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王睿萌在臺上用英文演講,爸爸在一旁協助翻譯

王睿萌 18歲 自閉症患者美國麻州大學Lowell分校數學系新生“自閉症終身夥伴”項目共同創始人主席

開場前,王睿萌伸出右手,搭在爸爸肩膀上,兩人一起走上講臺,他拿起話筒,用流利而清楚的語速講起了自己的故事,每說一小段便主動停下來留時間給爸爸翻譯,有時候他說著說著會突然大聲唱起歌,有時候會發出開心的笑聲,在等待爸爸翻譯的過程中,他偶爾會在一旁小步走圈,輪到自己時又回到話筒前。

如今的他,已經清楚知道自己是一名自閉症患者,並和好友共同為自閉症患者建立了“自閉症終身夥伴”項目網站,倡導一幫一的互助組幫助自閉症人士升學就業及交友。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講述|王睿萌

我名字的來歷

有一次,我在網上用Google查我的名字,結果發現有幾百個與我同名的人。我問父母,為啥我叫Raymond。父母告訴我,我出生前他們就在字典上查找名字,找了好久。他們喜歡這個名字的讀音,它的英文意思是「萬能的保衛者」,中文則為「智慧的萌芽」。出乎我父母的想象,我和電影「雨人」裡的自閉症天才有些類似,他的名字也叫Raymond,這簡直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數學:我的天賦和摯愛

我在幼兒時被稱為數學天才。

三歲時,我在一系列(看似)隨機的數字裡能夠很快找出它們的數學關係是 (1+X)^2 ;六歲時,別人隨便問我一個年月日的時間,我就能在幾秒鐘之內告之那是星期幾;八歲時,我在玩計算器的過程中掌握了正弦、餘弦和切線等三角函數;十三歲時,我沉迷於數論, 做證明題,研究線性代數及數論。

我在高中的三年級完成了兩門AP課程(微積分和C++計算機程序),得了A+,只用了兩個月時間。高考SAT的數學成績幾近滿分,被5所大學的數學系錄取。

數學和計算一直是我的鐘愛和天賦,我執迷於數學,因為它是最是非分明的學科,我能體會到掌控真理的樂趣,一是一,二是二,比較簡單。有人問我怎麼能速算日曆,其實一部分是算出來的,我能很快算出,一部分是記住了——我除了文字記憶,更多的是視覺圖像的記憶。好像有些人也是這樣的,我的視覺處理比聽覺處理更快,這也和很多人不同,我常常覺得寫出來比說出來更容易。

音樂: 我的第二個天賦和愛好

我在1歲半可以掌握簡譜,用簡譜唱歌;3歲時聽一遍音樂馬上就能用鋼琴彈出來;我的音感超準,喜歡唱歌,多次在音樂廳獨唱演出,深得好評。對我來說,音樂也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好像比語言來的容易,我可以一晚上的時間都在唱一首歌,其實每一次都不同。

下圖是我在著名的Jordan 音樂廳的獨唱表演: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我的天賦之三:繪畫

我的畫已在波士頓多處做過畫展,深得關注, 下面給大家展示我的幾幅畫: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1.《水中飄蕩》

這不是模仿莫奈的《睡蓮》,那些飄蕩在水面上的色塊是指我腦中的思緒。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2.《世外桃源》

這是我曾經看到過的世外桃源,不確定還能再找到它了。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3.《外星神樹》

不確定這是在什麼星球,也不知道它在哪,只知道我能在那裡過得很好。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4.《花》

我的水彩畫作品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5.《我的家》

搬家前的紀念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6.《我媽媽》

我的困擾

幾年前,我開始意識到我真的和別人不一樣,別人覺得很平常的事在我卻很難理解,而我覺得顯而易見的事情,別人就是不明白,以前我困惑不解,甚至驚訝,造成很多行為問題,現在我開始明白了,以後試著來吧。

我去年才知道有自閉症這回事,據說我在4歲時就被貼上這個標籤了。因為我從小很鬧,在班上搗亂,打人滋事,有時候是覺得好玩,就像是玩遊戲引起注意,但很容易壓不住火失控。

社會交往中的暗示對我是困難的。最近幾年裡,我開始發現我的社交能力落在同齡人之後。我要用較長的時間才能理解其他人的觀點,或者堅持自己的看法。

比如,我喜歡玩弄詞語來表達幽默,以為這樣會得到別人的讚許;但是,似乎不那麼容易讓人們理解我要表達的本意。我的話被誤解了,以致失去了我最要好的一位朋友;等我終於明白過來的時候,我花了大力氣去修復我們的關係,但是沒有湊效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我和天寶在麻省理工大學活動上的合影

我也對適應社會環境感到困難。我喜歡唱歌,也唱的很好,曾在波士頓著名的音樂廳JordanHall表演過。但是當我對我的朋友唱那首歌時,被他們嘲笑了。我很費解,後來我才明白,那首歌是對年幼的男孩或女生唱的。

隨著年歲增長,我學會了從別人的角度來思考,清晰表達自己,更好地交流,以及解決問題。我發現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是如此的不一樣。我學會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事物多思考一次,做團隊的一個好隊員。這些新的理解和控制,使我結交了新朋友,為了讓他們能夠明白我的看法,我寧可多解釋一次。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終身好朋友”

為了自助和助人,我和好友Mcgill大學學生Andrew Wilford共同為自閉症患者建了一個「終身好朋友」的項目網站(www.lifelongbuddy.com),倡導一幫一的互助組幫助自閉症人士升學就業及交友,我多次在自閉症國際論壇上發言介紹這一項目,強調患有自閉症的人們是那些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並懷揣天賦的人們,並非被人們認為的殘疾人,我們也有很多常人不具備的才智,如果更多的人理解我們,發現和發揮我們的潛能與主流社會接軌,我們完全可以對社會做出很大貢獻。

從重度行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到大學生

我的畫展,在為自閉症募捐活動現場


現在的我

我今年18歲,已經進入成年,正值高中畢業,升入大學。我將繼續在大學裡學習數學和編程,以後在這些領域發展事業,也將繼續以音樂和繪畫為生活一部分;我會努力跟進我的社會交往技巧,當今世界互相學習和交流是重要的。

同時,健康的情緒狀態能克服所有的負能量,全力擴展我的創造性和能力,有效的團隊工作和合作又能促使包括我本人的每一個自閉症患者的天賦,由此導向更多的貢獻和成功。

我希望由於我的存在,能夠讓這個美麗的世界得到正向的推力。我可能永遠不能成為「萬能的保衛者」,但是我一定能讓我的每一根智慧之苗長起來,為著更好的未來,有所作為。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