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審核制度一直無解,員工掃樓又引爭議,該拿什麼拯救水滴籌?

據報道,互聯網籌款平臺“水滴籌”在超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有人拍到這些地推人員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

他們自稱“志願者”,隨意填寫募捐金額,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每單提成80元到150元,月入過萬,實行績效末位淘汰。但是,事後平臺對所得善款用途並沒有有效監督。這起事件經過媒體報道後也迅速引起了網友的諸多熱議。

很多人認為互聯網眾籌本來是救人於水火的好事情,但水滴籌把這當成一種任務,甚至員工按單提成,從中牟利,很明顯這是在消費了大眾的愛心,是不對的。

審核制度一直無解,員工掃樓又引爭議,該拿什麼拯救水滴籌?

對於這起事件,水滴籌官方也給出了回應稱,視頻報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嚴重違反了水滴公司價值觀、準則及相關規定,調查清楚後將給以嚴懲。目前,公司已成立緊急工作小組,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寧波、鄭州、成都等地,開展相關情況排查。水滴籌表示,自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水滴籌所引發的事件遠不止這一起,比如同樣也是今年發生的演員吳鶴臣腦出血眾籌百萬事件。家中在北京有車有房,老婆剛換今年新出的華為手機,這樣的家庭條件還在水滴籌獅子大張口,向普通大眾籌錢,被不少人痛罵水滴籌負了滴水之恩。

審核制度一直無解,員工掃樓又引爭議,該拿什麼拯救水滴籌?

自那時起,或者說自成立以來,水滴籌官方就曾多次表示一定大力整改平臺的審核制度,然而時隔幾個月又曝出這樣的負面事件,不免讓人深思,水滴籌這樣的平臺究竟該怎麼整治才能更長遠地走下去?

有人說,這種平臺可以封殺了,朋友圈看到這種藉著生病的名義大肆“乞討”的鏈接就煩。這種想法未免過激,不可否認的是,水滴籌自成立以來,確實幫助了不少困難家庭解決了一時的難題,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我們不能因為一些不正確的現象便全然否定,而應該思考,像水滴籌這種平臺,規範的審核認證怎麼就這麼難呢?

審核制度一直無解,員工掃樓又引爭議,該拿什麼拯救水滴籌?

同樣遭遇這種情況的還有滴滴順風車,一方面,大眾需要這個平臺,一方面,平臺的監管不力以及一些人為因素讓這些平臺難以真正發揮有效的作用,反而讓不良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機。

其實,對於水滴籌而言,這次事件的整頓並沒有想象中難,設置線下地推人員其實是個很好的方式,因為沒有他們,相信很多得了大病無法籌款的不懂水滴籌的窮人,連最後一次自救的機會也失去了。而問題關鍵就在於,地推人員的KPI考核不應將達成單數作為標準,這會讓本來的善意變味,本來一件好事在地推人員的助推之下,也就成了壞事了。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