI、IoT、5G將是決定企業發展速度和商業高度的重要引擎,5G和AI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阿里雲邊緣計算技術負責人楊敬宇也曾對媒體表示:“5G時代,邊緣計算將發揮更大價值。”

  在5G時代,IoT設備將全部聯網,而這些設備中90%以上的智能手機、穿戴設備、智能電視、智能駕駛等都基於ARM架構,因此ARM雲架構應運而生。同時,雲、邊、端協同發展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在中國雲計算市場上,華為率先推出了基於ARM的7nm鯤鵬920處理器,專為大數據處理和分佈式存儲設計;昇騰系列AI芯片,為訓練、推理提供算力,實現邊緣計算的普及;

  而且華為雲還在KubeCon2019大會上,還發布智能邊緣計算項目里程碑版本 KubeEdge 1.0。該版本除了在應用自動部署、支持GPU/NPU異構、輕量化方面有了進一步優化外,還全面支持端、邊、雲協同、服務風格通信能力,並大幅提升了性能和節點管理規模。

  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工程質檢、OCR、人臉識別、駕駛行為分析等邊緣場景。

  前不久,阿里巴巴也推出了基於ARM的16nm GPU芯片含光800,這是一款側重於推理的芯片,此前還推出了基於RISC-V的處理器IP核玄鐵910。同時,阿里雲還在2018年3月宣佈推出IoT邊緣計算產品Link Edge,打造雲、邊、端一體化的協同計算體系。

  顯然,全球普及速度和普及率領先的中國5G網絡必將為中國雲計算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智慧物流、智慧農業、無人駕駛、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工業、智慧醫療等360行都將實現業務上雲,享受AI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

  這意味著,擁有5G核心技術並在ARM架構芯片上有所作為的雲計算廠商擁有絕對優勢,比如,華為雲已經成為全球增長率最快的雲計算提供商。

  全棧能力決定雲計算企業的增長天花板

  《白皮書》分析認為,中國雲計算企業想要實現快速發展,必須在整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實現更強大的全棧能力,這也決定著雲計算企業成長的天花板。

  在上游,最核心的硬件是CPU、內存;在中游包括服務器、數據庫、路由器、交換機等;在下游包括IaaS、PaaS、SaaS的集成服務、運營等。

  目前,中國幾大雲計算廠商均認識到“全棧能力”的重要性,並積極加大研發力度。其中,在芯片領域,華為雲、阿里雲是代表性企業。

  阿里雲剛剛發佈了AI芯片含光800,並打造了處理器 IP、一站式芯片設計平臺從而提升其在雲計算產業鏈上游的全棧產品能力。

  而華為雲不僅發佈了昇騰系列的多款AI芯片,而且還實現了數據處理芯片、存儲芯片、物聯網芯片、終端芯片的全面覆蓋,從而具備完整的雲、端、邊協同能力。

  其中,鯤鵬920處理器針對通用計算,是業界集成度最高的數據中心處理器,被用在華為的泰山服務器上;昇騰910、昇騰310具備業界最高的AI算力,可以佈局在攝像頭、汽車等邊緣設備上。

  而華為又向外界開放了一款物聯網芯片Balong 711,讓各類IoT設備都能輕鬆聯網;麒麟系列芯片,讓手機、耳機、手錶等設備可以享受5G網絡的高速體驗。此外還有路由器芯片、NB-IoT芯片、IPC視頻編解碼和圖像信號處理的芯片等全棧產品。

  在數據庫方面,中國雲計算廠商也一直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雲數據庫”,從而擺脫Oracle等傳統數據庫難擴容、成本高等方面的束縛。

  其中,阿里雲打造了PolarDB、騰訊雲基於開源的MySQL打造了TencentDB,而華為雲打造了GaussDB和FusionStorage 8.0。

  更重要的是,華為雲稱這款數據庫是AI-Native,數據內核原生包含了AI能力,一出生就是智能的,可以實現自運維、自管理、自調優、故障自診斷和自愈等數據庫管理能力。

  華為GaussDB生態與標準CTO王偉民在介紹華為雲數據庫發展時提到,合夥夥伴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在使用GaussDB後,數據容量提升了10倍,故障恢復速度提高了30倍。

  而且華為雲與阿里雲、騰訊雲的不同還在於,它不僅自己搞定了計算、存儲和數據庫,還擁有自己服務器、交換機、網關和路由器、防火牆。

  至於下游的雲生態,各大雲計算企業都在政府、能源、製造、零售、交通、金融、汽車等等行業尋求突破。比如,截至目前,華為雲已上線180+個雲服務,以及HCSO、HPC、物聯網、遊戲、金融等180+解決方案。標杆項目500+個。

  毋庸置疑,全棧能力將成為衡量雲計算企業硬實力的重要標準,也決定著它們天花板的高度。未來,處於領先地位的雲計算企業一定是那些在芯片、存儲和數據庫等核心技術都實現更多自主研發的企業。

  結語

  隨著5G網絡的普及,萬物互聯的時代便會到來,這也意味著一個全新的“5G+雲+AI”生態誕生,這也意味著雲計算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意味著ARM計算架構、雲邊端協同的需求增加。

  每個技術變革的時代,對於後進入者都是巨大的機會。同樣,中國雲計算產業正是踏準了“5G+雲+AI”的風口,那些具備芯片、存儲、數據庫等全棧研發能力雲計算企業必將成為萬億雲計算市場的贏家。


強哥頻道


比較而言,個人認為阿里雲技術更好。可以說,兩家廠商的基因就早已決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硬件廠商,不具備先發優勢

在雲計算之爭中,不乏有思科、惠普、富士通等硬件廠商的身影,但是最終都因為技術、服務和運營等多方面沒有競爭力,而黯然退出。

就連老牌硬件廠商IBM,也在公有云市場折戟,在2018年上半年就被阿里巴巴超越,丟失全球第三的位置。

其實,硬件廠商的集體失利,在於他們根本不懂雲計算,沒有意識到雲計算的本質其實不是“計算”,而是服務。硬件廠商的骨子裡更擅長做硬件、賣設備,既沒有內需動力,又缺乏軟件基因,在“服務”上缺失了太多。

對於包括華為雲在內的許多硬件廠商來說,雲計算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芯片”,他們不再直接把服務器賣給企業,而是中間建了一箇中轉站,用雲計算的名義把分租的計算賣給企業,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雲很難逃脫硬件廠商的普遍命運。

阿里雲的先天優勢

阿里雲做雲計算有內需的動力,雙11大促銷的巨大流量促使阿里雲放棄當時的“IOE”模式,選擇自主研發的道路。

所以,阿里雲從十年前就開始佈局雲計算,不僅自主研發出了擁有強大底層把控能力的飛天操作系統,還將多年技術能力持續對外輸出,擁有了神龍雲服務器、Polar DB雲數據庫等一批產品。

以最近進行重大更新的雲原生數據庫Polar DB為例,它不僅具備雲的彈性能力和高擴展性,能為企業提供—鍵遷移傳統數據庫服務。

這樣看來,阿里雲不僅擁有國內最豐富的雲數據庫產品體系,還有強大的無縫對接能力,這才是讓很多硬件廠商望塵莫及的。

希望能夠幫助到題主~


互聯網深科技


其實這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二者都是國內叫得上名號的雲服務商,難免會被拿來比較。


如果非要一較高下,我個人覺得還是阿里雲的技術實力更佔優勢。


最明顯的一個憑據就是市場份額了,任何雲廠商的實力評估都繞不開市場,可以說市場份額決定了一切。阿里雲連續蟬聯全球雲計算市場前三的位置大家有目共睹,不久前又被權威機構評定出市場份額佔據亞太市場第一,近年更是持續穩坐國內雲計算市場的頭把交椅。能夠形成這樣的領先優勢,可見阿里雲的技術實力。

另外,阿里雲的技術在不斷地進階和創新,緊跟數字化時代轉型與升級的腳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就像近期,阿里雲PolarDB發佈重大更新,支持一鍵遷移傳統數據庫,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數據庫輕鬆上雲,最快的只需數小時就能夠全部完成遷移,這相當於從馬車時代跨越到了汽車時代。

從這些方面來看,我覺得阿里雲的技術優勢更明顯。


覆蓋全球電商


無論是技術底蘊,還是市場份額,阿里雲都遠遠領先於華為雲

1.阿里雲起步比華為雲早3年

2009年阿里巴巴就成立了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將雲計算及飛天系統列為重中之重!

華為是2012年才重視雲計算,15年才發佈輕量級的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

無論是雲計算,還是物聯網操作系統,華為都比阿里晚了至少3年!



2.阿里雲的大數據優勢明顯

雲計算的發展需要海量的數據做基礎,而阿里系的淘寶、天貓、螞蟻金服、菜鳥網絡、優酷、口碑餓了麼等都具有極其龐大的數據,而華為的基因是通訊設備相關,在數據積累上比阿里差的太遠!

阿里雲將雲計算技術運用於天貓雙十一時,能夠承受每秒三十多萬次的併發交易負荷,這種技術可是全球最牛的!

3.阿里雲擁有更加龐大的B端企業級用戶資源

華為的眾多B端企業用戶大都是外國的通訊領域企業,這些客戶多半會選擇實力更為強大的亞馬遜AWS、谷歌、微軟、IBM等公司的雲服務!

在國內,擁有B端企業級用戶資源最多的兩個企業是阿里和騰訊;華為在開展智能手機業務之前是基本沒什麼國內的B端企業用戶資源的,而是隨著智能手機、雲計算平臺、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的突破,才一點點積累下來的企業級用戶資源!

阿里從阿里巴巴批發網站、淘寶、天貓開始,就已經積累了國內上千萬家的B端企業級用戶資源,再加上阿里系的一大堆其他平臺上的企業用戶資源,這是華為遠遠比不了的!

阿里雲自2011推出雲服務之後,只用了很短的時間阿里雲平臺就擁有超過了100萬家企業用戶,至今一直霸佔著國內雲計算第一寶座!





據2017的一份數據顯示,阿里雲佔國內市場份額45.5%,而華為雲以0.9%的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十,兩者之間的差距超過50倍!

2018年阿里雲依然保持著極高的增速,即使華為雲爆發式增長,想進入國內市場前三,估計還需要二三年!想超過阿里雲,沒個十年八年的,是不太可能的!

華為雲要做的是穩紮穩打,一點點向上爬,爭取早一點越過金山雲、天翼雲等晉級三甲,然後再試圖超越騰訊雲,最後才能在正面硬抗阿里雲!

不過以馬雲和任正非的胸襟,估計是各佔山頭,相敬如賓啦!畢竟雲計算的全球市場是極其龐大的,阿里雲和華為雲的目標都是星辰大海!


請您動一動手指,點擊右上角,關注“遇見未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