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美軍戰場救援過程揭祕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美軍戰場救援過程揭秘

熟悉美國軍事大片的人知道,戰場營救是美式英雄主義電影最熱門的主題之一,知名影片不勝枚舉,最經典的莫過於《黑鷹墜落》、《拯救大兵瑞恩》了。那麼,美軍究竟是如何展開營救行動的,有哪些具體的戰術戰法以及行動流程呢?

營救對象的界定
在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特種部隊營救作戰的主要任務是營救戰場遇險人員,包括作戰過程中的傷病員、失散人員,以及失事飛機的飛行員等。這些人員處在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的武裝威脅之中,處境危險,隨時有被交戰對手抓獲的可能。

美軍戰場救援過程揭秘

圖注:阿富汗戰場上,美軍空降特種團進入山區

營救行動的戰術戰法

美軍特種部隊實施營救作戰通常採用“垂直楔入,越點營救”的方法,即營救小分隊搭乘運輸機或直升機,以傘降或機降方式直接投送到目標區,完成任務後迅速乘機返回。美軍通常採取多機種聯合行動的方式實施,營救力量分為空中指揮組和行動組。

空中指揮組:由一架HC-130救援指揮機擔負空中指揮任務,通常在作戰空域附近盤旋待命,及時接收營救對象發出的求救信號。爾後,由機上救護協調員設法測定救援對象的方位,引導營救小組到達出事地點。空中掩護任務主要由戰鬥機、轟炸機來完成。每次救援行動前2個小時,都有戰鬥機負責空中掩護,掃除地面障礙,消滅營救地區附近的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人員。有時,還使用EA-6B電子干擾機對敵雷達實施干擾,並由高空預警機隨時提供戰場情況,指揮營救行動。

行動組:由3架A-10攻擊機和2架救援直升機及營救人員組成。當確認是己方人員後,一般由A-10攻擊機用強大火力壓制敵人,封鎖地面通路,阻止敵人接近營救對象。然後,2架救援直升機飛抵出事地點,實施營救。營救時,2架直升機通常採用前後交錯、高低分佈、相互支援的方式,飛行較低的直升機實施營救,飛行較高的直升機提供支援。如果營救的直升機被擊落,另一架直升機將接替營救任務。通常情況下,在10分鐘內就可將被救人員安全救出。

主要事例

2001年10月20日,在阿富汗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一架美軍直升機,由於機械故障在阿南部坎大哈附近地區墜毀,機上3名機組人員受傷,而塔利班武裝的巡邏隊就在其附近活動,情況危急。美軍前方指揮中心當晚派出營救小分隊,搭乘2架MH-53J型直升機,利用夜幕掩護,直插營救地點,將受傷的3名機組人員救起,並安全撤回營地。同年11月4日凌晨,美軍救援人員將1名生病的特種作戰部隊人員從戰區中救出。11月30日,美軍特種部隊還在喀布爾西南80千米的加茲尼地區,成功營救出被塔利班拘押的8名盟國救援工作者。

美軍戰場救援過程揭秘

圖注:阿富汗戰爭中的美軍士兵

自救措施必不可少

此外,在營救行動中,美軍十分強調被救對象首先展開自救行動,將生存放在第一位。自救行動主要包括積極進行通信聯絡,用電臺、導航設備、信號鏡、火光、照明彈、哨子等,向過往飛機發出信號;快速處理傷情,用汙物或泥土塗抹身體所有暴露部位,使其與周圍植被景色相近;減少活動範圍,利用不良天氣轉移,不走直路,不斷拐彎抹角,不留腳印;在安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收集雨水、溶化雪水和植物汁等來保證身體所需水分;尋覓昆蟲、植物和松葉充食;短時間內選擇起伏大的幹水溝等地進行休息;躲避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的搜捕,情況允許時實施反抗並積極利用各種手段逃生等。這些自救行動也有效地增強了美軍遇險時的生存能力和營救成功率,減少了人員傷亡。

兵工科技雜誌社2020年雜誌全年包,相依可預定,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