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人到中年儘量做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人到中年儘量做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歲月向來那般無情,它能夠將悲傷沖淡,自然也能夠讓快樂消散、悲傷蔓延。人到中年,便不能夠再像從前年少輕狂時,快樂與否都能夠說與人聽。

人到中年,往往要考慮方方面面,要在意許多人的感受。對於中年之人來說,有些事情,能不戳破便別去戳破;有些人,錯過了便只能是錯過了。

到了這個尷尬的年紀,往往要承擔許多的責任和義務,許多事情便只能是視而不見,閉口不言。

到了中年,在許多時候,即使我們身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但內心卻感到十分孤獨難耐。有些時候,真正懂我們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所以有些話,只能爛在肚子裡,絕不會提。

“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說,該說給誰聽”大概就是這樣的無奈,讓中年男女心中有苦。可事實上,人到中年,要儘量做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到了中年,曾經的風華正茂也終究是成了過眼雲煙,曾經的盛世容顏也不過是過去罷了。人到中年,隨著時光荏苒,容顏遲暮,風華不再。

在這個“快餐化”的時代,尤其人到中年,即使曾經深愛著自己的愛人,也難免會對自己產生厭煩的感覺,更何況是周圍並不熟悉的人呢。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有時候,真的會發現,原來周圍的一切,並不都是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其實人心也會改變,眼中人也並不都是你所認為的模樣。

但是,即使說出口,將事情戳穿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會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張,讓彼此活得更加不愉快罷了。

曾經的年少輕狂,或者在別人眼中不過是年少無知罷了,最後,生活終究還是對我們下了手。漸漸地,我們的稜角被現實一點一點的磨去,最後變成了一個在別人眼中,很懂為人處世之道的圓滑的人。

後來,我們終究還是成為了曾經討厭的模樣,既然如此,那就別再與那些,你本就對他就心生反感的人交談了,做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吧。即使無法改變所憎惡的現實,也可以儘自己的力量,去減少這種衝突。

“懂你的人,不必多說;不懂你的人,說了他也不懂,又何必多說”。人到中年,便儘量做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吧。

有時候說得太多,不一定就能夠讓別人瞭解你,反而會適得其反。在他人眼中,你不過是一個路人罷了,塵世紛紛擾擾,大多數人都只是在乎自己而已。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人到中年,便少了年輕時的青春活力,少了曾經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膽量,漸漸的,被現實逼迫成適合生存的模樣。

有時候,說多了亦是無益,無論是孤獨寂寞還是如何,都不必向他人說出。畢竟,有時候,我們不過是他人眼中的笑話罷了。

說到底,懂你的人,自然不必多說。所以,做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吧,少些訴苦,少些抱怨,少些不必要的交流……如此這般,才是你應有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