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包治百病?幹細胞治療究竟是商家噱頭,還是真的能改變人類命運?

近年來,國家在生物醫藥產業發佈的一系列政策中,總少不了幹細胞的內容。這個產業有種達摩克利斯之劍的味道,從字面看起來就有著強大的力量,但深究後卻發現,處處都是與機遇並存的風險。

如同10年前的CAR-T技術一樣,醫學上的突破性技術往往在剛出現時需要得到謹慎的驗證。在這一點上,國外的產業化進程和監管相對推進更為迅速。以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為首的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先後批准了十幾種幹細胞治療產品上市。且不論這些產品的定價與銷量如何,這些新興生物技術產品切實的給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項,還讓很多患者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軌。

仍處於商業化摸索階段

幹細胞治療並不是近幾年剛興起的醫療技術,有一種幹細胞治療方案甚至已經完成了高度的市場化,這就是治療血液類疾病的的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即骨髓移植,通過向白血病或再生不良性貧血等血液病患者靜脈輸注移植捐獻者的造血幹、祖細胞,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系統。在技術的推動下,造血幹細胞的來源已經不只有骨髓,還包括臍帶血和可被造血因子動員的外周血,因此目前對此種療法的稱呼上,造血幹細胞移植已經基本取代了骨髓移植。

包治百病?幹細胞治療究竟是商家噱頭,還是真的能改變人類命運?

除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外,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批准了十幾款幹細胞治療產品,其中多數都基於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儘管距離第一款利用人體幹細胞治療的商品化藥物獲批已經過去了近十年的時間,除了少數產品在多地獲批(如Prochymal在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之外,大多數的產品都止步於首次獲批的國家或地區。這也說明幹細胞治療在全球範圍內還處於商業化的摸索階段。

國內幹細胞治療領域,除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外,還沒有任何一款幹細胞療法真正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批並上市銷售。因此在國內進行幹細胞治療,均屬於臨床試驗範疇。2011年時,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過為期一年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規範整頓的工作,其起因就在於有部分國內企業或臨床機構提供的治療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

2016年5月30日,衛健委官網公示首批通過備案的30家幹細胞臨床試驗機構。截至目前為止,這一名單擴大到了116家。幹細胞治療的亂相在國內正在被逐步清理,並且隨著幹細胞治療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加速,這樣的亂相還將進一步減少。

幹細胞的神奇功效還給醫美領域帶來了新的商機。五花八門的幹細胞回輸宣傳中,幹細胞回輸幾乎可以解決包括預防皺紋、改善皮膚彈性、修復受損器官、恢復身體機能等全身上下的各種問題。醫美機構常會背靠國外的醫療機構做相關的生意,日本是提及最多的國家。

然而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的研究能夠證實幹細胞回輸對人體機能的改善情況。早在2012年就有人曝光過幹細胞醫美的騙子公司。在我們與行業內專業人士的對話中,他們表示,從機理上講,幹細胞回輸可能可以對部分用戶的身體情況有所改善,但是目前的宣傳中肯定過度誇大了這一效果。

間充質幹細胞(MSC)與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

在已獲批的產品中,應用最多的就是間充質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是一類多能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上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通過自身的分化作用分化成為相應組織的細胞,起到替代作用;

第二,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通過旁分泌效應分泌細胞因子,這些因子可以促進組織的自身修復效果;

第三,間充質幹細胞可以抑制免疫排斥反應,比如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聯合移植間充質幹細胞,可以大幅降低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或慢性排斥反應的發生率。

2018年6月至今,CDE受理的9款幹細胞新藥註冊申請,其主要有效成分均為間充質幹細胞。

但目前間充質幹細胞的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2018年9月Nature在線發表評論文章,其中提到,在美國FDA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向FDA遞交的臨床試驗申請中,間充質幹細胞的分子特性幾乎沒有一致性;另外的研究也表明,同樣被歸類為間充質幹細胞的不同組織中的不同細胞群,在表達情況和分化能力上的表現完全不同。

另外在大多數治療方案中,間充質幹細胞的分化特性並沒有被很好的利用,更多的是利用其旁分泌功能幫助受損組織進行自我修復和重建。由於這樣的功能特點,間充質幹細胞雖然在治療中表現出了比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是其療效卻始終無法突破瓶頸。

因此近幾年在幹細胞治療上的工作逐漸開始發生變化,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以其更好的療效逐步取代自體間充質幹細胞;其他幹細胞類型的治療方案也逐步進入臨床階段,比如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腦中風後遺症、胰島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等。在各種幹細胞類型中,收穫諾獎的iPSC(誘導多能幹細胞)成為了眾星捧月般的焦點。

iPSC指採用導入外源基因的方式使已分化的體細胞去分化成為與胚胎幹細胞類似的多能幹細胞,最早在2006年由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團隊通過向小鼠成纖維細胞中外源轉入Oct4、Sox2、c-Myc、Klf4四個基因實現。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英國科學家John B.Gurdon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以表彰他們在“成熟細胞可被重編程變為多能性”方面的研究。

在間充質幹細胞療效有限的情況下,iPSC的出現為幹細胞領域的研發帶來了新的方向。科研工作者們嘗試將iPSC誘導分化成特定組織細胞並移植到人體,用於治療相應的疾病,比如心衰、腦卒中後遺症、糖尿病等。在諾獎獲得者的影響下,日本在這一方面敢為人先,先後批准了全球首個iPSC治療帕金森病、全球首個基於iPSC分化心肌補片的心臟治療、全球首個基於iPSC分化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等6個臨床試驗。

美國FDA近期也批准了Fate Therapeutics的iPSC分化NK細胞治療多種實體瘤的臨床試驗。其他應用iPSC進行幹細胞治療研發的企業也進展迅速,BlueRock Therapeutics的iPSC分化多巴胺神經前體治療帕金森病已經完成早期研發準備進入臨床;Semma Therapeutics的iPSC分化Beta胰島細胞治療糖尿病也剛剛完成了臨床前概念驗證。

隨著幹細胞庫的成熟,胚胎幹細胞也逐漸成為幹細胞治療應用中的新選項。與iPSC同樣,胚胎幹細胞也具有多項分化的特性,可以被誘導分化為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我國近幾年在胚胎幹細胞方面做出了很多突破,2017年9月,世界上第一個通過胚胎幹細胞分化神經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在中國正式啟動;2019年2月,中國細胞學學會又發表了《人胚胎幹細胞》標準。這一標準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標誌著我國胚胎幹細胞產品轉化進入世界前列。

給藥途徑與工業化

在幹細胞技術日趨成熟的同時,也有部分問題開始逐步體現。給藥途徑是幹細胞治療的一大技術難點。幹細胞治療面向的適應症大多具有明確的患病部位。同時幹細胞需要精準抵達目標部位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因此和化學藥物及非細胞類生物藥物相比,幹細胞治療並不適合口服或靜脈注射等全身給藥的方式。

目前已經獲批上市的產品中,除了治療循環系統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幾款產品之外,大多數產品的使用方式是直接將產品注射到患者的患病部位。對於以iPSC為基礎的幹細胞治療方案,目前更多的選擇通過外科手術直接將幹細胞植入患者的相應部位。這樣的治療方式能讓幹細胞更加緊密的貼合到患病組織位置,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幹細胞治療研發週期的早期,就需要開始考慮給藥途徑的問題。尤其需要與臨床醫生協同,瞭解自己的治療方案在臨床過程中的操作難度,及時調整產品路徑。

工業化問題可能是目前前沿生物技術領域在商業化過程中的面對的共通問題。幹細胞技術上的成熟主要是在科研領域,對於更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幹細胞治療領域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技術支持。

對於幹細胞這種特殊生物製品,包括細胞來源、生產製備工藝、質量控制體系和標準、GMP管理、配套的臨床級試劑、保存、包裝、運輸、成本等等都需要新的監控體系。而且不同來源和類型的細胞所需的工業化路徑差距較大。因此,在現行法規不夠完善的前提下,大多數企業都選擇在保證cGMP標準的同時摸索符合自身特點的技術路徑。

在大的細胞治療領域,全球頂尖的生物製藥解決方案提供方,比如GE Healthcare、Thermo Fisher等,已經推出了一些細胞治療方面的解決方案。但是對於幹細胞領域,這些解決方案只能解決工業化中的部分問題。研發者們還需要根據自己的細胞來源、細胞類型等對分離和培養方法進行大幅度的優化,才能達到臨床標準。

海南省率先突破,其他省份開始涉足

2015年,當時的衛計委和食藥監聯合發佈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這是我國首個針對幹細胞臨床研究進行管理的規範性文件,也代表著國內幹細胞治療產業轉化正式步入正軌。2017年12月發佈的《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技術評價指導原則(試行)》,和2019年1月發佈的《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也都有與幹細胞治療相關的部分。但是真正針對於幹細胞治療的監管政策,目前還只有《臨床研究管理辦法》一個。

海南博鰲作為國內醫療健康產業的先行區,在開放的政策環境下推動國內生物技術產業快速發展。2013年國務院同意設立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時,就明確指出,先行區可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申報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等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因此幹細胞產業一直是海南博鰲的核心內容之一。

2019年1月,海南省制定了《博鰲樂城先行區幹細胞醫療技術准入和臨床研究及轉化應用管理辦法》和《海南省創制新藥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建設項目申報書》,探索幹細胞和新藥轉化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試驗區先行先試。7月底國內唯一一家幹細胞醫院也在海南博鰲落成。

海南即將發佈的幹細胞治療落地政策,是國內幹細胞治療領域的第一項落地政策。動脈網接觸的很多相關企業也都對此保持密切關注,並表示已經多次前往海南考察。對於這項政策,在7月時,海南省衛健委還就相關問題回答了政協委員會的提問,表示將於近期印發。

在今年9月的一次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簽約儀式上,國家衛健委表示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北京市此前也在改革措施中明確指出,鼓勵在京醫療機構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從近期的吹風中看,幹細胞治療試點似乎已經做好了全面鋪開的準備。

下一個全面商業化的幹細胞治療將會是?

1.膝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主要由於退行性病變、外傷、過度勞累等原因造成,目前在臨床上還沒有比較好的治療方案。關節置換手術則是疾病發展到晚期不得已的選擇。

早在2012年韓國FDA就已經批准CARTISTEM上市用於治療膝骨關節炎,其主要有效成分為新生兒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CARTISTEM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個獲批的異體幹細胞藥物。2013年4月香港太陽報曾報道,CARTISTEM上市一年,在香港已經有400多個成功案例。產品上市前,有部分參加臨床試驗的病人病情完全解除,無需二次治療。目前這款產品在國內的註冊上市工作已經由山東源生製藥推進。

2.重症下肢缺血

重症下肢缺血,或稱嚴重肢體缺血(CLI),是一種嚴重的外周動脈疾病,一般會引起疼痛或潰瘍,嚴重時會導致特定的肢體截肢。同時這種疾病的患者,心梗、中風的發生概率也比較高。

最早在2001年就有日本團隊報道了應用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的相關臨床研究,該療法初步表現出了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2003年北京宣武醫院的谷湧泉教授2003報道的臨床試驗也表現出比較好的療效。

在這一領域,博雅控股集團旗下的賽斯卡醫療處於國際上的領先地位,其基於手術室即時快速輸注系統的下肢缺血治療Ⅲ期臨床試驗已經獲得美國FDA的批准。2017年,《國際幹細胞研究》上曾發表相關文章,結果顯示塞斯卡醫療的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

3.腦卒中

腦卒中即人們常說的中風,如今已經成為我國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然而與死亡人數不斷攀升相對的,是治療方案的匱乏。這種匱乏不僅表現在急救不及時,還體現在效果有限的患者康復。中風治療有所謂“黃金四小時”的說法,指的是在中風發作後四小時內進行治療,能極大的改善患者後續的神經功能康復。然而事實上,由於中風常在夜間發作,很容易因為就醫不及時錯過最佳治療期。

幹細胞治療在缺血性腦卒中上的應用目前正在日趨成熟,MultiStem應該是其中最快的一個。

MultiStem最早在2012年獲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Ⅰ型粘多糖貯積症。在上市後的研究中,MultiStem被發現在治療腦卒中、急性心梗、血液腫瘤等疾病中都可能會起效,其中治療腦卒中的臨床試驗目前進展最快已經進入到Ⅲ期臨床階段。

MultiStem起效的主要成分是從患者骨髓中分離的間充質幹細胞。正如我們此前提到的,間充質幹細胞可以促進患者的自我修復,但可能無法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因此在腦卒中治療領域,神經幹細胞相關的治療方案也是近兩年討論的熱點話題。

在神經幹細胞領域,英國的ReNeuron研發的CTX細胞是目前全球商業化程度最高的神經幹細胞產品。基於CTX細胞的治療方案在Ⅰ期臨床中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並且接受治療的患者經過90天的治療在總分6分的量表評定中提高了1分。我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也已經在開展相關的臨床研究,也有像霍德生物這樣的企業開始涉足這一領域。

4.心臟病

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主要集中在心梗和心衰的治療上。在這一方面韓國藥監局同樣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韓國在2011年7月就批准了Hearticellgram-AMI幹細胞藥物用於治療急性心梗。這款產品從患者自身骨髓中提取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注入冠狀動脈,屬於自體移植類的幹細胞治療產品。其主要療效也是來自間充質幹細胞提供的修復功能。

目前在幹細胞治療心衰領域比較熱門的是利用iPSC分化的心肌細胞進行治療。iPSC在體外被誘導分化成心肌細胞,之後通過手術被植入到患者的心臟上,起到補全心臟缺失部分的作用。剛剛被拜耳以10億美元估值收購的BlueRock Therapeutics就在進行這方面的產品開發,大阪大學和華盛頓醫學院也都有團隊在進行相關研究。

1.博雅控股集團

博雅控股集團旗下有多家企業在提供幹細胞方面的服務,或研發幹細胞相關產品。博雅幹細胞隸屬於博雅控股集團,成立於2010年,是從事幹細胞分離、存儲、以及臨床應用研究的綜合服務商。是中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通過美國AABB標準、世界衛生組織NRL標準和美國病理學會CAP標準認證及實驗室能力檢測的臨床級幹細胞庫。博雅幹細胞的幹細胞臨床合作平臺,已經與國內近40家三甲醫院開展了臨床研究合作。

2017年2月,博雅控股收購了納斯達克上市的賽斯卡醫療。賽斯卡醫療是幹細胞自動分離設備的全球核心製造商,全球的市場佔有率超過60%,在自動化細胞處理和自體細胞即時治療領域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並且其針對重症下肢缺血和急性心梗的產品目前臨床進展順利,在行業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2.艾爾普再生醫學

成立於2017年的艾爾普再生醫學是國內一家領先的利用幹細胞及再生醫學技術公司,致力於解決難治及退行性疾病。艾爾普再生醫學的核心技術是利用iPSC技術進行人體細胞或組織器官的再生,用“人造”的有功能的組織替代衰老組織,並使衰竭的器官功能得到逆轉甚至根治。艾爾普再生醫學目前所瞄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心肌細胞和神經細胞的再生研究。公司圍繞心血管及神經系統建立了多個核心研發產品線,在研的項目包括治療心力衰竭、小兒腦癱、中風及帕金森綜合徵等產品線。目前,艾爾普再生醫學與國內50 多家大型三甲醫院展開合作,建立了心血管和神經方面的iPS細胞系,覆蓋300多個 iPSC 疾病模型,50餘種疾病種類,並進行下游分化研究,為 iPSC 細胞藥物研發提供豐富的臨床資源。

公司開發了iPSC心肌細胞、神經細胞、免疫細胞的定向分化技術,並具有large-scale的生產化能力,滿足臨床研究及未來的治療需求。目前,公司的心衰項目已經通過醫院倫理,正在招募病人,準備進行臨床研究。

3.浙江霍德生物

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神經及幹細胞科學家聯合於2017年1月在杭州創立,依託其在人iPSCs/ESCs的神經分化及細胞工程等方面的優勢和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開發多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功能細胞治療方案和藥物體外篩選平臺。

目前,公司已經完成第一個治療產品大腦神經前體細胞的GMP生產和質量控制,正在進行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前動物藥效和安全性的研究,預計在2020年申報中美IND和同步進行臨床研究備案,與合作的臨床幹細胞基地的醫院開展I期的試驗或臨床研究。除了陸續推進8個細胞治療管線外,霍德生物也通過為藥企和科研機構提供iPSC分化的神經細胞和類腦器官用於疾病研究和藥物篩選,從而佈局中游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