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內蒙古磴口縣概況

磴口縣概況

磴口縣地處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西南部。總面積4166.6平方公里,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稱。常駐人口11.64萬人,有蒙、漢、回、滿等十七個民族。全縣轄4鎮1蘇木、5個國營農場,47個嘎查村,縣境內駐有中國林科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縣政府所在地巴彥高勒鎮。

磴口縣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獨特。烏蘭布和沙區有425萬畝土地可待利用,陰山一線已探明的伴生金銀礦、銅、鐵、白瓷石、紅柱石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高。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充足,年日照時數為3300小時,年均風速為3米/秒,是全國內陸僅有的幾個風能、太陽能豐富區之一。名優特產華萊士瓜、王爺地甘草、南瓜、二狼山白山羊絨、黃河鯰魚、鯉魚等在國內外久享盛名,有機奶、肉蓯蓉發展潛力巨大,是“中國華萊士蜜瓜之鄉”和“中國油葵之鄉”。黃河流經縣境52公里,110國道、京藏高速、包蘭鐵路、臨策鐵路橫貫全境。

磴口縣歷史悠久,古文化遺存甚多。先後榮獲“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名縣”、“全區防沙治沙先進集體”和“全國科普示範縣”稱號。

磴口縣的自然地理

磴口縣縣境地形地貌複雜,大體可分為山地、沙漠、平原、河流四種類型:北部是高聳巍峨的狼山山脈,為土石山區,面積145.3萬畝,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西部是廣袤的烏蘭布和大沙漠,地表為沙丘和沙生植物覆蓋,面積426.9萬畝;東部為一望無垠的黃河沖積平原,平原區45.6萬畝,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縱橫,灌溉便利;南面是奔騰咆哮的古老黃河,黃河水域7.3萬畝,整個地形除山區外呈現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逐步向西北傾斜,從東南總乾渠引水閘到西北烏蘭布和沙區,坡降23米。境內海拔最高2046米,最低1030米。

磴口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徵是冬季寒冷漫長,春秋短暫,夏季炎熱,降雨量少,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積溫高,無霜期短。全年日照時數3300小時以上,全年無霜期在136-205天之間,年平均氣溫為7.6℃,植物生長期的5-9月份光合有效輻射40.19千卡/cm2,植物生長期的積溫約為3100℃,生長期晝夜溫差14.5℃。年平均降雨量144.5mm,年均蒸發量2397.6mm。這種獨特氣候特徵有利於幹物質糖分積累,適宜北方農作物生長。

磴口縣瀕臨黃河,依烏蘭布和沙漠,北靠陰山,獨特地理優勢和氣候特徵,使這裡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盛產小麥、玉米、油葵、甜菜、番茄等農作物。名優特產華萊士瓜、王爺地甘草、蓯蓉、南瓜、二狼山山羊絨等在國內外久負盛名;野生植物主要有山榆、胡楊、梭梭林、中藥材等;動物主要有天鵝、灰鶴、野鴨、野雞、黃羊、野兔、各種魚類等,其中尤以黃河鯰魚、鯉魚最為出名。我縣境內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已發現的有20多種,其中金屬礦有金、銀、銅、鐵,非金屬礦有紅柱石、白瓷石、大理石、硅石、鉀長石、雲母、建築用砂石、粘土及礦泉水,此外,還有放射性礦產鈾。

秦統一中國後,這裡屬新秦地。漢武帝時設朔方郡,下設十個縣,其中窳渾、臨戎、三封三個縣的古城遺址都在磴口境內,曾是漢朝在朔方的繁榮墾區,當時三縣人口已達7萬餘人。有史記載,公元十年,“朔方無復兵馬之上蹤”,“數世不見煙火之警,人民熾盛,牛馬布野”。在相當一段歷史時期內,中國的統治者對此地鞭長莫及,邊疆少數民族紛紛興起,建立政權。北魏時,磴口地區屬夏州;唐朝歸夏州節度使;宋時、党項族漸強,建立西夏王朝,此地歸天德軍;元歸甘肅路;清屬寧夏道。清初、磴口地區即屬阿拉善王爺封地。乾隆年間,選定磴口為吉蘭泰食鹽外運碼頭,並設衙署,駐紮司員,促進了蹬口地方手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發展。1926年,馮玉祥將軍五原誓師後,向西挺進,路經磴口,為軍需供應方便和與綏甘廊銜接,遂決定設“磴口兵站”,並於1929年1月經南京國民政府批准設縣,歸屬寧夏。解放後,磴口縣仍屬寧夏管轄。1954年,甘肅、寧夏合併,磴口縣直屬甘肅省阿拉善自治州,至1956年,自治州改為巴彥淖爾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磴口屬其轄。1958年,巴彥淖爾盟與河套行政區合併,仍稱巴彥淖爾盟,盟府設在磴口縣巴彥高勒鎮。1960年,撤銷磴口縣成立巴彥高勒市。1964年,撤銷巴彥高勒市恢復磴口縣。1971年盟府遷駐臨河,磴口縣為其所轄。

聖牧高科成為全市首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本土企業。蒙牛乳業、佳格植物油、泰順番茄運行質量進一步提升。宇樂氯鹼化工循環經濟項目加快建設,利川技改搬遷設備安裝到位。山路、國華、國電、中電投二期光伏項目將併網發電,萬畝光伏產業園初具規模,全縣光伏發電能力達到185兆瓦,電力裝機總量突破900兆瓦。財富能源、東達蒙古王、蒙草抗旱等一批知名企業正式入駐,引進國內到位資金33億元,入園企業達到70戶。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納林湖、萬泉湖、金馬湖景區更具魅力,黃河溼地公園、黃河觀光塔、萬畝葵園和阿貴廟景區道路正式建成。第二十二屆華萊士節文體活動精彩紛呈,龍舟賽、垂釣大賽、足球賽和書畫票證展等民間系列活動成功舉辦。全年接待遊客突破7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億元。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隆盛合鎮協成新村、補隆淖鎮壩楞新村被評為“自治區美麗鄉村”。投資2.5億元的29個嘎查村分場“十個全覆蓋”工程年度任務全部完成,改造危舊房1692戶,2650人安全飲水問題得到解決,新修通村油路53公里,硬化嘎查村分場街巷70公里,安裝“戶戶通”2100戶,新建改造校舍3200平方米,新建標準化衛生室6所、便民連鎖超市25個、日用品配送中心1個、文化活動室5個,為14個文化活動室配套了文化活動器材,農牧區電網改造全面推進,社會保障覆蓋面繼續擴大。投資3.3億元,改造中低產田4.8萬畝,完成土地整治16萬畝,襯砌沈烏乾渠30.3公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田4萬畝。城鎮建設完成投資18.4億元。新修城區黑色道路6.2公里。建成回遷房2.2萬平方米,開工建設公租房397套、廉租房804套,完成房地產開發30萬平方米。2個出口改造基本完工。新增城鎮綠地50萬平方米。完成生態建設任務18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9.5%。完成了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汙水處理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華潤金牛電廠2號機組脫硝和增容脫硫改造工程完工投運,節能減排任務圓滿完成。財政用於民生事業支出達到8.6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75%。17個嘎查村分場“三到村三到戶”精準扶貧項目全部啟動,3個生態脆弱地區扶貧移民搬遷工程順利實施,發放金融扶貧貸款6549萬元。轉移農牧區富餘勞動力9543人,新增城鎮就業850人,發放就業再就業和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2800萬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人均達到1939元,城鄉低保月人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432元和250元,新型農牧區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9%。農牧區綜合敬老院主體完工。縣財政安排2865萬元,低收入農牧戶冬季煤補發放到位,行政事業單位人員通訊補貼全部兌現。安置“三支一扶”、“社區民生”志願者50名,為衛生、教育系統招聘專業技術人才75名。新建縣幼兒園、二完小綜合樓投入使用,農牧區8所小學校舍全部新建。衛生監督所、補隆淖和協成衛生院投入使用,農牧民就近就醫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馮玉祥西北軍糧倉博物館、黃河三盛公地質博物館、治沙紀念園主體完工,5部民間作品榮獲自治區二人臺藝術節優秀節目獎。統計基層基礎工作通過自治區“五星級”達標驗收。補隆淖鎮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

近年來,磴口縣以“城市建設市場化、資源利用商品化、基礎設施社會化、城市管理企業化”的經營城市理念為先導,按照“東開西進、南優北拓”的城市發展思路,突出人氣和市氣“兩個重點”,精心塑造黃河風情和沙漠綠洲“兩個個性”,圍繞建設“人在花中、樓在綠中、城在景中”的黃河生態園林式旅遊城市這一目標,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大刀闊斧的進行城鎮建設。2000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城鎮建設資金7.8億元,新建改建城鎮黑色路面48.7公里,巴鎮城區已形成了十橫十縱的城鎮道路網絡格局;建成了佔地3.96萬平米的富源廣場,城區綠地面積達209.6公頃;新建居民住宅小區23個,總面積63萬平米,人均住房面積由2000年的22.4平米提高到26.2平米,城鎮集中供熱面積達到47.3萬平米。巴鎮建成區面積由1990年的5.3平方公里擴大到8.1平方公里;全縣城鎮化率由上世紀90年代初的22%提高到了44.2%。

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龍頭和靈魂。從2002年開始,磴口縣投資35萬元,聘請內蒙古城市規劃市政設計研究院的專家對城鎮總體規劃進行了第四次修編。重點對城鎮工業區、住宅區、商貿區、行政區、文化區、經濟開發區進行了詳細規劃,突出留足綠地、建築錯落有致、街景有別、小區各異、綠色生態的新個性,使巴鎮規劃控制面積由8.1平方公里擴大到16平方公里,六大功能區形成了一個科學、協調、完整的有機統一體。

為了建設“綠樹、白樓、虹燈”為特色的生態園林城鎮,按照“誰受益,誰投資”和“居民集一點,政府補一點”的原則,積極組織實施了硬化工程、亮化工程、綠化工程,對巴鎮居民區巷道分步驟、分年限進行硬化,並對主街道兩側路肩進行了彩磚硬化,對沿街各單位、企業、商業門點,本著自行硬化的原則,全部完成硬化任務。實施了“霓紅燈計劃”,對主街道兩側沿街單位、門點安裝射燈、彩燈,並對鎮內七座鐵塔進行了彩燈裝飾,鎮內道路亮化覆蓋率達到了95%。完成主街道兩側樹種更新改造工程10公里,八條街道兩側植樹綠化10000株,新增街道兩側花草綠地12500平米,實施了團結路、東風街主幹道立體式和迎街單位、住宅小區等重點部位的見縫插綠、退硬還綠、拆牆透綠,人均公共綠地達8.6平米,巴鎮綠化覆蓋率達到32.2%。

水資源介紹

黃河水是磴口縣最大的水資源,它可用來灌溉農田,且是磴口地下水補給的主要來源。磴口縣有52公里河岸線,三條幹渠引水量4億立方米,河水適宜農作物灌溉。境內有自然湖泊31個,總面積3.64萬畝。黃河流經巴鎮地段的河床寬度1500-4000米,水位平均1051.74米,洪水期為7-9月,最大流量為4600立方米/秒;枯水期為12-1月,平均流量為1000-2000立方米/秒。巴鎮範圍內的主要地質構造為第四紀近代沖積層,由於受構造影響,巖質顆粒組織較細,孔隙率大,含水層分為潛水及承壓水兩大層。潛水層的埋深極淺,僅為2-3米左右,承壓水又可分為第二含水層和第三含水層。第二含水層的埋深為地面以下15-25米,平均厚度為14.8米。第三層含水層的埋深為53-120米之間,平均厚度37米,第三含水層的靜儲量為19億立方米,動儲量為5846立方米/晝夜,水質除含氟化物略超標外其餘均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具有糧豐、草盛、畜壯、富饒而以美麗著稱的磴口縣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內蒙古河套平原上,它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壯美的自然風光令人歎為觀止。

磴口縣地處東經106°9′---107°10′,北緯40°9′----40°57′,東依黃河,北靠陰山,西鄰烏蘭布和沙漠。包蘭鐵路、110國道和丹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烏海機場僅80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全境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平均氣溫7.6℃。早在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秦漢時期是屯墾戍邊的軍事要塞區,曾一度出現過“數世不見煙火之警,人民熾盛,牛馬布野”、“將軍塞外遊,杏花滿枝頭”的繁華盛世。千百年來,隨著黃河在縣境內幾易其道,人類生存遺蹟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我們留下了高聳入雲的陰山、浩渺如煙的沙漠、奔騰咆哮的黃河、碧波萬頃的綠洲、星羅棋佈的湖泊、聞名於世的陰山岩畫、水草豐美的生態園、雄渾壯麗的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氣貫長虹的公路、鐵路大橋、歷經百年滄桑的天主教堂、歷史悠久的古長城、漢古墓、阿貴廟、雞鹿塞等眾多人文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蹟。呈現出自然景觀奇、人文景觀美、歷史文化悠久、宗教文化豐富的特點。

“北雄南秀,大漠雄關”,巍巍陰山蘊藏了陰山岩畫藝術寶庫,黃河九曲銀鏈,孕育了河套平原良田萬頃,瓜果飄香。古絲綢之路和現代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

磴口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塞上糧倉”之美譽。

磴口人民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前來觀光、度假、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