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湘B是湖南省株洲市的車牌照。下面介紹一下株洲市的概況

株洲,古稱“建寧”,湖南省轄地級市。位於長沙市東南部40公里處,湘江下游,東接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永新縣及井岡山市,南連省內衡陽、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與長沙市毗鄰。株洲市轄天元區、蘆淞區、荷塘區、石峰區、淥口區5區,攸縣、茶陵縣、炎陵縣3縣,代管縣級醴陵市,此外設立有云龍示範區,總面積11262平方公里。2016年總人口401.6萬人。

株洲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重點建設的八個工業城市之一,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京廣鐵路和滬昆鐵路在株洲交匯成為中國重要的“十字型”鐵路樞紐。株洲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成員、長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是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一部分。此外株洲還擁有國家綠化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2016年,株洲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12.5億元

根據2018年政府官網顯示,株洲市轄天元、蘆淞、荷塘、石峰、淥口5區,攸縣、茶陵縣、炎陵縣3縣,代管縣級醴陵市,另設有云龍示範區。市政府駐地天元區

株洲是“十字型”國家級鐵路樞紐,和鄭州並稱“北鄭南株”。市域內主要有株洲站(京廣線客貨運輸特等站)、醴陵站(浙贛線客運二等站)、株洲北站(京廣線貨運、編組特等站)、株洲西站(京廣高鐵客運站一等站)、醴陵東站(滬昆客運專線)、長株潭城際鐵路株洲站(建設中)。2014年7月1日建成通車的吉衡鐵路在株洲南3縣設有攸縣南站、茶陵南站、炎陵站3個客運火車站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株洲有“火車拖來的城市”之稱,是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京廣、滬昆2大鐵路幹線在這裡十字交匯,株洲站是中國客貨運輸特等站之一,平均每3分鐘接發列車一次,日接發車達230趟之多,日均客流量1.6萬人,2015年株洲火車站總共發送旅客584.9萬人。株洲北站是全國最重要的12個路網性編組站之一,同時也為特等站(原雙向三級七場),日均辦理車16000輛,解編11000輛,株洲為鐵路雙特等站城市。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湖南“3+5”城市群城際鐵路中,株洲也成為其樞紐。株洲北通長沙、岳陽,西至湘潭、婁底,東往醴陵,南達衡陽,四個方向都銜接著重要城市。其中,長株潭城際鐵路在株洲設九郎山站、田心東站、大豐站、城鐵株洲站、株洲南站5個火車站。2016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株洲市中心坐城際列車到長沙市中心只需要30分鐘。

位置境域

株洲市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下游。東界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永新縣及井岡山市,南連本省衡陽、郴州兩市,西接湘潭市,北與長沙市毗鄰,總面積11262平方公里,介於北緯26°03’05”~28°01’07”,東經112°57’30”~114°07’15”之間。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地形地貌

株洲市境位於羅霄山脈西麓,南嶺山脈至江漢平原的傾斜地段上,市域總體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北中部地形嶺谷相間,盆地呈帶狀展布;東南部均為山地,山巒迭障,地勢雄偉。水域637.27平方公里,佔市域總面積的5.66%;平原1843.25平方公里,佔16.37%;低崗地1449.86平方公里,佔12.87%;高崗地738.74平方公里,佔6.56%;丘陵1916.61平方公里,佔17.02%;山地4676.47平方公里,佔41.52%。山地主要集中於市域東南部,崗地以市域中北部居多,平原沿湘江兩岸分佈。

氣候

株洲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熱充足,風向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正南風,無霜期在286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6°C至18°C,是名副其實的膏腴之地,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為湖南省有名的糧食高產區和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長江流域第一個糧食畝產過噸的縣(市)就產生在株洲代管的醴陵市。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水文

株洲市域的河流長度5公里以上的341條,30公里以上的19條,100公里以上的7條,均屬湘江水系。湘江干流在株洲市域內全長89.6公里,佔湘江總長的10.46%。市域內湘江一級支流較大的有洣水、淥水;湘江二級支流長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洮水、攸水、澄潭江、鐵水等4條

1949年8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株洲,8月12日成立湘潭縣株洲區人民政府。

1951年,由湘潭縣析置縣級株洲市,屬長沙專區。

1953年,改為省轄市,郊區分為郊東區、郊北區。

1955年2月22日,株洲市郊東區、株洲市郊北區合併為株洲市郊區,設立株洲市郊區區公所,轄22個鄉。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1956年3月,株洲升格為地級市,由省委直接領導,成為湖南省除省會長沙外第1個地級市。

1958年9月5日,撤銷鄉級建置,株洲市郊區所轄5個大鄉合併組成株洲市郊區公社。

1965年4月30日,析設株洲縣,以株洲市的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駐淥口鎮,株洲縣歸株洲市。

1966年1月18日,復置郊區。

1970年7月8日,城區設立3市轄區(縣級)即東區、南區和北區。

1983年3月1日,株洲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將原湘潭地區攸縣、茶陵縣、醴陵縣、酃縣劃歸株洲市管轄,轄區人口308.12萬人。1985年8月15日,醴陵縣改為設醴陵市;1994年4月5日,酃縣更名為炎陵縣。

1997年7月,撤銷東區、南區、北區、郊區,調整設立荷塘區、蘆淞區、石峰區和天元區。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2009年3月11日,株洲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株洲雲龍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分別為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市級行政、經濟管理權限。 [5]

2018年6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撤銷株洲縣,設立株洲市淥口區

礦產資源

株洲境內物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煤、鐵、鎢、鉛、鋅、錫、鈾、銅、鈮、鉭、稀土、螢石、石膏、硅石土、高嶺土、石灰石、花崗岩等40餘種,為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豐富的農產和礦藏資源,加上氣候、土壤、地質、植被所具有的多樣性特徵,為多層次開發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10] 已發現礦產44種,礦床(點)360處,其中大型礦床3處,中型10處,小型103處。礦產資源賦存具共伴生礦產多、單一礦產少,資源和礦產地分佈相對集中的特點。鈮、氧化鉭、高嶺土、鑄石用輝綠岩、冶金用石英岩等5種礦產資源儲量居全省之首,煤、鐵、錫、氧化鈮、細晶石、陶瓷土、普通螢石、熔劑用灰巖等8種礦產資源儲量居全省2-5位。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2016年,株洲市已發現礦種44種,探明資源儲量礦種20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16種,非金屬礦產22種,水氣礦產1種。實施地質勘查項目(含續作項目)31個。 [3]

植物資源

株洲市域的植物種屬古老,種類繁多,群落交錯,分佈混雜。自然分佈和引種栽培的約有106科、296屬、884種。其中珍稀鄉土樹種約有40餘種。株洲市共有古樹名木3萬餘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國家一級古樹245株。株洲市森林覆蓋率42.2%,活林蓄積量1179.85萬立方米。炎陵縣桃源洞有原始森林面積10萬多畝。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土地資源

根據2014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株洲市耕地208995.71公頃(313.49萬畝);園地7594.16公頃(11.39萬畝);林地686259.47公頃(1029.39萬畝);草地27445.15公頃(41.17萬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91472.72公頃(137.21萬畝);交通運輸用地20559.4公頃(30.84萬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9425.89公頃(89.14萬畝);其他土地23002.97公頃(34.50萬畝)。按三大類分,株洲市農用地962821.95公頃(1444.23萬畝),建設用地106962.59公頃(160.44萬畝),未利用地54970.93公頃(82.46萬畝)。

湘b是哪裡的車牌(附株洲市概況)

水資源

株洲市境內有洮水水庫,總庫容達5.25億噸,多年平均水量達8.36億噸,多年平均可供城市水量6.64億噸,水庫的水量足以滿足株洲城區的用水需求。水庫水量充沛,庫區植被良好,沒有工業汙染,水質全年達到了Ⅱ類標準。 [13] 2014年,市內可用水資源量約為102.3億立方米,年度用水量為23.8億立方米。 [14] 全市範圍內,有中大型水庫4座、中型水庫14座、小型水庫946座。共建成裝機500千瓦以上水電站167座,總裝機54.7萬千瓦

根據《株洲市城市公共交通體系規劃》,株洲未來將建設4條地鐵線路。2018年將開始修建4條地鐵線路,4條地鐵線呈風車放射狀,共108.6千米。其中1、2號線為主骨架,3、4號線為遠景預留線。1號線起於京廣高鐵株洲西站、止於華強,全長32.7公里,橫向貫通株洲城。2號線起於清水塘、止於淥口鎮,全長30.9公里,縱向貫通株洲城。3號線起於白馬壟站,止於航空城,全長32.8公里。4號線起於金山新城,止於歐洲大道,全長29.4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