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改變銀行”五大行終於妥協

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改變銀行”五大行終於妥協

馬雲曾在退休的最後一刻,銀聯卻在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封題為《今天馬雲退休了,支付行業依然蓬勃可期》的公開信。

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改變銀行”五大行終於妥協

信中表示,馬雲老師從創辦阿里巴巴至今的20年,對中國電子商務和支付行業的貢獻是巨大的,在支付行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支付行業的變革和創新,未來需要更多“付出者”投身專研,發揚光大。

他曾用二維碼取代了POSS機,用手機消滅了銀行卡。今天中匯君帶大家回顧一下我國支付方式的變遷,從1985年開始,第一張銀行卡的出現,到中國銀聯的成立,再到支付寶寶的出現,支付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改變銀行”五大行終於妥協

01

第一張銀行卡

1985年3月,由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的“中銀卡”開啟了中國銀行卡使用的神奇之門。

02

第一張信用卡

1986年6月,中國銀行發行的“長城卡”成為我國國內發行的第一張信用卡,這是在國外遊客來大陸旅遊的刺激下產生的。此後,各大銀行相繼推出自己的信用卡。

03

第一家網上銀行

1996年中國銀行率先建立網上銀行服務,第一筆業務發生在1998年3月6日。而國內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網銀是招商銀行1998年7月6日推出的“一網通-網上支付”業務。

04

VISA進入中國與銀聯的成立

銀聯成立前,各個銀行各自為政,消費時需要在該銀行對應的POS機上刷卡。2002年,中銀聯成立並且與VISA合作,迎來了“雙標卡”消費時代,逐漸發展成為在國內任何有POS機的地方都可以刷卡消費。

05

電子商務時代,網上支付井噴

1996年電子商務進入美國人的視野,中國互聯網用戶從1996年10萬,增長為1999年的400萬,增長了40倍。

06

支付寶開啟新篇章

支付寶成為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隨後,騰訊在2005年推出旗下財付通業務,網絡支付成為司空見慣的支付方式。

07

移動支付大潮來襲

2013年8月9日,微信5.0版本新增微信支付功能;

2014年9月10日,蘋果發佈APPLE PAY;

08

新技術手段支付

2018年12月13日,支付寶推出面部支付產品“支付寶蜻蜓”。

1

相愛相殺

支付寶雖然一直動作不斷,但很多人似乎都感受到支付寶發展的疲態,新功能被批雞肋,餘額寶的收益不斷下降,用戶在流失……

回想當年,馬雲的那句豪言壯語“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說出來後,當時很多行業大咖都在嘲笑馬雲,金融機構更是沒放在眼裡。但時間證明,馬雲的話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以支付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平臺可以說在前幾年出盡了風頭,將傳統銀行狠狠地壓在身下。而如今,支付寶發展稍顯乏力,此時的銀行卻在默默發力尋求變革,爭取徹底翻身做主人。這一路,支付寶和銀行就是在相愛相殺競爭合作中走過來的。

2

迅速崛起

最初支付寶只是附屬淘寶的一個支付工具,最開始支付寶與銀行達成合作,雙方從電商支付中獲益。2013年支付寶推出“轉賬到銀行卡”功能,單筆或每日5萬元內免費轉賬限額,而當時銀行的轉賬手續費可以說讓很多用戶苦不堪言,支付寶推出的這一功能,“俘獲”了不少用戶。

同年6月,支付寶再放大招,與天弘基金推出的“餘額寶”上線,在初期收益率持續上漲,基本都能保持在6%以上。這樣的收益是相當誘惑了,再加上餘額寶的用戶體驗做得非常好,資金的轉入、轉出和消費都相當便捷,越來越多的人把錢從銀行“搬”到了餘額寶。在2018年6月底餘額寶的總規模就達到了18602億元,也是歷史上首次超過了“四大行”的個人活期存款,中國銀行在2017年年報的個人活期存款餘額為17986億元。

再後來又推出借唄、花唄,逐漸搶佔銀行信用卡市場,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支付寶不斷推出各種優惠活動來吸引用戶。就這樣,支付寶經過了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第三方獨立支付平臺,發展速度迅速超越國外同行,對銀行等實體金融造成了較大沖擊。

傳統銀行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誰。

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改變銀行”五大行終於妥協

3

奮起直追

外圍環境的迅速變化傳統銀行,近幾年銀行也加快自身改革的腳步,不斷更新,推出自己的互聯網金融產品,與互聯網公司強強聯手,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多元化改變,試圖將用戶一步步地“奪回”。

2017年底,由各商業銀行和銀聯共同推出的雲閃付app上線,產品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和支付寶和微信抗衡。雲閃付也憑藉著其眾多優勢,吸引了一批用戶。一次性可以同時綁定並管理10張銀行卡,這讓很多人紛紛卸載了各家銀行的app。還有一項更人性的功能,不收取任何手續費,雲閃付就是抓住這一痛點。

同時現在的銀行卡也已經全面實施跨行取款,免手續費的問題。

各行也在嘗試與一些互聯網公司合作,紛紛與中國五大互聯網巨頭簽約。傳統銀行無論是在產品的體驗還是在營銷策劃上都與互聯網公司有一定的差距,這樣的聯姻可以使銀行充分借鑑互聯網公司先進的技術,當然,互聯網公司也可以藉助銀行的優勢,也是一個互相借鑑學習的過程。

4

堅持最後

支付寶和銀行間的激烈競爭還在繼續。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高高在上”的銀行也已經放下了身段,更加親民,大家都在努力創新,嘗試著改變。最後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銀行,如果不能保證老百姓的資金安全,不能讓大家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不給用戶帶來好的服務和體驗,都將會被市場所淘汰。

在中匯君看來,並非要拼個你死我活的結果,強強合作或許才是更明智的選擇,互相接納,互相學習,才能夠實現合作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