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未來五年 南昌航空裝備產業總收入力爭突破800億元


未來五年 南昌航空裝備產業總收入力爭突破800億元

消費日報網訊(鄧藝童)12月3日下午,南昌市工信局召開南昌市航空裝備產業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市工信局副調研員史渝閩,市工信局軍民融合產業推進處處長石萌達出席會議,並介紹南昌市航空裝備產業發展情況、主要舉措以及未來打算。

史渝閩表示,南昌航空裝備產業有兩個鮮明特點,一個是“早”,一個是“全”。“早”,是說南昌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創造了業界多項“第一”。“全”,是說經過近70年的發展,南昌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航空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擁有國家重點航空製造企業——洪都集團,以及洪都飛機設計所(650所)、南昌航空大學、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江西航空技師學院等科研院所和試驗基地,以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後工作站,具有較強的科技研發和創新能力;擁有航空裝備產業企事業單位40餘家,從業人員一萬餘人,形成了從研發、設計、製造、試飛到適航取證全覆蓋的較為完整的航空裝備產業體系。

目前,南昌航空城洪都產業區基本建成。

今年8月25日,洪都舉行了搬遷入駐儀式,並計劃於今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設。瑤湖機場順利完成了工程建設、校飛、試飛等各項工作,去年8月即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0月底,國產C919大型客機轉場瑤湖機場;未來,瑤湖機場還將成為通航公司的飛行基地,並承接維修改裝、貨運業務等,為南昌市航空裝備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南昌航空城規劃佈局愈加完善。一是積極規劃產業空間佈局。為充分發揮瑤湖機場作用,完善航空城產業空間佈局,南昌市已完成對南昌航空城產業空間規劃和發展佈局規劃的編制,完成了中國商飛生產試飛中心、中發天信、航空產業科創城等項目的選址和規劃佈局工作。二是大力推動航空城配套設施建設。高標準打造了航空大廈,聚集了產業投資、適航審定、低空空域管理和服務等航空配套服務項目,為航空裝備產業集聚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加緊推進了龍翔路、龍翔五路、龍翔六路、航空規劃二路等配套市政道路建設,航空城醫院、學校、公共交通等配套項目都已規劃到位。

航空裝備產業政策正式出臺。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裡的航空產業發展戰略,推進南昌市航空裝備產業快速發展,市政府於去年9月正式出臺了《關於支持南昌民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暫行辦法》。

航空產業平臺建設取得突破。目前,已正式落戶江西適航審定中心審定平臺、北航江西研究院科研平臺、江西華贛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平臺、低空空域管理和服務平臺等4個產業平臺,正積極籌建航空應急救援平臺、通用航空空中旅遊服務平臺、航空技術製造研發平臺、飛行器交易及展覽平臺、人才培訓平臺、民航融合發展示範平臺等6個平臺。

產業招商態勢良好。南昌市正積極加強與中國商飛、中航工業等央企的對接合作。11月初,首屆南昌飛行大會集中籤約了一批航空裝備產業重大項目,投資總額達280億元。目前,全市在談的航空裝備產業項目已有20多個,覆蓋航空材料、航空服務、航空製造等各個領域,將為南昌市航空裝備產業鏈建設再添生力軍。

史渝閩指出,當前,南昌市航空裝備產業的軟硬件條件已經具備、成形,未來五年將著力打造三大基地我國教練機研製生產的核心基地,全國領先的民機生產試飛、民機大部件和航空配套設備生產重要基地,國家通航產業發展示範基地

),構建航空製造、民航運輸、航空服務、臨空經濟“四位一體”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力爭通過五年左右努力,航空裝備產業總收入突破800億元,實現高質量跨躍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