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走出讨好型人格,你需要一个短短的假期

走出讨好型人格,你需要一个短短的假期

不懂拒绝,一味牺牲,特别在意别人的感受……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特征。

日剧《凪的新生活》里女主角小凪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明明是一头卷发,每天早上都要赶在男友起床之前拉直;给同事背锅,只会笑笑的说声“没事”;不管如何隐忍,也始终被当成一个边缘人物。

日子虽然称不上幸福,但至少也风平浪静。直到一天,小凪偶然间的听到了男朋友与同事的对话。

“和她在一起,只是那方面比较和谐罢了。”

这句话彻底将小凪打入了地狱,但也让她开始试着走出深渊。

走出讨好型人格,你需要一个短短的假期

你讨好别人,到底为了什么?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我们自以为无条件的付出,实际上也是来自于自己内心最深的需要。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种需要层次我们可以分为两个类别来看待,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来自于动物的本能需要,而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更为“人性化”的需求。前者是我们从外部世界就能获取资源来得到满足的,而后者则是需要通过自己与他人交互之后才能获得的。这也使得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具有显性的特征,我们很清楚的感受到自己饿了或处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之中,可是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却是隐性的,因此会常常将这一部分的需求,投射到外界以及他人身上。

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可是你却这样对我。”

而不是

“我需要获得你的尊重,所以才付出那么多。”

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在促使着将这三种需求显性化,而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则进一步将这几种需求隐性化了。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讨好型人格的角色,而在亚洲的影视作品中,这种角色形象很普遍的一个原因。

走出讨好型人格,你需要一个短短的假期

付出没有错

前阵子的一篇文章里,有个读者留言说“讨好自己的伴侣有错吗?”

我想他的意思应该是“为自己的伴侣付出有错吗”,只是当时我们文章中讨论的是讨好,他便顺着这个词说了下来。

的确,付出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讨好里蕴含着,牺牲自己来满足对方的意思。

一般的思路是:我付出,因为我想获得**,如果没有获得**,那么我可以寻求其他的方式。(**表示某种需求)

而讨好型人格往往会陷入到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中:我付出,可是我不知道想要获得什么,我什么都没有得到,我好难过。可是如果我不付出的话,那么就会更一无所有了,我需要付出。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前者意识到了自己内心最深切的需要,而后者对自己的需求一无所知,于是将付出当成是自己的一种需求。

小凪经历了男友事件之后,辞掉了工作,换了新的手机号码,注销了自己所有的社交账号,甚至在搬家的时候,与自己所有不需要的物品彻底的断舍离,开始了自己的假期。

而这个假期,就是为了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走出讨好型人格,你需要一个短短的假期

你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失败者,但依然可以为自己发光

《凪的新生活》上周大结局,获得了豆瓣9分的高分评价,热度也一直停留在豆瓣热门电视剧的前几名。

一部剧之所以火,也是因为它能够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

电视剧的结尾,凪开始了新的生活(不剧透啦,怕被打),但我依然很喜欢凪搬进公寓后的第一集里遇见的那个独居奶奶邻居。

追漫画连载的时候就很喜欢这个角色,可惜在漫画里戏份很少,电视剧里戏份多了很多。

小凪看见奶奶在洗衣房里搜寻着别人拉下的硬币,雨天在草丛里捡别人扔掉的破伞,她开始担心,这不就是自己老了以后的样子吗?

直到老奶奶邀请小凪到家里做客,她发现奶奶的房间干净整洁,客厅里还有一台算不上高级的大电视。奶奶喜欢看电影,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走到自己喜欢的电影场景里。

在小凪的这个假期里,她看过的书,遇到的人,经历的事,让她意识到,她并不是一条依附于别人需要的寄生虫,她有自己的梦想,有人会喜欢自己原来的样子。

总有人问我,我要怎么改变自己。

不断的探索自己,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