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Learjet 45公務機 圖片來自網絡

拉上窗簾/文

為紀念人類航空事業100週年,微軟公司在2004年曾推出著名的“飛行模擬遊戲(FS2004)”。這款遊戲不僅將航空愛好者們帶入了駕駛艙,也記錄了百年來最有代表性的20多款飛行器。因為太過逼真,據說9·11恐怖分子也曾使用這款遊戲進行模擬訓練。

在公務飛機領域,FS2004選擇了比奇公司的KingAir 350和里爾公司的Learjet 45. 分別做為100年來“渦槳私人飛機”和“噴氣私人飛機”的代表。里爾公司是一家加拿大公司,為何能被微軟如此高看呢?

里爾噴氣機的設計最初來源於瑞士的一種攻擊機(對地攻擊,也稱強擊機),名字叫做P-16. 這款飛機並不算成功,但是比爾·里爾(Bill Lear)從中受到啟發,1962年他帶著團隊從瑞士來到美國著名的航空城威奇托,開始了組裝生產豪華噴氣公務機的傳奇生涯。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瑞士P-16攻擊機 Airliners圖片

1963年,第一架Learjet23組裝完成,試飛成功!1964年,比爾·里爾正式將公司命名為了“Lear Jet Corporation(里爾噴氣公司)”——注意:兩字母之間有空格。

Learjet 23是一款可以乘坐6-8人的小型噴氣公務機,它使用了GE公司的兩臺CJ-610噴氣引擎,像P-16那樣配備有兩個翼尖油箱。在那個波音737還沒有誕生的年代,它的出現可謂出盡了風頭,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富豪們追逐的熱點。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Learjet 23 Airliners圖片

里爾噴氣公司聽取客戶意見,不斷改進產品。1966年2月和8月,升級動力的Learjet24和加長版的Learjet 25相繼問世。加長版的Learjet 25不僅將最大載客數提升到了10人,而且將每側的窗戶數量增加到了5扇,乘客們再也不用擠著腦袋向外看風景了。

在Learjet 25推出之後,業界大佬Gates Rubber公司看好里爾公司的前景,出資購買了60%的股份,里爾公司因此改名為“Gates Learjet Corporation”。但它的股份被更多看好里爾公司的投資大佬不斷稀釋。在1988年,因Gates Rubber不再控股,公司名字被重新改回“Learjet Corporation(注意:Lear和Jet之間沒有空格)”。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Learjet 25獲得了巨大成功 Airliners圖片

因為Learjet 25的巨大成功,這款產品獲頒“美國總統E”獎,作為“美國拳頭產品”向全世界推介。因此,1965-1975年全球最富有的國家,包括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在內,至今留存有大量的Learjet 25. 其中有部分仍在使用。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墨西哥的Learjet 25編隊 Airliners圖片

里爾公司也因此大獲成功。在1974年的時候,全球的里爾飛機總飛行時數便超過了100萬小時。1975年,它的第500架飛機下線——這兩個紀錄,在當時航空界都是令人仰慕的高度。“月產十架”的高能,就算是現在,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Learjet 25駕駛艙 Airliners圖片

1973年,里爾公司開始使用Garrett公司(現霍尼韋爾)的TFE731發動機。更換了發動機的Learjet25被命名為Learjet 35. 這是一款比Learjet 25更成功的飛機。因為動力強勁,爬升速率驚人,它甚至可以飛到51,000英尺的高空。加之里爾飛機一向採取“小面積小翼展”的機翼設計策略,使得它的飛行速度極快,揮手之間就可以達到0.81馬赫的高速。

高空高速的性能使得美國空軍也開始關注Learjet35. 1983年,美國空軍購買了80架作為軍隊緊急運輸使用。在美國的帶動下,日本、愛爾蘭、阿根廷等國空軍紛紛購買,連我國空軍也購買了x架(不敢說)。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美國空軍的C-21(Learjet35)Airliners圖片

在上世紀整個70和80年代,里爾公司都相當成功。將它稱為當時的“霸主”一點兒也不過份。1984年,里爾成立航天事業部,輕鬆地拿到了為美國航天飛機生產部件的合同。

航天事業部耗費了里爾公司的太多精力。隨著美國航天飛機退役,里爾公司只能重回公務機本業。但相對於當時的“新秀”灣流和龐巴迪公司,它已落後太多。原來的Learjet 35已顯過時,而新一代的Learjet 45卻遲遲無法推出。

而且,新一代富豪已經不滿足於航程只有3000多公里的小型公務機,它們希望機艙更寬大,最好能環球直飛的大傢伙。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我國現役的Learjet 60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面對各種困難,1990年,里爾公司與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合併,名稱相應地改為“Bombardier Learjet”。里爾公司當時希望通過“小”與“大”的配合,更好地應對灣流、獵鷹等的競爭。而龐巴迪公司也確實將Learjet視為自己挑戰者系列的補充,投入了大量精力支持Learjet 45、Learjet 60等後續產品的推廣。

然而這兩款產品賣的都不好,市場對於“小型公務機”似乎真的越來越冷淡了。而且Learjet 45“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定位,非常地尷尬。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Learjet 45體型稍大 Airliners圖片

尷尬的Bombardier Learjet並沒有死去,雖然Lerjet85項目被取消,但體型稍小一些的Learjet 60至今仍在生產銷售,是比較成功的“小型噴氣公務機”之一。雖然它的航程不夠遠(後來推出的XR可以達到4000公里),燃油經濟性不夠好,但是它飛得快,爬升迅速,其“戰鬥品質”有口皆碑。在我國,至今還有華彬等用戶,在默默地支持它。


航空觀察 曾經的公務機之王:里爾噴氣(Learjet)


圖:華彬公司的Learjet 60“空中救護車” Jetphotos圖片

Learjet全球共生產了3000多架,那些年邁的Learjet 2x和Learjet 3x系列的飛機,至今也仍在世界很多國家運營。因為其“高空高速”的性能,有很多被作為“空中救護車”使用——這可能也是它最擅長的事情。

多跑快一分鐘,也許就多拯救一個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