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一趟無法避開的獨自遠行

前段時間,電影《找到你》掀起一場關於的中年危機的渲染,雖然情節刻畫得十分感人,但很多人會感覺並不那麼真實。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中年人所面臨的衝擊,並非如此直接且劇烈,反倒更像是一種慢性無聲的反應,感覺到累、疲憊、透不過氣,沒有激情……

在我們的感覺裡,中年生活常常充滿著無奈,清楚生活不是想象中的樣子,卻又無力改變什麼;有時想努力去改變現狀,常常剛走幾步很快又失去了信心。

然而,這顯然不是全部中年人的生活,在如今允許多元發展的社會里,還有一部分中年人已經活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主、獨立和自由。

有人會說:這些人不過是幸運而已!然而,當我們更細緻地去看那些在中年活出自我的人,顯然不只有幸運,還有在人生的更早年,有強烈的動機去成長和改變,並且具備敢於承擔後果的勇氣。

這樣把生活折騰成自己想要樣子的努力,幾乎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開的必經之路。走上這條路,你會痛苦,但也會獲得更大的自由;避開這條路,你會暫時輕鬆,但又更長時間留在痛苦之地。

所以,習慣了輕鬆和獲得即時滿足的人,即便很渴望幸福生活,卻又從來不敢上路。特別是女性,常常會埋怨自己不被理解和支持,卻又不敢允許自己稍微有一點不安全。

然而,這樣的模式到了中年之後,卻常常有機會被改變。美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羅比.路德維格,在《最好的時光是現在》中寫道:70%的女性到中年之後,更有動機去成長和改變,我們需要像青少年一樣重新去面對中年開始的第二個人生。

所以,有人的人生可能從青春期宣誓自我主權開始的,也有的人生可能直到中年才攢夠一些為自己而活的勇氣。如果想要活出自我,這些姍姍來遲的成人禮,還得在中年的人生裡再來一次。

這需要經歷一個怎樣的過程呢?《最好的時光是現在》為我們講述了中年和青春期無比相似的四個階段:


中年,是一趟無法避開的獨自遠行

第一階段 調整適應

目標:對自己有足夠的確認,有信心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在自我成長的第一階段,常常是需要冒險的,青少年往往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對中年人來說顯然無法不左顧右盼,但中年會讓人具備一些優勢,比如從自己扮演的角色、從你身邊人的角色裡,從很多現實的經歷中去理解自己,檢驗自己不合理的認知,這有助於我們形成對自己初步的信賴。

那麼,如果一個人總是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這看起來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實際上是一種僵化的認知,需要我們建立更多對自己和對周圍現實的覺察,不斷反思、檢驗、調整自己的視角,才能更客觀地理解自己。

這樣的自我確認,就好比是建房子前的夯實基礎,只有當一個人感覺基礎是穩固的,才能有信心、更安全地發展自我。

第二階段 爭取獨立

目標:開始尋找自己的真實人格,擺脫一直覺得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

在青春期時,我們常常覺得阻礙自己的人是父母,而到了中年,大多數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力已經減弱,但很多人仍然活在過去無比痛苦的模式中。

這是因為過去的經歷,已經讓他們在感覺裡變成了一個應該成為的人,比如應該討人喜歡,應該讓別人開心才有價值,應該只有努力付出才值得被愛。

這些應該成為的角色,可能會讓人非常痛苦,但很多人常常不會覺得自己扮演的角色有問題,而是會抱怨他人不理解自己。

而當一個人能夠一定程度確認自己之後,常常會更加重視自己的感覺,對自己的需求和願望開始有更多的明確,才能辨別出自己與所扮演角色的區別,才有機會逐步靠近自己的真實。


中年,是一趟無法避開的獨自遠行

第三階段 重新整合

目標:在改變和焦慮中前行

在這個階段,我們對自我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同時也具備了更加完善的性格,但卻最容易倒退回過去的處境。因為轉變本身會帶來很多機會,這也意味著可能出現更多的焦慮。

所以,常常會有人感覺到,不成長挺痛苦的,但是成長到一定階段反而更痛苦,因為這讓人脫離了過去的安全模式。

比如,過去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依賴他人來做決定,現在他可以自己做出決定了,就獲得了更多程度的自由。

但自由帶來的痛苦就是,他需要為自己的選擇去承擔責任,反而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如果承受不住這樣不確定的焦慮,就可能退回到過去不自由的狀態裡。

在自我成長新的整合之下,會創造出新的機會,也會產生相應的焦慮,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無法避開的主旋律。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只要允許自己逐步主動承受一些焦慮,就可以提升自己面對不確定的能力。

第四階段 發展個性

目標:能自主做出決定,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更有個性,那麼個性從何而來呢?

個性,來自於我們經歷對自己內在和現實的檢驗之後,出現的一個比較穩固的自我特徵。在此之前,我們需要足夠多的反思和現實經驗支撐。

比如,如果一個人過去不敢做出決定,遇到事情必須要求助他人給建議,那麼在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個性之前,他常常需要嘗試做一些決定,並且要有人陪伴他去檢驗自己做決定的想法。

這其中失敗和成功的經歷可能都有,當他具備足夠多的做決定的經驗之後,他常常就能很自然地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決定。

所以,個性發展常常是跟主動獲取更多的經驗成正比,一個越敢於突破和反思的自己的人,越容易發展自己獨特的個性,並且也越能夠接受自己身上的不完美。


中年,是一趟無法避開的獨自遠行

經歷過這四個階段,我們就常常從一個很壓抑、侷限的狀態,發展到了一個更自在、更容納的自我空間。

過去對腦科學的錯誤認識告訴我們,中年之後腦細胞就停止生長了,意味著中年之後就是一個走下坡路的人生。

而如今新的研究發現,腦細胞的生長會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並且到了50歲,大腦中負責連接過去、共情和衡量重要性的區域還會生長出新的神經突觸連接,這種整合會讓人更具智慧。

所以,中年,對於所有的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新起點。羅比.路德維格在《最好的時光是現在》中說:有時候,在生活總加入一個元素,就足以讓你覺得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所以,不論我們生活在哪個年齡,我們都可以藉助外界的變化或內在的指引,去拓展自己的豐富。

羅比.路德維格說:有時候,變化是強加到我們身上的。比如,當我們受到某種傷害,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就會發生改變。傷痛讓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果我們以健康的方式處理這種暫停,我們的思維格局就會變得更加開闊。能夠利用生活中的暫停,為自己的生活增添價值、意義和指導,這樣的中年生活才是成功的。

如果在過去,你的傷悲、夢想、希望、沮喪,你可能希望有個人懂,但不一定有人能懂,到了中年你一定要學著自己去懂得;

如果在過去,你的感受、情緒與體會,你希望有人在乎,但不一定有人在乎,到了中年你一定要自己去在乎……

中年,讓人重新擁有機會去拓寬和重塑自己,也常常讓人醒悟:人生這一程,無論何時,終究需要完成一趟無法避開的獨自遠行!

——這,就是成為你自己!

作者:羅近月,心理諮詢師,婚姻情感專欄作者,陪伴渴望活出自我的女性,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新書《當你看得見自己,愛才能看見你》已上市。微信公眾號: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