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松能不能打過魯智深?

歷史政治風雲人物


縱觀《水滸傳》全書,逼格最高,且展現過超越人體極限能力的。

除公孫勝、羅真人、喬道清這三位“法師”之外,唯有魯智深、武松、盧俊義,這三位梁山泊中的頂級戰士。

“魯智深摧殘垂楊柳”-破壞環境;

“武松爆打東北虎”-獵殺國家保護動物;

“盧俊義血戰野驢四將”-欺負老弱病殘;

“單挑王”盧俊義的武功暫且不表。

若武松和魯智深兩位“狼人”大大出手,針鋒相對,我認為論比武,武松夠嗆,魯智深略強。論拼命,魯智深夠嗆,武松更狠。

武松與魯智深的力氣對比:半斤八兩。

先說武松

武松天生神力,“千里刺配孟州”時,武松用雙手將那四五百斤重的大石墩拋上拋下,如同玩籃球一般輕鬆自如,而且耍了一通石墩之後的武松,面不紅、心不跳、氣不喘。

先不說接住一方從高處向下降落的五百斤石墩需要多大的力氣,就算將五百斤的石墩拋起來,恐怕也沒幾個梁山英雄能做的到。

依照人體與力量的關係來看,人體的骨骼與肌肉的力量,需要大於目標物體重量的30%~60%才能舉起或拉動目標物體,對比原文中武松“面不紅、氣不喘”的描寫,可以推斷武松的力量至少在“一千斤”左右。

參照“武松亂拳打虎”時的描寫,武松在一瞬間所打出的爆發力至少在千斤以上,因為在2017年兩名特警隊員開槍擊中了一頭髮狂的雄性東北虎的眉心,但這隻東北虎並沒有馬上死去,而是趴在地上喘粗氣,子彈都無法爆頭的老虎卻被武松亂拳打死,武松的爆發力可見一斑。 再說魯智深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需要多大的拔力?

魯智深聽到了烏鴉鳴叫,覺得吵鬧,便拔了那棵柳樹,一般來說,烏鴉只在高於10M的樹上搭窩。

並且原文中描述,這棵柳樹之少有“一抱粗”,“一抱”等於“一圍”,“一圍”是古代的計量單位,大約832.4999999999999px,如果說樹的直徑是750px,那麼周長則等於2355px,一棵高十米,粗2355px的大樹,約在幾百斤以上,至少不比武松玩弄於股掌的石墩輕。

魯智深能將這棵柳樹連根拔起,其力量至少在千斤以上。

考慮到原文中並沒有具體的描述這棵樹的情況,是枯萎,還是茂盛,根部扎地是深是淺,我們全無瞭解,所以我們姑且認為,魯智深的力量和武松半斤八兩。

武松與魯智深的拳腳對比:平分秋色

武松的戰績——虐打東北虎、怒摔西門慶、狂屠快活王、反殺飛雲浦、血濺蜈蚣嶺、刀斬飛天蜈蚣、速戰耶律得重等等……

原著黨們應該能夠注意到,除飛天蜈蚣和老虎之外,幾乎沒有人能在原著中與武松鬥上十回合,都是秒殺局,而且武松沒有敗績。

魯智深的戰績——“三拳超人”殺鄭屠、玩虐小霸王周通、打平林沖楊志、力壓九紋龍史進、戰平呼延灼……

魯智深打的大都是硬茬子,如果認真起來,戰勝武松我相信是有可能性的,但是施耐庵老先生在魯智深的身上安裝了一個bug,就是在肚子餓的情況下,魯智深的戰鬥力會大幅度下降,以至於被崔道成和丘小乙兩個渣渣打敗。

魯智深和武松兩人的武功相當、力量方面的差距也不打,若兩人交手,必然會是一場驚天動地的持久戰,參照武松打虎越戰越勇的情況,如果魯智深和武松以命相博,武松有極大的可能性殺死魯智深。

依我看,真正讀完《水滸傳》的讀者們,在內心中留下的應該是“遺憾”“惋惜”“不忍”“無可奈何”的心情,甚至不願意再看第二遍。

如果認為《水滸傳》是一部“武俠小說”,或者沉浸於“比較各英雄的武藝”無法自拔,我建議您去看那種有戰鬥力數值的“熱血小說”或者“腦殘動漫”。


白話歷史君


武松與魯智深,誰武功更厲害,這個問題困擾很多人,爭議也很大。因為二人沒交鋒過。但在二龍山時青面獸楊志分別和武松、魯智深單獨打鬥了一場,打得難解難分都沒有分出勝負。照這樣揣測的話,那武松和魯智深的功夫或許也不分上下。畢竟在梁山一個排13一個排14。

但我個人認為,要論武功應該是武松佔優,畢竟有句話;馬上林沖,馬下武松。要論力量肯定魯智深佔優,真的交鋒,誰更勝一籌不好說。大家對武松印象深刻,只是因為武松幾件事讓大家熱血沸騰,其中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殺刀飛天道人,這是水滸的經典章節,

但要說做人還是魯智深更好,因為武松都是為了自己。而魯智深是為了他人。在小說中方臘是被魯智深擒獲的,電視劇改成了武松。最後兩個人也都出家了,魯智深圓寂。結局還是很好的。謝謝。


史文今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武松和魯智深都是壯漢。

武松身高體壯,一般人看到就害怕。

武松在十字坡酒店假裝躺倒以後,兩個夥計都扛不動他,要孫二孃自己來動手。

這樣來看,武松身高最起碼有1米85,體重可能接近200斤。

而魯智深也是大胖和尚,但個子應該沒有武松那麼高,也是很強壯的。

至於兩人武功如何,要看是拳腳還是兵器。

武松徒手搏鬥,從沒有打輸過。

這也是很正常的。

一來武松身高體壯,屬於今天那種重量級格鬥選手。即便武松不會武功,普通人就算練過幾年,也打不過他。

他身大力不虧。

更別說,武松的拳腳功夫還很厲害。

大家注意,武松單挑西門慶時,後者的拳腳功夫比他一旦不弱。

西門慶一招虛招,隨後一腳就踢掉了武松拿著的刀。

但武松隨後近身摔跤,兩人力量相差太大,西門慶根本不是對手,被他一下子就摔倒樓下去了。

可見,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技巧根本沒用。

這是武松的力量優勢。

二來武功武功高超,能夠打敗拳腳非常強悍的蔣門神等人。

大家注意,蔣門神也是壯漢,身高也有1米八幾,力量未必弱於武松。

但武松的拳腳功夫很強,佯裝逃走,隨後幾腳就將蔣門神踢到,乾脆利落。

就武松和別人鬥拳打架,一對一根本沒人打得過他。

但魯智深也不差。

大家注意,鄭屠手持尖刀去殺手無寸鐵的魯智深,後者三拳就將他打死。

這種空手奪白刃的武功,是極少見的。

去行刺太守時,魯智深敢於放下禪杖、戒刀,空手去殺他,可見徒手搏鬥也是很強的。

但是,魯智深並不很擅長拳腳。大家注意,魯智深只要有備而來的打鬥,都是使用兵器。

甚至在野豬林裡面救林沖,也使用禪杖對付差役的水火棍。

可見,魯智深對兵器更有自信。

這很正常,因為魯智深和武松不同,他是職業軍官。

而軍人作戰不會徒手,平時主要練習兵器。

魯智深的兵器水平就極高,也沒有打輸過。

甚至1對2,魯智深同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丘小乙,還打鬥了近百招才落敗。

大家要知道,崔道成、丘小乙都是很強的。

那個丘小乙,同史進一度打了個旗鼓相當。見崔道成被魯智深打死,丘小乙嚇的逃走才被史進殺了。

史進的武功也是極高的,可以魯智深兵器武功比史進還要厲害的多。

相反,武松兵器就要略差一些,同人鬥刀不多。

殺死的飛天蜈蚣之流,也算不了什麼。

可以這麼說,如果大家徒手搏鬥,武松可能比魯智深要強。

畢竟武松更高大一些,拳腳功夫也更強。

但如果正兒八經打仗,魯智深則可以殺掉武松,魯智深馬上武功 更厲害。

武松的武功是江湖武功,而不是軍事作戰的。


薩沙


武松和魯智深,可以說是步兵裡面的頂級了。魯智深的實力有目共睹,因為無論是上梁山之前,還是到了梁山之後,魯智深都有多次跟一流武將交手的表現。而武松除了打死老虎之外,似乎沒有跟哪個硬點子過招的表現,因此不少人就會說武松是野路子出身。而實際上呢,武松遠比他表現出來的還要厲害。

首先說一點,武松雖然沒有指明他的師承,但是水滸裡唯一一次說明武功絕招的機會就給了武松,“玉環步鴛鴦腳”,這說的是武松的平生絕學。大部分情況下,武松都是靠拳頭就能搞定一切了,而是個人就知道,腿部力量要遠遠大於上肢,一個人如果練成了腿部的絕技,那他的戰鬥力將會成倍增加。這裡做了絕招特寫,說明武松是有傳承的,儘管沒有說出師父是誰,但是武松顯然不是莊稼漢把式,是正兒八經練過的。練過不可怕,偏偏武松天生神力,可以手撕虎豹,又能輕鬆甩動幾百斤的巨石,而且武松十分靈活,身手矯捷,這些特質放一起實力就太恐怖了。

然後再來說一說魯智深,魯智深是官兵出身,他先天優勢也很明顯,也是天生神力,可以倒拔垂楊柳,雖然不知道那柳樹多大,但這樣的力氣應該足以跟武松的單手甩巨石有一拼。而且他的武藝也不錯,幾次跟人交手都表明魯智深學的是官兵的那一套,只不過魯智深力大無窮,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實力。從他跟楊志呼延灼等一流好手的交手過程來看,魯智深並沒有什麼壓倒性的優勢。


要比較武松和魯智深,其實牽扯到了一點,就是民間訓練和軍營訓練的較量。古代怎樣不說,就說今天吧,很多人都用實踐證明了一點,那就是一個省級的散打冠軍,如果是徒手搏鬥的話,可以輕鬆完虐那些所謂的特種兵兵王。不是說特種兵不厲害,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訓練模式訓練出來的人,這種搏鬥能力是完全不同的。這樣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得出,武松就好比是今天訓練出來的格鬥冠軍,看看武松的力氣的敏捷程度,這點絕對當之無愧,而魯智深呢,就像那些兵王。兩人真的打起來,這個誰高誰低,相信大家就有數了吧。

很多人糾結武松的黑點就是他沒有跟一流高手的交手經歷,這點其實沒必要糾結,就單說血濺鴛鴦樓那一場吧,蔣門神是泰嶽之地,不曾有對,張團練張都監沒有直接寫他倆的武力值,但是看看這個職位,都是武官,梁山天罡裡有些武將本身的職位都沒有他倆大。那這兩人起碼也應該平均有個八驃的水平,這不是妄自推斷,而是常理。不然甲城的都監是高手,到了乙城的就是膿包嗎。所以綜合起來,武松憑藉一己之力殺了三個八驃水平的高手,這樣的水平,還叫沒有光輝戰績?

到了戰場上,武松雖然不善騎馬,表現機會少了許多。但儘管如此,武松一旦興起,就可以直接無視戰馬的存在,方臘下面的大將方貌、貝應燮皆是騎著戰馬跟武松放對,但是在武松面前,六七百斤的戰馬絲毫不起作用,這兩員騎馬大將直接被他秒掉。最後作者看武松太厲害了,為了迎合他天傷星的綽號,只好派出法師偷襲武松,即使這樣,也沒殺了他,僅僅廢了他一條手臂。

魯智深雖然厲害,但是他的戰鬥也都是普通人的戰鬥,最高水平一次應該說是與鄧元覺的對戰了吧,他也沒有佔據上風。所以如果魯智深要跟武松對上的話,一般情況下會輸。


一覽眾河小


我認為武松能打得過魯智深。理由有四:其一,武松比魯智深更健壯;其二,武松力氣比魯智深更大;其三,武松下手狠辣迅猛;其四,武松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其一,武松比魯智深更健壯。

武松和魯智深都是身高八尺,但武松的身材是特別健壯的那種,肌肉虯勁結實,渾身上下有千百斤的力氣;魯智深的身材則是那種肥碩型的,腰圍很粗,渾身肥碩,力氣也是極大。

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不恁地,如何打得那個猛虎?魯智深則是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懂得格鬥的人都知道,身材肥碩的人力氣雖然也大,但耐力不行,不能持久;只有武松這樣身材高大又特別健壯的人,不但力氣特別大,而且耐力很好,能持久作戰。從這個角度看,武松的戰鬥力明顯比魯智深更強。比如魯智深在對陣丘小乙和崔道成時,就因為沒有吃飽,打了十來個回合就扛不住敗下陣來。畢竟,胖子消耗大,耐力不行。

其二,武松力氣比魯智深更大。

武松和魯智深都是在作者筆下描述為天生神力的人物,但二者的神力表現方式卻不一樣。武松的神力表現出來,旁人驚為天神。武松打虎那一段,把武松的天生神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成年老虎體重就有六七百斤,而老虎又不是死的,猛虎發威,力量大得驚人。居然被武松揪住頭頂按在地上動彈不得,捱了武松一頓胖揍,活活給揍死在地,多麼恐怖!還有就是武松在施恩面前拋那三五百斤的巨石,跟玩兒似的。拋起一丈來高,再輕輕接住放在地上,面不改色心不跳。多恐怖!魯智深的力大表現在他的武器水磨禪杖重大六十二斤;同時,魯智深最著名的橋段就是在大相國寺給那些潑皮表演倒拔垂楊。這棵楊樹具體直徑多大,作者沒有詳細描述,依據猜測,或許吃飯的碗口粗細,魯智深居然把這活楊樹硬生生連根拔起了,這份神力的確罕見。對比一下,魯智深是對靜物的神力,武松則是對動態東西的神力,相比之下,明顯武松要更勝一籌。

其三,武松下手狠辣迅猛。

武松、魯智深都和一些人交手打鬥過。武松和魯智深比起來,武松明顯有一股江湖老手的狠辣、迅猛,而魯智深則純粹是依靠身壯力大,靠的是硬梆梆的拳腳,沒有像武松那種技巧性的狠辣。武松在景陽岡上對付兇猛無比的老虎,老虎快捷無比的致命三招一撲、一掀、一剪,都被武松迅猛無比的閃躲給躲開了,趁著老虎撲過來的勢頭,武松揪住老虎頭頂,使勁兒往地裡按住,緊接著一頓暴風驟雨般的拳腳打在老虎頭面上,活活打死了這隻猛虎。武松對付西門慶則更是簡潔、明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西門慶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武松從樓上摔下來,緊接著被一刀砍了腦袋。相比之下,魯智深和人打鬥都是按照套路來,你一刀、我一槍的,實實在在地對戰,沒有什麼狠辣迅猛之處。相比之下,武松又要更勝一籌了。

其四,武松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武松是來自民間、來自江湖的武林高手,是正兒八經深諳格鬥門道的大行家。武松和人打鬥時,有稱呼得上的武功招數就有醉拳和玉環步鴛鴦腳。懂得格鬥之術的人與不懂格鬥之術的人差距是非常明顯的。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武功招數寫得十分精彩。

武松先把兩個拳頭去蔣門神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武松一飛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將過來,那隻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上,踢著正中,望後便倒。

要知道蔣門神九尺來長的身材,既善於使槍棒,又擅長相撲,這樣的人力大無比,是極難對付的,但在武松手下,一兩個照面就被撂倒在地。可想而知,武松的戰鬥力是十分彪悍的。相比之下,魯智深除了和楊志一番對打比較精彩以外,幾乎沒有和什麼真正的高手過招。而且魯智深能贏,大多都是靠力大取勝,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因為他是軍隊裡出身的,擅長的是作戰,而不是這種格鬥。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一對一單打獨鬥,魯智深多半不是武松的對手。


喬鞅


在水泊梁山,武松和魯智深是一對難兄難弟,也是關係最親近的,要說他們兩人誰能打贏誰,還真難說,我們不妨給他們安排幾場“擂臺”。

不過事先申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哦!

01
從梁山排名來看,魯智深似乎略勝一籌

魯智深排第十三位,星號天孤星,他是步軍十頭領之首,武松緊排其後,位列梁山十四,星號天傷星,職務為步軍頭領。

不過這個排名很難說明武功的高低,魯智深和武松是一同從二龍山過來的加盟友軍。二龍山的老大是魯智深,老二是楊志,老三才是武松。考慮這層關係,梁山排名中把魯智深排在武松前面是情有可原的。

02
打出個人品牌的“第一拳”,武松打虎影響更大

魯智深原在渭州小種的經略府擔任提轄官,人稱魯提轄,他一出場就大打出手,三拳兩腳打死欺男霸女的屠夫鄭老闆。那鄭老闆原也是會些拳腳功夫的,在魯提轄的拳頭之下就成了強弩之末。

魯智深這一拳,雖然給自己惹來人命官司,卻在觀眾心目中打出了個人威風!

那武松呢?武松的“第一拳”自然就是打虎了。在回清河縣尋親的路上,見酒家有“三碗不過岡”招牌,連喝十八碗酒,在景陽岡乘醉打死猛虎一頭,由此聲名鵲起。

所以,論個人品牌的“第一拳”,自然是武松給人印象更加厲害,畢竟兩人打死的,一個是猛虎,一個是屠夫,不可同日而語啊。

03
論力氣,魯智深蠻勁更大,“扳手腕”這一場肯定武松要輸

魯智深同志在大相國寺酸棗門外岳廟菜園子做“菜頭”的時候,一次與一群潑皮飲酒,卻被門外綠楊樹上傳來的鴉叫聲攪了興致。他被吵得心煩,便趁著酒興,將那株綠楊樹連根拔起,嚇得眾潑皮皆拜倒磕頭,尊稱其是“真羅漢”。

武松也有類似的表演。在施恩家裡,施恩擔心他不是蔣門神的對手,武松聽了心中不服,雙手一勾,一舉,舉起門前一座七八百斤的石獅子。

按常理來說,魯智深倒拔楊柳,少說也要千把斤力氣,這一出,武松佔了弱勢。

因此,若是二人友好地來一場“扳手腕”,魯智深獲勝的幾率要大。

04
論機敏和心機,武松要勝

比武,比的不僅僅是蠻力,比的是心機、手段,除了傻力氣,還要機敏。這一點上武松是更勝一籌的。

同樣是在十字坡孫二孃的店裡,兩人的不同遭遇可見一斑。

魯智深路過孟州十字坡。孫二孃見魯智深生得肥胖,便用藥酒將他麻翻,正要剁成人肉饅頭餡,幸虧張青趕回來將他救醒。看得出來,魯智深雖然常在江湖走動,卻是個直男,大老粗,一點防備心理都沒有。

武松路過十字坡酒店,卻一眼識破了母夜叉孫二孃的蒙汗藥酒,通過巧妙設計,將孫二孃捉住。所以,武松同志城府深啊!

05
論戰場上的實戰功夫,武松是真正的九段高手,而魯智深好像輸的場合比較多

先看魯智深的實戰功夫:

  • 在瓦罐寺,魯智深與崔道成、丘小乙打鬥,打了不到四十合便抵擋不住僧道二人的聯手,只得落荒而逃。

  • 魯智深在二龍山林中碰到楊志,二人言語不和,動手廝打,連打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 呼延灼大戰魯智深、楊志,連鬥一天都未分勝負。

  • 攻打東昌府時,魯智深與武松、孫立等一同押運糧草,引誘張清出城劫糧,卻被張清用飛石將光頭打得“鮮血迸流”。

  • ......

再看武松的實戰功夫:

  • 武松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這一場場都是精彩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絕。

  • 徵遼與兀顏光的決戰中,武松攻破太陽陣,一刀砍斷耶律得重的馬頭,將其擊殺。

  • 徵田虎中,武松一刀砍死沈安。

  • 攻打方臘的蘇州時,武松砍死三大王方貌。

  • 攻打杭州時,武松見魯智深單挑鄧元覺分不出勝負,上陣支援,在追趕鄧元覺時,武松又一刀砍死杭州24將之一的貝應夔。

  • ......

06
還有一點,看兩人功夫的發揮,還要看喝沒喝酒

魯智深喝了酒以後,基本上就是胡鬧,而武松喝了酒那功夫更加了得——下不得地!

在五臺山,魯智深有兩次發酒瘋:

  • 第一次偷著出去喝酒,喝醉了不讓進,便直接打進山門,一路打到藏殿。監寺召集寺中火工、雜工等二三十人,要教訓魯智深,卻被他打得狼狽逃竄。

  • 第二次,到山下酒館買酒喝,回山途中酒勁發作,練起拳腳,竟將半山亭撞坍半邊。回來不讓進山門,魯智深先是打壞門外的兩尊泥塑金剛,打進山門後又大鬧禪堂,引發“卷堂大散”,一直打到法堂下,最終智真長老出面方才將其喝止住。

再看武松,好像是酒神,越喝越帶勁:

一是在打虎那一段,別人“三碗不過岡”,武松同志連喝十八碗酒,在景陽岡乘醉打死猛虎,憑的就是酒勁。

二是醉打蔣門神一段,從施恩家到快活林,每遇到一家酒店他就喝三大碗,路上少說也有十二三家酒店,數一數武松同志一共喝了多少碗。

越是喝得醉,功夫越是發揮得好,不誤事,這也是武松武功高於魯智深之處啊!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若是扳手腕、比蠻勁,估計武松比不過魯智深,若是論武功,只要武松肯出手,那胖和尚魯智深估計不是武松對手啊!


麓風軒


武松出場是在柴進府上,當時武松和宋江可謂心心相惜,而武松自上了二龍山之後,卻和魯智深成了一世過命的兄弟,可以說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除了二人性格相投外,平時的武藝切磋應該也是互相佩服,共同提高。這樣來看,武松和魯智深都是步下功夫,只在伯仲之間。

當然,這個問題是武松和魯智深一定要分出高下,那隻能從倆人的故事中尋找些線索分析一下。

運氣會影響到武松和魯智深的對戰。

魯智深應該是水滸英雄中,犯殺戒,奔走江湖,直到圓寂,運氣最好的一位。

魯智深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鎮關西之前在小種經略提轄任,打死鎮關西后,魯智深並未被抓,而是被趙員外捐在五臺山智真大師處出家為僧,後又被智真推薦到東京大相國寺看守菜園。

魯智深是因為野豬林義救林沖,並一路保護林沖,而被高俅所忌,只能流亡江湖。

魯智深招安後,徵遼徵方臘,不僅能夠全身而退,而且最重要的,得道高僧智真長老對魯智深的影響可謂深遠,最終,魯智深才能放下紅塵,在六合寺出家“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武松雖然徵方臘失去一臂,但也跟著魯智深在六合寺出家,八十歲高壽終老六合,這不能不說是魯智深的運在武松身上的轉化。

所以,就運氣而言,如果兩位對戰,過程中魯智深可能會佔些上風。

心思縝密有可能讓武松和魯智深的對戰一招見勝負。

武松因殺人避罪,一直在江湖漂泊,雖然亡命天涯,但也養成了觀察縝密,防範自我保護意識強的性格特徵。

武松打虎並不是靠蠻力,雖然喝的有點上頭,但起初幾個回合,武松只是躲避觀察,雖然因為驚慌打折了哨棒,但其意識清醒,看準時機才能把猛虎打死。

武大郎被潘金蓮、西門慶所害,官府投告無果,武松召集了相鄰,收集了潘金蓮西門慶謀害親夫的證據,才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投案,這樣做,一個有相鄰等人證明,不至於死罪,只要不死,武松就有迴旋的餘地。

武松的處理不可謂不縝密,也保護了自己。

武松發配,在張青和孫二孃的黑店,武松並未喝孫二孃蒙汗藥酒,這是武松多年行走江湖養成的觀察和謹慎習慣。

我們再來比較下魯智深,同在孫二孃的黑店,魯智深就沒有任何防範意識和縝密觀察,直接被孫二孃放倒。

魯智深運勢上比武松好,武松在細節觀察和防範意識上比魯智深強,這些優勢和劣勢都會反饋在兩個武藝在伯仲的高手之間的對決中,但至於誰能勝,誰會敗,又有什麼重要的呢?

武松和魯智深前半生顛沛殺伐,後半生青燈古佛,無疾而終,比起大部分死在徵方臘過程中的梁山好漢,才是最讓人羨慕的。

我是布衣之徐,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布衣之徐


在武十回中說,武松有神力,但沒什麼武藝。武松的醉八仙是跟魯智深學的,所以說,武松還是魯智深的徒弟。當武松在蜈蚣嶺殺了蜈蚣道人,魯智深還不相信,以為武松在撒謊。武松後來,有機會拜周侗為師,周侗傳授一套滾龍刀給武松。不過武松很聰明,看見兔子打架,自創一個招式,此招式曾踢了周侗一跟頭,因此,周侗十分喜歡武松。一般人都誇大了武松的本領,貶低了魯智深的武藝。

那請問,武松真像你說的這樣為什麼會被西門慶踢飛刀?為什麼在二龍山武松不是頭一把交椅?為什麼上了梁山武松也排在魯智深後面?武松有什麼戰績?要是街頭鬥狠,梁山估計沒有武松對手,要是戰場廝殺,那真不是武松擅長的。魯智深原是老種經略處提轄官,相當於武警支隊長軍隊出身的武力自然不虛,而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更是無人能及,原著說武松千百斤力氣而魯智深介紹是萬斤力氣,魯智深和史進鬥過和林沖鬥過和楊志鬥過和呼延灼鬥過,不僅步戰了得馬上功夫也相當厲害,在梁山穩坐步軍將校第一位,也就是說在步戰第一,征討方臘時和鄧元覺那場大戰令雙方將領們讚歎不已,石寶便說魯智深果然名不虛傳,你說武松打得過魯智深,只能說武松次於魯智深但是差距不大,但是還是打不過魯智深。

馬上林沖,馬下武松。這兩人武功是梁山第一,魯達打不過這兩人。魯達力量比武松大,但是沒有武松兇狠殘忍,意志力也不如武松。武松是屬於越打越兇的人,赤手空拳的話魯達打不過武松,論拳腳整個梁山也沒人是武松的對手。如果拿了兵器,好幾個人像林沖盧俊義魯達都能打過武松。

對二者都有好感,答主所言魯武二人力量相仿,我認為不正確。魯智深力量一定大,而且學過格鬥的人都知道適當的體脂率更耐打,至於持久力看紅白肌的比例。但武松狠辣勁是魯智深沒有的,從打虎的橋段能看出一二,也跟作者的親近程度有關吧武魯二人都存在誇大,只是武松誇大成分更多。然後是原命題二人搏鬥,如若是點到為止,魯智深6成勝算,如若是生死搏殺武松必勝。再一個山上頭椅我認為不是純靠武力論資排輩,更多是有沒有這個領導力,和正派形象。

武松社會經驗豐富,他和魯達打的話武松絕對會贏,魯智深記得他救史進時被一縣令手下一併拿下,試問有誰拿得下武松,武松都是靠自己,鬥殺西門慶,大鬧飛雲浦,醉打蔣門神,獨臂勤方臘,他是屬於越戰越勇的,出手致命心中無雜念,所以如果拼命絕對武松,比力氣魯智深贏,決鬥就不一樣了。武松有其人,武功並沒有那麼強,打虎是假的,徵方臘也是假的,是水壺裡吹的,武松殺了他的頂頭上司進了監獄,被衙役折磨而死,病死在獄中,武松並沒有殺那麼多人,只殺一人狗縣令,這個縣令經常受賄辦冤案,武松多次直言,直到武松看不下去了殺了,結果沒跑出去被衙役抓了,武松行刑時方圓百姓都拿著酒紙火為他送行,並立碑,這才是真正的武松,沒有上梁山,沒有討方臘,沒有打虎,沒有殺那麼多人,水滸裡的武松是想像出來的而非真實的武松。

但武松強於魯智森的不是力量,而是耐力,靈敏,迅捷,魯智森太胖大,靈敏度不夠,耐力也差,兩人相鬥百合會平手,再打下去魯智森會氣喘流汗。武魯二人交手就像三國馬超戰許褚,都是實力相當的對手,武松像馬超,健壯有力,耐力持久;魯智森像許褚,身材過於胖大臃腫,所以許褚才扔掉盔甲輕裝上陣。單論力氣整個水滸傳無人能及魯智深。用現在的二三十噸的吊車都不能撥出楊柳,可見描述魯智深的力量之大!武松的力氣那是不能相比的。在談身材,直觀魯智深如鐵塔般的身形。其次武藝,書中用關勝口語描寫魯智深絕不能江湖人所比,是受過正規訓練出來的。第四條更是笑談,水許中的漢子哪個不是武林中高手?小編的觀點讓人捧腹,趕緊收起!

實際武魯二人都是梁山上的真好漢。二人的武功,各有千秋。如若比搶拿架鬥,武松必是勝出。因學拳擺腿,這是武松的基本功,不論是打西門慶,還是打蔣門神,武松熟練的武功功底都展現得淋漓盡致。真可謂,力氣大加武功強。而魯提轄,可是行武出身,出兵打仗,這是軍人的基本功。加上其神力助陣,一般人都很難是對手。武魯倘若在戰場上相遇。武松恐難敵魯提轄。因魯慣的就是戰場真刀真槍的打拼。武松和魯智深沒有正面交過手,估計要是真正打起來也就頂多是個平手而巳,魯智深都和林沖,楊志,呼延灼這等一流高手打平,可想而知魯智深的武功有多高,至於武松沒有和一流高手交過手,也無從知道究竟武松的武功有多高就不知道了,也很難判斷武松和魯智深能夠打平,也只能靠估計了。

武松也算不了職業散打運動員,只能算民間“傳武”高手,蔣門神、焦挺還可算職業或半職業相撲手。 武松拋幾百斤的石頭所的力量也不可能比魯智深拔樹力量大。從力學來計算,上拋力和下落力是等的。大概比石頭重量大些,最多算幾倍。當然,至於能不能接一丈高落下的石頭呢?這並不是因為石頭下落力量大,而是石頭硬度大。假如武松手臂是鋼做的,肌肉換做膠皮,那是可以接的。但小說畢竟是神話。相當於武松的手臂是金剛臂硬氣功了。若是普通人,接一丈高落下的十幾斤鉛球或一團十幾斤棉花效果就不同了。況且,武松也不是讓石頭從一丈高落到地面才接。大約是從一丈高落到2/3丈高度就接,受到的衝擊力不算太大。

其實武松老魯雖沒交過手,但武智力略勝一籌,這個很關鍵,古人說過兩強相遇勇者勝,兩勇相遇智者勝!武二和老魯二人來到少華山聽聞史進被捕關進大牢,老魯一衝動說要殺進城裡營救史進,但武二很冷靜不同意這麼做,他主張先搬梁山救兵再去攻城才有勝算,朱武揚春等一幫人也贊同武二的主張,老魯瞬間感覺自己很孤立,說話也沒人聽,所以當夜獨自一人走了,到了城裡自己也被抓了。從此事便可分出兩人高下了!

?書中二人都是身高八尺,後來形容魯智深都是胖大和尚,大概相當於當今泰森的身材,武松則脂肪沒那麼厚,屬於穿衣顯瘦,脫衣有肉那種,說到徒手搏鬥個人認為魯智深更加力大,武松更加靈活,而且江湖經驗老道,孫二孃黑店可以放倒魯智深但輕易被武松識破,飛雲浦戴銬之下還能一舉擊殺四名差役,其中二人還是精通武術的人物,這點反觀盧俊義林沖帶上枷銬彷彿被廢了武功一樣,所以不可比,不過武松很敬佩魯智深,一起出入就像親兄弟一樣。


歷史深度揭秘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共108人。可以說是高手雲集。如果論武藝,打虎英雄武松和魯智深二人,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魯智深,綽號花和尚。他本名魯達,曾任渭州經略府提轄,此人心胸坦直,為人豪爽,愛憎分明,嫉惡如仇,因打抱不平打死了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在林沖落難之時,魯智深曾大鬧野豬林救林沖不死。後來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泊,擔任步軍頭領。

水滸傳原文上說,魯智深身長八尺,腰闊十圍。可見魯智深是一員猛將,他身材高大,力大無窮,以一把六十二斤水磨鑌鐵禪杖做為武器。揮舞起來呼呼掛風,大有開山碎石之勢。從魯智深的一些事蹟上可以看出,他的確有著非凡的本領。年輕時曾在東京禁軍中林沖的父親門下求教。雖無師徒之儀,卻也算得上有師徒之情。後來又經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的點撥,並傳授其一套杖法。武藝更是精進不少。

武松,水滸傳並沒有明確的交代他師承何人,從他所用套路也可以看出,他所學武藝比較雜。他用“相撲摔跤之術”將西門慶從獅子樓上扔下摔死,用“鴛鴦步,連環腳”踢翻蔣門神,用“千斤墜”的功夫讓孫二孃知難而退,用佛門的“戒刀刀法”砍死飛天蜈蚣道人。武松的武藝雖然是多元化,但是卻並不弱,而且他能在景陽岡上打死猛虎,也足以見其氣力不凡。

在水滸傳中武松和魯智深並沒有交過手,就二人的表現,似乎在伯仲之間,但是小編認為魯智深的武學造詣相對武松要略勝一籌 。原因有兩點 。

第一、如果論氣力,魯智深堪稱水滸傳第一大力士,倒拔垂楊柳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一百單八將中,也只有魯智深有此一舉 ,再沒有第二個人。

第二、論武功,魯智深師從名家。有著系統的路數便於精進研習。武松的套路,可以用博採眾長來形容,但是,強而不精。相比魯智深,稍稍遜色了一些。







歷史小睿哥


先來介紹一下二人事蹟

武松:

1:景陽岡打虎,一個老虎的攻擊力有多強可想而知,常人別說打虎,只會成為老虎口中餐,卻被武松卻用拳頭活生生打死,強悍!

2:獅子樓殺西門慶

其實西門慶武功並不低,放在水滸中也是中上游水平的,只是花天酒地荒廢了,但是遇到武松只有被虐的份,可見武松厲害之處!

3:醉打蔣門神

因得施恩相助,特答應幫他奪回快活林,蔣門神也不是凡角,武力值放在梁山上大概也是中游水平,卻被喝醉的武松打的毫無招架之力!

4:打鬧飛雲浦

頭戴枷鎖,腳上有銬,面對十幾個殺手毫無懼色,卻能活命且反殺十幾個殺手,縱觀水滸,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做的恐怕只有武松了!

5:血濺鴛鴦樓

自飛雲浦結束,拖著傷痕累累疲憊不堪的身體來到獅子樓,正在喝慶功酒的蔣門神等人看見武松以為是鬼,三人無一倖免,這樣的條件下還有精力去報仇,再無他人了!

還有些事蹟就不列舉了,比如去二龍山路上鬥殺包道乙等

魯智深

1:三拳打死鎮關西

鎮關西放到現在來說,就一地痞流氓,一身橫肉的屠夫,欺軟怕硬,在魯大師面前也就捱了三拳便一命嗚呼,

2:倒拔垂楊柳

一顆柳樹想要連根拔起在如今的的用挖土機了吧,憑人力,得幾十人吧,這個章節也足以體現出魯智深的力氣之大!

3:二龍山下鬥楊志

楊志乃楊家將後代,武力值一流水平,也有很多讀者認為他不弱於五虎將,這樣的高手跟魯大師一番打鬥以後心裡感嘆:那裡來的這個和尚,真個好本事,手段高!俺卻剛剛地只敵的他住,說明魯大師步戰武力值要高於楊志的





還有馬鬥乎延灼五十回合等體現武力值高超的事蹟,唯一對手恐怕就是攻打方臘時的鄧元覺了!

武松是否打得過魯智深呢?

論力氣,二人半斤八兩,魯大師可能稍強一點,論武功,各有千秋,如果真要打鬥起來,

手持器械的情況下,魯智深會佔上風,但要拿下武松,就得速戰速決,時間一長,耐力不足再想拿下幾乎很難。

論徒手搏鬥,二人要力量有力量,要技巧有技巧,你來我往,打到最後也是難分勝負的二人平手,

論生死搏鬥,這可是武松的長處了,放眼整個梁山,就算是盧俊義,要跟武松來個生死搏鬥,也不一定討到便宜,綜合武松的事蹟的話武松會贏,魯智深耐力,戾氣,嗜性不如武松。

總之二人在水滸中都是一流高手,也是讀者喜歡最多的兩個人,平分秋色!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有寫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包涵,歡迎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