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清朝規例,親王不得入值軍機處。這條規矩從軍機處設立後就被嚴格執行,即便偶爾有親王被調入軍機處,也會很快被調出,不會長期留任,避免打破這個規矩。直到晚清時,

奕訢率先打破親王不得入軍機處的規例,以恭親王身份擔任軍機大臣,參與中樞朝政。奕訢能夠位列中樞絕非偶然,道光以後,清朝國勢日衰,內外交困,急需有才之人。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在道光的皇子中,奕訢是少數比較能幹的人。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能力超過親兄弟咸豐。這是奕訢因此得到重用,也因此遭到排擠。咸豐去世後,奕訢與兩宮太后等人聯手,一起扳倒了八大顧命大臣。

當時兩宮太后對政事都不熟悉,她們頒佈的詔令,很多都是軍機處奕訢的意見。時間一長,就容易產生矛盾。尤其是慈安去世後,慈禧獨攬大權,將奕訢及其班底一同趕出軍機處。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其實,奕訢倒臺後,奕譞被慈禧扶持到檯面。奕譞對奕訢主政時的許多策略,一直比較不滿,認為他在軍事上沒有準備,外交上過於軟弱,對西洋器物較為保守。

奕譞當時已經加封為醇親王,他同樣以親王身份參與朝政。不過,跟奕訢不同,奕譞並沒有直接入軍機處擔任要職。奕譞是光緒親生父親,這麼做是為了避嫌。但是,慈禧下令軍機處,遇到事情要跟醇親王商議。也就是讓醇親王實際領導軍機處辦事。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奕譞又總理海軍衙門事務,可節制全國海軍。當然,實權主要還是掌握在李鴻章手裡,畢竟北洋由李鴻章手創,它又是清朝海軍中勢力最大的力量。其餘海軍,也主要掌握在各地督撫手中。

晚清時,設立了不少新機構。這些新機構一定程度上會分走軍機處的權力。咸豐年間,奕訢在軍機處的中樞以外,設立的總理各國衙門,他自己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職位,掌管外交事務。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奕訢掌權時,在外交事務上也比奕譞後來更有發言權,也更受各國公使尊重和承認。實際上,當年奕訢準備扳倒八大顧命大臣時,就提前聯繫各國公使,爭取他們支持。

奕訢掌握中樞權力的時候,還把內務府大臣跟宗人府總令的職位拿到手中,把權力滲透到宗室和宮廷中。這都是奕譞所沒有的權力。對慈禧而言,她也不可能授予奕譞太多權力,讓他有機會跟自己叫板。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奕譞並未完全無權。相比奕訢推行洋務的作風,奕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被受人重視。這跟他的做人和觀念有關。在扳倒奕訢以前,奕譞對於洋務派所推行的事務頗為不屑,他曾對慈禧上奏:“請撅除一切奇技淫巧,洋人器用。”

但是,在真正主持中樞事務後,奕譞一改過去作風,對海軍、鐵路、電報極為重視。奕譞曾召集軍機大臣,到地方上進行實際考察,商討修建鐵路的方案。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這跟朝堂民間幾乎異口同聲的反對截然不同。為了獲得慈禧支持,奕譞等人還在皇宮裡修建了一條1510米長的鐵路,向大家展示鐵路的好處。

清朝當時修建的唐胥鐵路、津通路、津沽路、盧漢鐵路,背後都有奕譞的功勞,他向戶部爭取到每年200萬兩的固定經費,用來作為修建鐵路的固定經費。當然,他的外交政策跟奕訢並沒有更為強硬,反而軟弱許多。國勢如此,強硬不起來。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奕譞的這種改變,也許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的最好例子。除了宗人府、內務府、外交上,奕訢權力更多一些。其餘兩人都是入主中樞,處理軍政事務。

如果以地位而言,奕訢地位會比奕譞稍低。他雖然曾有議政王大臣的身份,但是,奕譞畢竟是光緒的親生父親,曾經代替光緒、慈禧巡閱北洋水師。這種身份也是一般親王無法具備的。


恭親王與醇親王同為親王,兩人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些?


不過,跟奕譞相比,奕訢有自己的班底人馬。二次鴉片戰爭後,奕訢拉攏了文祥、桂良、寶鋆、勝保等人,形成一個自己的小集團。奕譞掌權後,雖然也拉攏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可是,這些人只能算是私交不錯,卻不屬於奕譞的私人團體。

事實上,因為身份關係,奕譞一直不敢形成自己的勢力,跟慈禧叫板,這會影響親兒子光緒的地位。奕譞辦事,一向極為謹慎小心,對慈禧也不敢直接頂撞。所以,即便同樣入主中樞處理事務。兩人之間,仍有區別。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