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國航母進入霍爾木茲海峽,伊朗導彈有能力擊沉嗎?

淨賢宮清閒居士


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阿拉伯海和波斯灣的天然咽喉要道,而波斯灣的長度雖然有970多千米,但是寬度不過338千米,伊朗扼守整個波斯灣的東側,如果從海岸線發射反艦導彈,只要射程超過300千米,就可以完全封鎖整個波斯灣水域。而美軍航母一旦進入如此狹小的海域,無異於甕中捉鱉,只要伊朗能夠準確定位美軍航母位置,再施加反艦導彈飽和攻擊,絕對能夠擊沉美軍航母!



伊朗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大量引進了中國的C201、C601等反艦導彈,以此為基礎,綜合在巴列維王朝時期得到的美國和俄羅斯技術,目前已經發展出了規模龐大的反艦導彈家族。比如伊朗著名的努爾反艦導彈,其基礎版本為美國的魚叉導彈,經過伊朗的改造升級後,射程提高到300千米,並且還增加了抗干擾能力和毀傷能力,在2006年的黎以衝突中,黎巴嫩真主黨就曾經使用這款導彈重創了以色列的哈尼特號隱身護衛艦。
▲伊朗C201導彈

伊朗反艦巡航導彈雖然數量眾多,但是美國航母戰鬥群擁有提康德羅加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在內的多艘宙斯盾級防空艦艇,其總共加起來的防空導彈數量高達500枚以上,如果伊朗發動巡航導彈的飽和打擊,其突防概率還是會非常感人。也正是認識到巡航導彈的不足,近年來伊朗又將注意力放到了彈道導彈之上,彈道導彈彈道多在300千米以上、速度在10馬赫以上,美軍標準2雖然能夠攔截,但是成功率卻並不高,因此使用巡航導彈對美軍防空力量進行消耗,然後再用反艦彈道導彈進行最後致命一擊,將會收穫奇效!


伊朗人目前擁有包括光榮征服者和波斯灣兩型反艦彈道導彈,其中最先進的征服者3導彈最大射程已經達到約500千米,末端突防速度超過6馬赫,採用較為先進的電視制導裝置,圓概率誤差不足60米。這樣一款導彈即使不搭配核彈頭,以6馬赫的速度一發命中航母,那也是非死即傷,損失極大。以伊朗軍工業的產量,生產幾百枚這樣的的導彈完全不是問題,足以用來消滅美軍航母以及其配屬艦艇。

據不完全統計,伊朗目前各類反艦導彈的數量已經超過5000枚,並且在海岸制高點安裝了多部對海對空警戒搜索雷達,在戰時能夠一氣呵成的完成從搜索、定位、攻擊等一系列作戰程序。也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實力,伊朗才會多次公開表示,一旦發生戰事,伊朗有實力封鎖並打擊一切進入波斯灣水域的敵人。而美國想要破解伊朗的的反艦戰術,就只能發揮其制空權優勢,先發制人使用絕對優勢的空中戰機、遠程導彈對伊朗的各個導彈陣地、雷達站、指揮部發動毀滅性襲擊!


目前美國在中東地區調兵遣將,不惜將其B2隱身戰略轟炸機也派遣過來,其針對性非常明顯,就是想用這一號稱永不沉沒的空中航母對伊朗實施戰略威懾,但是事實證明,伊朗並不是當年的伊拉克。美國最喜歡派遣無人機對伊朗進行空中偵查,但是卻被擊落多架,尤其是今年,連最先進的全球鷹無人機也被伊朗給打下來了。如果美國真的派遣有人戰機前往伊朗執行任務,真不怕伊朗目前中東地區數一數二的嚴密防空網。既然空中無法取得絕對優勢,那麼美軍航母肯定不敢貿然讓航母進入波斯灣水域,一旦開戰,美軍航母最可能不熟的區域就是阿拉伯外海遠離伊朗主流反艦導彈射程的區域,這才是上上之策。


軍武吐槽君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伊朗導彈是永遠不可能擊沉美國航母的。在正常的情況下,美國壓根兒就不會讓自己的航母在面臨危險的情況下靠近伊朗,美國的航母就算放在那讓伊朗用導彈去轟都不會輕易沉沒,更不要說在美軍有防備的情況下擊沉美軍航母。
(伊朗導彈)


霍爾木茲海峽是溝通波斯灣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這條水道很窄,由於南部的阿曼沒有什麼實力,所以它幾乎就是由伊朗一國把守的。美軍中央司令部的總部設在波斯灣的小島國巴林,所以美軍航母經常會出入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最狹窄的地方只有56公里寬,我們可以假設伊朗的導彈在岸邊守株待兔對美軍航母搞突襲,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朗最多也只能是擊傷美國的航母而不能把美軍航母給擊沉。當然,因為伊朗的軍事實力遠遠弱於美國,所以在現實中伊朗是不可能主動攻擊美軍航母的。
(霍爾木茲海峽地圖)


美國的航母有多難被擊沉呢?我們可以看一個2005年美軍做過的實驗,1961年開始建造的美國小鷹級航母的三號艦“美國號”在退役之後被美國海軍拿來作為實驗的“靶艦”,然後美國海軍從4月19號開始從水下、水面和空中三個方向對“美國號”進行狂轟濫炸,同時航母的多個重要部位都安裝有烈性炸藥,在這樣的情況下經過25天的“精準打擊”,美國號才於5月14號沉入大西洋海底。“小鷹級”航母比美國現役的主力“尼米茲級”航母還落後兩代,而“尼米茲級”航母擁有2000多個水密艙,可以說憑伊朗的實力基本是不可能將其給擊沉。

襲擊美國航母就等於是對美國發動戰爭,美軍航母擁有強大的預警和防空能力,一旦遭遇對手攻擊,就算是在霍爾木茲海峽它也可以對伊朗實施有力的回擊。另外雖然霍爾木茲海峽更靠近伊朗,但是別忘了美國在沙特和卡塔爾等國還有很多軍事基地,美軍戰機可以在幾十分鐘之內趕到戰場提供支援,或者美國直接從盟友國家對伊朗發射導彈進行回擊,所以現實中可能還沒等伊朗把美軍航母給擊傷,它自己就先被美國及其盟友給團滅了。
(美軍航母)


伊朗的導彈射程、打擊精度和突防能力都非常有限,它拿來嚇唬一下伊朗周邊的卡塔爾和阿聯酋這樣的小國還有用,在美軍面前伊朗的導彈實在是派不上什麼用場。現實的戰爭當中,美軍不會讓伊朗有使用導彈攻擊其航母的機會,在決定發動戰爭之後,美國就會首先報廢伊朗的導彈陣地同時使用強大的電磁干擾技術讓伊朗導彈找不到方向,所以伊朗還是省一省,擊沉美國航母這種事情就不是它能幹的。


李姓先生


航母要是那麼容易擊沉,拿還叫航母?如果美國的航母那麼被隨意擊沉,那還是世界霸權的美國嗎?

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將美國航母擊沉的國家有幾個?可以說,屈指可數!

題目問:“伊朗的導彈有能力擊沉美國航母嗎”?答案是;否定的!

有人說了;伊朗不是有數百枚彈道導彈嗎?最大射程可以達到2500公里。不錯,伊朗的彈道導彈可以達到2000多公里的射程,也有近200枚。但是,伊朗的彈道導彈只是普通的彈道導彈,而距離能夠打擊航母的彈道導彈,差的遠著呢。

還有人說:普通的魚雷都可以擊沉航母!那更是“玩笑”了。

美軍將一艘報廢的航母置於大洋深處,作為活靶子練手。美軍使用了多種武器,從天上、水面和水下,對這艘小鷹級“美國號”進行了長達近一個月的連續打擊,據統計,美軍共計發射了各種導彈20餘枚,各種魚雷10幾枚,直至打到25天的時候,這艘8萬噸的巨獸還有一少半船體摟在水面,無奈,美軍引爆了事先安放在船體裡的“高爆炸藥”,美軍終於艱難的將“自己”擊沉。

此次試驗, 雖然美軍保留了打擊能力,“有意”不一下子擊沉,但是,由此也看出,航母確實很強大,真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擊沉的。

再說說彈道導彈打擊航母的技術難度,彈道導彈打擊海上移動目標,是一門多部門合作,多種跟蹤、監測和精密計算的一個複雜過程,其難度不亞於宇宙飛船上天。試問?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可以發射宇宙飛船?

憑伊朗目前的工業水平,肯定是不行。

彈道導彈打擊移動目標,首先要有天基多顆衛星進行跟蹤,還要具備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還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精準的計算出目標航母的速度及運行軌跡,這要藉助超級計算機技術,導彈本身還要具備超音速變軌技術,才能躲過密集航母戰鬥群的防空火力,最後落在航母上。

目前伊朗,不具備天空監測跟蹤衛星、不具備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不具備大氣層外變軌技術。

總之,憑藉目前伊朗的軍事能力,想擊沉一艘美軍航母,難!


東義義


真要是進去了,是有能力擊沉的。不過美國會那麼缺心眼嗎?

霍爾木茲海峽的寬度

霍爾木茲海峽的寬度太窄了,據稱最窄處只有39公里。從地圖上量,東西走向上比較顯眼的狹窄處也有50公里,南北走向的寬度稍寬一些,但也只有90公里。對於伊朗掌握的導彈而言,全射程覆蓋毫無問題。再說,因為吃水需要一定深度,航空母艦更甚,只能走主航道。那樣離著伊朗更近,伊朗人在境內的高山上沒準用望遠鏡都能看見美軍航空母艦。所以,美軍航空母艦肯定不會走這麼危險暴露的航線,特別是在伊朗手中有各種導彈的情況下。

霍爾木茲海峽的水文

先看通航條件:海峽的平均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這種水文條件複雜的航道,航空母艦編隊一般是不會以身犯險的。

再看與氣象關係密切的水文條件:由於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結果海峽內海水鹽度高達37~38‰,波斯灣鹽度達38~41‰。海峽和波斯灣鹽度大於阿曼灣,產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發阿曼灣鹽度較小的海水通過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鹽度較大海水通過海峽底層流向阿曼灣。所以,霍爾木茲海峽還存在著鹽度躍層,這對於潛艇而言是個好消息,可以利用躍層形成的聲影區搞伏擊和躲避反潛攻擊。反之,對於美軍航空母艦來說就是個頭疼的事。

為什麼進海峽?

進入海峽要幹什麼?是對伊朗施壓嗎?施壓有各種方式,出動航母效果好,但是要考慮航母的安全係數。前面已經分析了這樣做的危險因素太多。可以在霍爾木茲海峽以南阿曼灣和阿拉伯海的開闊水域部署,有足夠迴旋空間,其艦載機打擊半徑也能夠觸及伊朗最南端。再說,還有射程 更遠一些的戰斧導彈。對於施壓而言已經可以了。因此,不進霍爾木茲海峽也可以達到近似的目的。

綜合以上分析,美國海軍是不會讓自己的航空母艦輕易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的。那樣危險係數太大,而所得甚少。因此,即便是為了施加壓力,也只會一定程度地靠近霍爾木茲海峽,但基本不會進入這一危險海區。


asiavikin


如果美國航母進入霍爾木茲海峽,伊朗導彈的確有能力擊中美國航母。


導彈打航母是一門非常高級的技術,需要指控、控制、通訊、情報、偵查、打擊單元等一套完整的打擊體系進行協同作戰,但是得利於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有利的地理因素,在霍爾木茲海峽內作戰,伊朗可以用地形代替其在軍事裝備和技術上的不足。

首先討論對航母的探測系統。

得利於地形,伊朗的岸基雷達系統就能覆蓋霍爾木茲海峽,此外伊朗還在霍爾木茲海峽內部署有聲吶等探測系統。

伊朗的這些能夠移動的岸基雷達系統就能夠代替跟蹤和探測航母需要的低軌道衛星系統。

再來討論打擊系統,既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因為要進入大氣層,所以航母戰隊群具備的大型雷達系統、攔截系統、反導系統足以攔截一定的來襲彈道導彈。

但是伊朗依然得利於地形因素,其很多短程彈道導彈就能夠覆蓋波斯灣,所以伊朗的很多短程彈道導彈是不需要經過大氣層的,這就促使其彈道導彈被攔截的幾率下降。

還是得利於地形因素,利用地理之便,伊朗多年來經營和部署了龐大的導彈庫,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所以伊朗可以對霍爾木茲海峽內的目標進行飽和攻擊。

所以美國航母戰隊群正要在霍爾木茲海峽內和伊朗較量,雙方還是有的打的。

◎霍爾木茲海峽。

現實中,美國航母要進入霍爾木茲海峽,顯然將會對伊朗進行飽和式轟炸,摧毀伊朗的導彈庫和覆蓋霍爾木茲海峽的雷達系統。

但是伊朗的這些導彈和雷達都是可以說移動的,而且伊朗還建立有龐大的地下隧道系統,能夠在隧道和山體內移動和發射導彈,伊朗有些指揮部據悉深入地下500米,這都增加了伊朗雷達系統和導彈系統的生存率,而伊朗多山地地形,這又增加了自身裝備的打擊生存率。

只要美國的空中打擊不能完全摧毀伊朗的彈道導彈系統、雷達系統、指揮系統,美國就不敢輕易派遣航母進入霍爾木茲海峽,但是不介入霍爾木茲海峽,美國就沒有辦法大規模登陸地面作戰。

這實際上似乎形成了一個死衚衕,更形成了一個互相牽制和威懾的平衡,大抵也是基於此,所以美伊兩國都是一直互放狠話,但都不動手。


中評中語


霍爾木茲海峽長55-125公里,寬38.9-97公里,而岸基反艦導彈射程均超出海峽寬度,戰時狀態下,美國航母是不會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的。

一旦開戰,航母龐大的體積在狹小的海峽內將是伊朗岸基反艦導彈的醒目打擊目標,或者說美國航母進入霍爾木茲海峽是以己之短攻對方之長,航母優勢在大洋,狹小的海峽將充分發揮伊朗天時地利之便,水面輕型快艇的群狼戰術,加上伊朗龐大的岸基反艦導彈等交叉火力突擊,是完全有可能擊沉擊傷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的美航母。



嶺南隨行記


伊朗的導彈有能力擊沉美國航母嗎?這個答案只有通過實戰的檢驗才有結果,現在伊朗還沒有能力提供一艘類似於美國航母的艦船做“靶子”進行模擬實驗。

先不論是否能夠擊沉,只要伊朗敢於發射導彈攻擊美國航母就意味著向美國宣戰了,美國的航母就是國家領土。宣戰的後果是什麼呢?

預測如下:

北約國家集體將依據盟約把伊朗作為敵對國配合美國與伊朗宣戰,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宣戰而且還有經濟上的全面封鎖,即時伊朗石油貿易必然會徹底中斷,就是伊朗的友好國家也不會冒著戰爭風險與伊朗做石油交易。

也許我們認為,美國對伊朗一旦發動戰爭就是第二個“阿富汗”的結局。我不以為然,美國不會再犯發動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錯誤,特別是特朗普不會。特朗普競選總統的承諾就是承認“中東戰爭”的失敗,他不會再派陸軍直接進攻伊朗本土。

美國是一個崇尚創新的國家,美國人會用讓人意想不到的戰略戰術,包括經濟制裁,軍事威懾,有限度的打擊伊朗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核試驗設施及對伊朗精神領袖的斬首行動還有發動伊朗人民內部起義等綜合手段,徹底打垮伊朗的海軍,空軍,導彈發射基地,導彈製造工廠。

最終使伊朗喪失進攻美國航母的能力。

也許有人認為中俄會全力支持伊朗,我看這是不可能的。必定中美關係,俄美關係比中俄與伊朗的關係要重要一百倍,誰也不會為了伊朗這個“中世紀”落後國家與美國宣戰。


老樂160608971


不只是伊朗的導彈,伊朗的魚雷等武器,都可以在霍爾木茲海峽擊沉美國航母,但是伊朗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會是空前絕後的,美軍肯定會對伊朗大動干戈,伊朗現在的政府被推翻是少不了的。不過伊朗不會愚蠢到突然擊沉美國一艘航母,而換回來滅頂之災。

為什麼所長這麼肯定伊朗可以擊沉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航母呢?實際上總結起來就一點:霍爾木茲海峽太窄了!最窄的地方只有50公里左右,能夠航行的海域寬度更窄!對於這樣短的距離,別說伊朗的導彈,就是伊朗的岸防火炮都可以覆蓋整個霍爾木茲海峽,同時水下的水雷或者魚雷再行動,擊沉美國的航母很有可能。

但是以上說的情況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伊朗突然發動打擊,讓美國短時間內毫無招架之力!就如同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一樣,不過伊朗偷襲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航母更容易一些,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的反艦導彈,再配合魚雷等武器,其實魚雷對航母的破壞效果更好,直接命中吃水線附近。

伊朗的反艦導彈的實力在波斯灣地區可以排在第一,不管它獲得了哪個國家的技術幫助,但是至少伊朗具備自己生產反艦導彈的能力,可以自己控制生產反艦導彈的數量,伊朗此前宣稱在波斯灣沿岸部署了數千枚反艦導彈,雖然可能數量有些誇張,但是數百枚絕對是有的。

比如伊朗的“努爾”反艦導彈,就是伊朗國產的一款射程可以達到300公里的反艦導彈,伊朗多次對外發布了“努爾”反艦導彈試射的畫面,用於威懾美國等西方國家。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伊朗的這款反艦導彈,正是仿製的是美國“魚叉”反艦導彈。

不過還是一開始說的,伊朗有能力通過偷襲的方式擊沉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航母,但是代價是巨大的,一向自信和驕傲的美國人,面對如此重大的打擊,絕對會報復伊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讓伊朗付出慘重的教訓。

所以伊朗是有能力,但是沒有膽量,其實也沒有必要,美伊對峙,伊朗犯不著首先動武,那樣只能招來美軍的報復,美伊若是開戰,大概率還是美軍首先動手,而一旦美軍首先動手,美國的航母會遠離伊朗近海,伊朗是沒有機會擊沉美國航母,甚至擊傷都不可能。


資訊所長


伊朗有能力擊沉包括美國航母在內的所有進入波斯灣的軍艦,只要伊朗下了這個決心,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母將會有去無回。2019年11月21日,美國海軍的“林肯”號核動力航母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了波斯灣海域,以此顯示自己的軍事力量,對伊朗施加軍事壓力,但是事實上,伊朗對此不以為然,就是因為伊朗有能力擊沉這艘航母,只是不願意罷了。

圖為發射中的岸基“努爾”反艦導彈,他是伊朗最先進的反艦導彈。


其實,伊朗的軍事力量並不強大,能夠在波斯灣擊沉任何艦船,其實只是因為波斯灣太小了,屬於典型的“澡盆”海域。波斯灣長970多千米,寬56-338千米,面積僅24.1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大概只有40米,最大深度也不過104米。中美俄三大國的反艦導彈射程早已經超過了800公里,巡航導彈射程也有2500公里,伊朗雖然沒有這樣先進的導彈,但是射程200-400公里的反艦導彈還是很多的。

紅色圓圈內為霍爾木茲海峽,最窄處38公里,橢圓圈內為波斯灣,非常的狹窄,整個波斯灣右岸都是伊朗沿海,伊朗可以輕易對波斯灣內目標實施攻擊。


比如,伊朗過去曾經從我國進口過C-802反艦導彈,並且對其進行逆向仿製,研發了自己的“努爾”反艦導彈,同時把“努爾”導彈的發射進行優化,使其可以廣泛部署在海陸空各種平臺上,迄今為止,搭載過“努爾”反艦導彈的包括地面的發射車、F-4D“鬼怪”戰鬥機、直升機、導彈快艇和導彈護衛艦等,實現了立體化打擊能力。該導彈射程為280公里,從射程來看,已經覆蓋了波斯灣全部海域,也就是說,任何進入這一海域的艦船,都在伊朗反艦導彈打擊範圍內。

圖為伊朗用直升機掛載“努爾”反艦導彈,“努爾”導彈已經實現了空中、海上、陸地多平臺使用能力。


除了“努爾”導彈,伊朗還有大量的水雷,伊朗一共有1萬多枚水雷,其中包括一些智能水雷,比如聲磁水雷等,可以對艦船的物理場信號進行探測,一旦發現附近有軍艦經過,就會馬上靠近並引爆。這些水雷可以由飛機、潛艇、軍艦、快艇甚至是蛙人密集佈置。波斯灣的進出口是霍爾木茲海峽,該海峽平均水深才70米,最淺處僅僅10米,最窄處也不過才38公里,通過大量佈置水雷就可以完全的封鎖該海峽,任何軍艦一旦進入波斯灣都將出不來。

圖為伊朗的F-4D戰鬥機掛載“努爾”反艦導彈,這樣該導彈就實現了真正的空中打擊能力,作戰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大大增強。


伊朗還發展了一些新概念武器,比如反艦彈道導彈,型號為“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是蘇聯時期發明的一種反艦利器,因其射程遠、速度快、難以攔截,因此成為反航母作戰的利器,但是由於技術難度大,實現難度高,因此蘇聯一直沒有批量裝備。一直到我國發展成功東風-21D和東風-26等反艦彈道導彈,才讓這種導彈從設想變成了現實,射程達到了4000公里。

圖為伊朗的“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


以伊朗的技術水平,發展成功反艦彈道導彈是不可能的,但是伊朗宣佈自己可以製造這種導彈,更多隻是起到威懾目的。“波斯灣”導彈的外形看上去和蘇聯時期出口伊朗的“蛙-7”戰術火箭非常類似,“蛙-7”是一種大威力、大口徑的火箭彈,不依靠發射滑軌發射,外觀類似於彈道導彈,使用方式也和彈道導彈類似,但是火箭彈無制導,命中精度較差,適合一線部隊大量裝備,進行針對敵人戰役集群的面殺傷作戰。

圖為伊朗公開展示“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


伊朗用“蛙-7”火箭改造出近程戰術彈道導彈,射程也只有200-300公里,而且因為沒有末端機動能力,因此命中的精度也較差,這種所謂的反艦彈道導彈,更多隻是一種宣傳。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種導彈對於進入波斯灣水域、行動緩慢的美國海軍大型航母還是有一定威脅的,一旦應用得當,也有機會命中航母。

圖為伊朗“努爾”反艦導彈生產線。


因此,伊朗具備擊沉進入波斯灣的美軍航母的實力,是否擊沉還是要看伊朗的戰略抉擇,但是美國把航母開進波斯灣,實際等於把航母的生死交給了伊朗手中,這種行為其實並不算是明智。


海事先鋒


美國航母進入霍爾木茲海峽就是一付活棺材,就是一個靶子,伊朗能輕鬆擊沉美軍的航母,但是能擊沉並不一定敢擊沉!也並不一定會採取擊沉行動!美伊關係不搞到你死我活的戰爭激烈地步,伊朗是不會有擊沉航母的行動計劃的。美國航母戰鬥力雖然強悍,但也不是隨便為所欲為的,而是要在充分評估後,依據蒐集的情報,準確的部署到相對安全的位置,才會對目標進行攻擊。


一般情況下,除了補給、維護、保養,美國航母都會遠離行動目標,對於擁有強大反航母能力的國家,美國航母會遠離千里之外,對於伊朗這種國家,美國的航母經常會遊弋在阿拉伯外海,對伊朗進行監視與戒備。戰時,在沒有清除掉伊朗的防空導彈系統和一定的導彈設施之前,美國航母不會輕易進入伊朗的打擊範圍圈內。

美國航母的防禦半徑一般都有350海里到450海里,也就是說650公里到800公里的防禦圈。理論上遠離伊朗本土650公里之外,以伊朗的電子雷達技術,伊朗拿美國航母無能為力,既發現不了,又打不準。而一旦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美國的航母就無處藏身,伊朗既能發現又能擊毀美國的航母。



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石油通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最寬處97公里,最狹處38.9公里,東西長150公里,南北寬56公里至125公里。伊朗利用霍爾木茲海峽海峽附近的空軍基地就能要了美國航母的命,利用戰鬥機,無人機對美軍航母進行襲擊就能讓美軍應接不暇。更不要說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部署的大量反艦導彈,特別是反艦彈道導彈,伊朗反艦彈道導彈可以憑藉快速的末端突防能力,成為美軍航母的噩夢!還有伊朗海軍不起眼的艦艇,潛艇等攜帶大量反艦導彈,就可以有效擊沉美軍的航母,讓其有來無回。



伊朗的導彈技術更新也比較的快速,在得到新型的電子系統裝備後,伊朗的導彈技術,雷達電子技術突飛猛進,對美軍軍機以及海軍艦艇帶來了致命的威脅!在阿拉伯外海美軍航母可以躲在伊朗反艦導彈射程之外,進入霍爾木茲海峽伊朗所有的反艦導彈都夠的著美軍的航母。


300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波斯灣”即“霍爾木茲-1”型,採用光學制導,再入軌速度達三倍音速,直接覆蓋霍爾木茲海峽還能轉一個彎回來,遠超霍爾木茲海峽海域。“霍爾木茲-2”型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再入軌速度提高到五倍音速,同時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而最新的反艦彈道導彈攻擊範圍則達到了700公里,伊朗全力研製,並部署的最新反艦彈道導彈伊朗沒有做更多的披露,但被伊朗視為是對付美國海軍艦艇的“秘密武器”!

還有一型導彈“法塔赫-Mobin”使用紅外導引頭,並降低雷達散射截面,也就是說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同時又能反艦又能對地攻擊,是一款多功能導彈,有了這幾款反艦導彈,加上其他的打擊火力,美軍航母在霍爾木茲海峽,只有捱打的份,凶多吉少,被擊沉是遲早的事!就憑伊朗的幾款反艦彈道導彈,就能擊沉美軍航母!何況這麼多的擊沉手段和武備力量!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