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肥水不流外人田?今年來公募申購自家基金超22億元

市場上基金產品眾多,投資者該如何選擇?作為信息優勢的一方,基金公司申購的自家產品或許可以參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自購比去年稍有遜色,但仍超過22億元,所購產品也與去年有所不同。

71家基金公司自購22.14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以來有71家基金公司自購旗下基金198次,合計自購金額22.14億元。不過,與去年同期81家基金公司合計自購旗下基金產品226次,自購金額28.16億元的情況相比,今年以來基金公司自購金額不及去年同期的八成。

具體來看,華夏基金自購金額最高,達到1.8億元,易方達基金緊隨其後,自購1.7億元,華安基金、天弘基金也達到1億元以上;從基金產品看,華夏鼎略A被自購的金額最高,達到1億元,匯添富中證800ETF緊隨其後,被自購7003萬元,而天弘弘擇短債C、易方達日興資管日經225ETF和華安養老2030三年的被自購金額均在5000萬元及以上。

從基金類型觀察,截至11月14日,Wind數據顯示,基金公司自購旗下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計3.89億元,自購旗下混合型基金5.9億元,自購旗下債券型基金10.69億元,自購旗下QDII基金1.15億元。而去年同期四類基金自購金額分別為4.08億元、7.45億元、16.43億元和0。

債基和QDII成自購“焦點”

數據顯示,從絕對值來看,債券基金一直是基金公司自購的主力類型。今年年初以來基金公司合計自購旗下債券基金10.69億元,佔自購總金額的近一半,而從相對值來看,今年來基金公司自購旗下QDII基金1.15億元,而去年同期QDII基金自購金額為零。

具體來看,今年來有6家基金公司申購了8只自家的QDII基金,這讓今年的QDII基金自購突破了去年的“正負零”,6家基金公司分別是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天弘基金、廣發基金、上投摩根基金、華安基金,而自購的基金中有3只是投資的日本資本市場,分別為易方達日興資管日經225ETF、上投摩根日本精選、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ETF,而今年也是QDII基金投資日本股市的元年。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劉亦千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基金公司自購通常有幾個方面的考慮:第一,發起式基金的自購;第二,為了增厚投資者市場信心;第三,增厚投資者對發行產品的信心 (以與基金持有人共擔風險的形式為基金投管能力增信);第四,財務投資。從財務投資的角度來看,可以選擇權益基金,也可以選擇債券基金、QDII基金或其他基金,既可能是對市場判斷的考慮,也可能是基金公司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或風險偏好的考慮。

記者 王金萍

市場上基金產品眾多,投資者該如何選擇?作為信息優勢的一方,基金公司申購的自家產品或許可以參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自購比去年稍有遜色,但仍超過22億元,所購產品也與去年有所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