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2019與孩子密切相關的教材又有新變化了!

教育部通知: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

在三科教材由教育部統編以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教材實行了三十年的“一綱多本”政策。

2017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三年過渡期後,到2019年,“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一綱多本將成為歷史。

2019與孩子密切相關的教材又有新變化了!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老師最關心的問題!”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說。

使用部編版教材後,將會有哪些變化呢,面對變化孩子該怎麼準備呢?

2019與孩子密切相關的教材又有新變化了!

變化一

語文課本變天:大量增加古詩文

新的語文教材大量增加古詩文,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

2019與孩子密切相關的教材又有新變化了!

變化二

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

2018全國各地的中高考結束後,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作文,學霸們卻早已開始關注今年升學的最新動向,總結經驗,適應變化,調整提升學習策略和方法了。

中高考再次證明:得語文者得天下!

2018年高考語文題目剛公開的時候,考生和網友就炸了鍋,所有人都喊難。網友們紛紛感慨,“幸虧畢業得早!”

那中考是什麼情況呢?2018年蘇州中考語文結束,有媒體做了調查:

2019與孩子密切相關的教材又有新變化了!

考生表示今年語文作文題型新穎,考前刷題對語文發揮作用並不明顯。尤其名著閱讀,一些家長表示“有點偏向高中的出題方向了”。

最能拉開分數的學科為什麼變成了語文?

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

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

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

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變化三

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其實,對於很多一直關注中高考動向的教育者來說,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經是定勢,可惜還是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

那麼,2018語文高考已經難出了新高度,今後語文究竟會有多難?

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

也就是說,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變化四

中高考語文未來會難在哪裡

01、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

舉例“全國卷Ⅱ”的語文考卷,現代文言文篇幅極多,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很費時間。這樣就考驗了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02、範圍變得更廣,不再侷限於課本

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例如,相對簡單的是這樣的題目:

2019與孩子密切相關的教材又有新變化了!

該題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與情節的識記。

而在未來,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以免學生只是在得過且過地背誦。

或者是對比分析人物,讓孩子談談對主人翁的個性化感悟;

或是結合給出的具體片段內容,鑑賞評價人物或者作品語言特色;

或者是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03 、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

而這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積月累中完成!

變化五

“大語文”將成未來教育趨勢

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形勢是:

語文考試越來越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內外的結合將是必經之路;

各地已在相繼增加語文中考總分,且高達30分:

2013年末~2016年,北京中考語文增加30分;

2015年,湖南長沙等地中考語文增加30分;

2018年,山東濟南等地中考語文將增加30分

......

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

語文在各學科間的重要程度也已經凸顯。

2019與孩子密切相關的教材又有新變化了!

北京市教委委員、新聞發言人李奕和中招辦主任曾在中考前透露:

日後的中考理科題目中會增加閱讀量,考查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來看一張中考科學試卷,閱讀量一點不比語文試卷少……

2019與孩子密切相關的教材又有新變化了!

那麼,語文那麼重要,變化那麼大,孩子該怎麼學?

1、

勤閱讀,讀好書,讀經典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好課堂上用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讀好書、讀經典。

一位語文名師曾經說過:

學語文不閱讀,再多的刷題和應試技巧也救不了你!沒時間閱讀怎麼辦?爭分奪秒,見縫插針。

從小學階段培養閱讀習慣,一旦閱讀習慣養成,閱讀對孩子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根本不用家長督促,他們自動會抓緊一切時間閱讀!

2、勤做閱讀筆記

不但要閱讀,還要有效閱讀。做讀書筆記是有效閱讀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閱讀批註。

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

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

摘抄、摘錄;

做卡片;

提要鉤玄;

寫讀後感。

3、勤查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

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當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4、勤於朗讀、背誦

朗讀背誦是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

一定要讓孩子大量朗讀、背誦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

通過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都能被體會出來。背誦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牢記於心。

5、勤於練筆、寫日記

語文考試的大頭是寫作,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寫作水平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勤寫!

比如,堅持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日記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

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寫得簡單,語言也不一定通暢,但堅持寫下去就會逐漸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