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宇宙照片

什么是神?

(1) 基督教

先来看看基督教《圣经》中耶稣对“神迹”的说法:

马可福音 8.11~8.12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耶稣心里深深的叹息说: 这世代为甚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马太福音 16.01~16.03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马可福音 4.27~4.28 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

路加福音 21.29~21.31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他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的成就、也该晓得神的国近了。

什么是神迹?神迹是一般人认为的违反常理的事情么?是科学不能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不,没有“违反常理的神迹”就是神迹!斯宾诺莎说:“奇迹若是指一些反乎自然规律的事物,不但不能证明神的存在,反使我们怀疑神的存在。”耶稣说“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就是这个意思。下面这几段经文也说明了耶稣所说的神与旧式宗教的神是不一样的:

约翰福音 17.25 公义的父阿、世人未曾认识你、我却认识你。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来。

16.02~16.03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并且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他们这样行、是因未曾认识父、也未曾认识我。

“世人未曾认识你”,人们哪里错了呢?那就是把神当做了迷信,把神迹当做是违反自然的奇迹。比如法利赛人当时就让耶稣从天上给他们显个神迹,他们认为耶稣应该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当时的宗教领袖也没有正确理解什么是神,他们认为耶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亵渎了神,所以他们杀害耶稣,却“以为是事奉神”。

对于神迹的正确认识是什么?神迹就是公理。

耶稣举的“晚上天发红,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今日必有风雨”,“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无花果树发芽的时候、夏天就近了”这三个例子都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界的公理。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2) 自然神论

哲学上的自然神论也有类似的观点,看看哲学家对神的看法:

爱德华-赫伯特(自然神论) 自然来自于神,自然表明了神,但神超越高于先于自然。

斯宾诺莎(泛神论) 自然的能效和力量就是上帝的能效和力量,自然的法则规律就是上帝的指令。神不是自然的创造主,自然就是神。

哲学家们对神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并不一致,爱德华-赫伯特认为神高于自然,而斯宾诺莎则认为神等同于自然。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3) 儒家

《论语》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则认为上天在自然规律之外并不说其他的话,这与斯宾诺莎“自然的法则规律就是上帝的指令”的观点一致。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4) 佛教

在佛教《金刚经》中有提及自然规律的经文:

《金刚经》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圣经》中可以找到一句对应的经文:路加福音 12.25 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释迦将“人身长大”这种自然规律作为佛法的一个例子。耶稣说的“身量多加一肘”与释迦说的“人身长大”正好形成对应,都是自然的公理。

而公理不仅只有自然规律,还有逻辑数学等基本规律,解读下公理。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公理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1.3 公理和神的关系

有人说公理就是公理,公理和神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拿逻辑中的“因果律”来举个例子:“因果律”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原因,也即一切事物都有来源,没有无缘无故凭空出现的事物。那“因果律”自身呢?“因果律”这个公理自身也应有来源。

公理自身的来源是什么呢?我们把它称作----神。

我们可以这样说,神创造了“一切都有来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事物”这样的公理,然后神用这条公理表明了自己的存在。即神创造了公理,再用公理表明了自己;而公理是“不证自明”的,所以神是“不证自明”的。

公理和神的关系,这节只谈到公理来源于神,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1.4 公理和人的关系

那人和公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公理是不证自明的,没有证明,为什么人类会认为它是正确的呢?比如为什么我们认为地球会按照运动规律一直绕着太阳转,会不会明天运动规律失效,地球就不绕着太阳转了呢?

罗素在《哲学问题》中说:我们之所以相信运动定律将继续有效,其唯一的理由就是:就过去的知识使我们能作出的判断而论,这些规律一直是有效的。

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太阳即使在过去的四十六亿年中都从东方升起,我们也只能说我们相当大的证据(某种心理安慰),去期待明天太阳依然从东方升起;然而明天究竟会如何?诚实地说,我们并不知道。即使一个实验重复了n次都证明是成功的,我们仍无法保证,第n+1次依然如此。

为什么我们认为地球不会自己乱跑?因为我们通过过去的经验发现运动规律一直有效而且不变,所以我们相信以后地球还是会遵循运动规律。

再拿科学实验举例,1000次科学实验的结果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认为1001次实验的结果不会改变呢?因为过去多次的科学实验告诉我们结果是这样,我们相信再来一次还是这样。而当科技进步时,人们做出了与以前的结果不一致的实验结论时,旧的实验结果就被推翻了。

所以人类与公理之间的关系就是:人类不能够证明公理,但是人类相信公理。而公理就来自于神,所以同样我们不能够证明神,但我们相信神。

综上所述,人和神的关系是:我们相信不能证明的公理,而神用自己创造的公理表明了自己。也即“神自明,人信神”。

这里就出现了“信”,这就是信仰,在宗教中“信”就是最大的问题。

基督教《圣经》 路加福音 7.50 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8.48 耶稣对他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吧。8.50 耶稣听见就对他说、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17.19 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18.42 耶稣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

基督教《圣经》中,耶稣反复对人说的是,你的信救了你。

佛教《金刚经》1.22~1.23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金刚经的分节见本书第五章)

1.118~1.119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教《金刚经》中,释迦说:或有人闻,心生不信。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里也谈到了“信”的问题。“信”是如何救的?“信”能够拯救人类的关键在于人要发现神赋予自己的公理,并遵循它生活。

可是当人类破除了迷信的宗教,用科学和哲学来探索世界时,我们看看大哲学家们的结论是什么?

康德说:物自体永远不可能被认知;黑格尔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叔本华说:世界是表象和意志;释迦尼牟说:世界的实有者,则是不可说;维特根斯坦说:凡不可说的,应当保持沉默;牛顿说:第一推动力就是神。

不可说的实有者?无法被认知的物自体?绝对精神?这些概念都是什么?实际上它们都指向了神。当科学家们苦苦探索物质的本质时,却发现哲学家早已断定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物质的本质;当哲学们苦苦追寻世界的真理时,却发现神学家早已微笑着在等待他们。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而哲学的尽头就是神学。

基督教《圣经》 马太福音 13.52 他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和合本翻译不好,new treasures as well as old,应该翻译成“拿出与旧财宝一样好的新的财宝”)

人类去除了旧的“迷信的宗教”,最终必将迎来新的“哲学的宗教”。

神学与西方哲学

笛卡尔 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他认为感官经验是不可靠的,我可以怀疑感官经验,我可以怀疑一切感觉都可能是幻觉。笛卡尔希望能找到一件事情,我无法怀疑。他最终发现只有 “我正在怀疑”这件事本身是确定的,无法怀疑的。因为如果我怀疑“我正在怀疑”,那我还是在怀疑。所以我能确定的是:一定有一个“我”正在“怀疑”。而怀疑是一种思想,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经验是不可靠的,是可以怀疑的,但思想中的理性是可靠的,通过理性我能确定地知道我存在。所以笛卡尔认为: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经验观察才提供了最确实的理论知识体系。

物质的本质和最终的规律就来源于神,人类永远无法理解。当人类试图用理性来理解它时,就会遇到“冲突”。人类只能理解“规律和物质”的表象,却永远无法认识本质。人类自出生时就被限制在了“先天范畴”之中,所以康德说:“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而叔本华则将这种限制称为“摩耶之幕”。

1.8 人无法理解神的本质

当发现“先天范畴”自身无法被人类理解之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做了“物自体”与“现象”的划分。现象就是已经通过大脑加工过的意识表象;而物自体就是没有加工过的,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康德将物质的本质称为“物自体”,最终他的结论是:我们永远也无法认识物自体。康德对人类“理性”的判断,就是给人们的认知极限做了判断:人类的认知力是有限制的。而从神学角度说,那就是神在人出生时就规定了人的认知极限,人类无法靠自身突破。

“过程哲学”的柏格森的说法更加形象:认识事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围绕对象,一种是进入里面。我们对物质的认识永远是在围绕着物质进行研究,我们永远无法进入物质来了解其真正的本质。

再看佛教对于世界的理解:

《金刚经》“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释迦尼牟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认识的只是世界的表象,我们叫它世界,但世界的本质我们是无法认知的。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比如逻辑世界中有矛盾,而“一合相”的意思就是矛和盾的统一。黑格尔“正-反-合”的哲学理论与“合相”的意思一样。释迦说:“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什么叫“不可说”?我们在西方哲学中发现了相似的说法:

维特根斯坦 凡是可以言说的东西都可以被清楚地言说,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就必须对之保持沉默。/ 我们不能说一个“非逻辑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可说的是“非逻辑的”世界。可以言说的“逻辑之下的事情”是可以说清楚的,不可说的“非逻辑的事情”只能保持沉默。

1.9 神不自相矛盾

可是维特根斯坦对于神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在《逻辑哲学》中说:神能够创造一切,只是不能创造违反逻辑规律的东西。超逻辑和反逻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维特根斯坦的错误在于他把神置于逻辑之下。神创造的物质,空间和时间都是超逻辑的,而超逻辑的意思是:本身符合逻辑,用逻辑却无法完全解释;既不自相矛盾,却又超越矛盾达到统一。我们不能说“超逻辑的世界”是怎样的,然而世界却已经存在了。实际上维特根斯坦在书中自己都写道:真正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而是世界的存在。

再看康德对神的理解: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神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康德认为神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实际上神要人超越道德,自在解脱,而不是适应道德的需要(道德的问题见第三节)。康德已经发现了“物自体”,却没有进一步认识到“物自体”就是来源于神。

而1.1节中“自然神论”学派中,斯宾诺莎的错误在于将世界等同于神,实际上应该是世界“来自于”神;而爱德华·赫伯特说神高于先于超越自然,这个说法基本正确。但是前两个词语“高于,先于”是逻辑之下的词语,有空间才有高于,有时间才有先于,所以人类对神的描述依然只能用逻辑之下的词语,而这样就必然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说神先于世界,就必然会继续发问那神之前又是什么呢?而这个问题本身已经将神置于逻辑之下。正如我们不能问宇宙的边界在哪里,因为有边界就一定还有边界外的空间,虽然我们无法理解,可是世界却已经存在了。

以上哲学家的错误总结起来就是,他们要不把公理等同于神,要不把神置于公理之下,实际上公理来自于神,而神“超越”公理,而这种“超越”是人类无法理解的。

马太福音 12.25~12.26 耶稣知道他们的意念、就对他们说、凡一国自相分争、就成为荒场、一城一家自相分争、必站立不住。若撒但赶逐撒但、就是自相分争、他的国怎能站得住呢。

最后来看一下宗教对世界起源的解释:

释迦尼牟用“缘起”来解释世界的起源,缘起也就是因果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起。比如“生”为“老死”因,即出生就是衰老和死亡的原因。

佛教《中阿含经》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杂阿含经》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坛经》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而缘起(即因果律)就是逻辑,可以包含在公理的范围中。

再看基督教:约翰福音 1.0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约翰福音认为“道”就是世界的起源,“道”就是指世界的公理。这与中国道家《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一个意思。

1.10 认识公理就是认识神

康德说: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对于人类来讲:认识公理就是认识神,因为神超越公理的部分人是理解不了的。

黑格尔对“物自体无法被认知”提出了异议,他说“凡是合理的都是实在的,凡是实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我们能够认识到的“物自体”的表象就是真实的“物自体”的一部分特征。也即我们可以认识神创造的物质世界,但是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神的本质。因为神不是“合理”的,神是“超理”的;如果把理换成逻辑的话,也即神是超逻辑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存在和经验的关系,这里可以解决唯心主义的错误。“存在主义”的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即首先公理,物质世界和人存在,然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才产生经验。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考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是应该是我先存在,然后我才能思考。彻底唯心的经验主义者乔治-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简单地说就是“我看花,花存在。我不看花,花就不存在了”。贝克莱的错误在于:实际上我不看花,花依然存在。我们只能说我闭眼,我看不见花的美丽,花的存在不再对我有意义。这与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意思相同。

以上哲学讲的其实是:对人类而讲,只有感知经验到的世界,才对人类有意义。人类无法理解的事情,实际上对人类也没有意义。

比如物理学界的量子力学遭遇了“测不准原则”,于是提出了普朗克长度,定义为“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虽然物质可以无限再分,但是短于普朗克长度就不再具有测量上的意义。

1.11 认识神的意义

以上我们讨论了,人的认知有限,无法理解神。我们只能理解神给我们显现的这个世界的表象。那我们了解神的意义何在呢?这里我们就到了另一类哲学研究的范围,就是实用主义:

皮尔士 我们不可能有关于实在之整体的概念,关注的是如何使用,因为使用才有意义。

威廉-詹姆斯 哲学的全部功能应该在于发现:真理对于我们的作用。

马克思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佛教《坛经》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

我们用在公理上就是,我经验到公理,公理对我有意义。而超出公理的东西,我无法经验到,所以对我没有意义。也即我们只能认识神给我们显示的,而神没有给我们显示的对我们也没有意义。

我们再来看看唯物主义的错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变化的基础。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既然以物质为基点,那我们一定会问一个问题:物质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我们根本不知道物质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可是人类却永远不知道物质是什么。唯物主义的基点----物质本身居然对人类来说是未知的。既然人类根本不清楚物质是什么,马克思又如何断定“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呢?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认为:灵魂不同于我们的身体,不能被还原为物质的成分。黑格尔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精神是物质吗?由于人类的认知被限制在逻辑之下,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精神和物质的本质是什么。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精神就是物质,我们只能说精神和物质的来源是统一的。我们还能确定知道的是,一切物质是为精神所用的。

我们再来看看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规律都是逻辑,也即唯物辩证法是受限于逻辑的。我们可以用辩证的思想来解释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物质影响精神,但是反过来精神也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物质。我们从第一章对于社会各阶层的描述可以清晰地发现人们的心理如何导致了他们对物质的使用。

牛顿的看法与阿奎那一致:牛顿力学第一定理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可是牛顿无法解释使一切物体开始运动的第一推动力,他说第一推动力就来自于神。

进化论与神创论

再来看一下对基督教影响最大的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和神创论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持续到今天。实际上进化论和神创论没有任何冲突。第一,进化这个规律怎么来的?就来自于神。第二,活的东西才能进化,死的东西(如一块石头)是无法进化的。进化论解释的是已经活着的东西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经过很长时间达到进化;但进化论无法解释,第一个“活”着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也即按照进化论自己的理论中,第一个海洋中的单细胞活物是如何出现的。死的有机物无法进化成活的单细胞动物。所以进化只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而自然规律来自于神。我们的结论就是:进化论和神创论没有任何冲突。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结论那冥冥中的宇宙规律就是神,是能一种能量源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科学尽头是神学?爱因斯坦、牛顿这样最伟大科学家都信有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